见性成佛 第四天(4)

如此说来,「见性」可说非常重要,也可以说,「见性」是能否成就圣人的关键所在,也就是从凡夫入圣人之流,你非经过「见性」这一关不可。所以现在运用一位开悟圣僧,开悟证果以后说了八句开悟的话。他说: 「清清净

如此说来,「见性」可说非常重要,也可以说,「见性」是能否成就圣人的关键所在,也就是从凡夫入圣人之流,你非经过「见性」这一关不可。所以现在运用一位开悟圣僧,开悟证果以后说了八句开悟的话。他说:

「清清净净一灵光,剎剎尘尘不覆藏,

万万千千都是觉,多多少少弗思量,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

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好庄严的八句开悟法语,第一句一语道破告诉你「清清净净一灵光」何谓「清清净净一灵光」呢?简单讲就是贪、瞋、痴一切无明烦恼都完全净化了,显露出光明本性的意思。我们之所以无法「一灵光」就是因为贪、瞋、痴无明烦恼覆盖住光明本体,也就是如来藏性,你的一真法界,你的大圆镜智被覆盖,以致无法显露,若要显露,必须清清净净,你的贪瞋痴三毒没有净化,如何清清净净呢?见思惑未断,尘沙惑未断,无明惑也未断,内心充满无明的杂草,如何将这无明的杂草除掉,那是你目前修道的当今之务啊!

所以开悟圣僧见性灭除烦恼以后,头一句话告诉你「清清净净一灵光」,接下来第二句「剎剎尘尘不覆藏」,好庄严的一句话。因为圣者已经见性,证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证得法身以后,到十方世界度化无量有情,他不会染着众生,不会染着十方世界一切尘埃。「剎剎尘尘不覆藏」「剎剎尘尘」就是十方世界任他遨游,畅游而无所障碍。所以悟性的人达到如此的境界,在十方世界来来去去,去去来来,都不会染着自性,同时自性自在能转一切境,不被一切境所转。所以【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问他是否如来,是问他能否转境。你在剎剎尘尘十方世界,不是染这里就粘那里,不是碰到这里就是撞到那里,当然有得失取舍名为凡夫众生,那里堪称「剎剎尘尘不覆藏」呢?你不但覆又藏。覆者,就是让万尘将你缠住;藏者,就是如来藏性不能显露。所以见性的人,一切都好说,你到十方世界剎剎尘尘不覆藏。

「万万千千都是觉」你的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施为动作都是觉悟的。凡夫众生不同,吃饭被饭转去,睡觉时做一堆恶梦,被梦境所转。行走时,眼睛瞻前顾后东张西望,被境界左右动摇了心志,坐在此处也胡思乱想。总之,行住坐卧三业一举一动,全都被尘境所染而不能转境,如何称为「觉」呢?觉者是不染尘啊!有染境不能见性不能称为「觉」。所以「万万千千都是觉」意指一位修道人,施为动作担柴运水,一点一滴都是自性的妙用。譬如我在此讲经说法,说「见性成佛」的法门,我灵灵觉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没有零点零壹秒的迷惑,如此何尝不能开悟证果呢?所以每一个动作、举止行动都不会染尘,都灵灵觉觉,清清楚楚,如果是这样,三业一切妄想,当下顿断净化,当下就是见性的觉悟。

「万万千千都是觉」换句话说,每一个动念,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思想,全都是觉悟的,全部是见性的,都是见性后所起的妙用。反过来说,未见性的人动念头迷迷糊糊,念头迷迷糊糊就会做迷迷糊糊的动作和事情,因此,万万千千全部是迷惑呀!不能堪称为「觉」。「觉」是问你到底有无见性?「多多少少弗思量」你若见性了,做大做小做多做少,都不用刻意去安排时间来参禅悟道、看经诵经念佛,怎么说?「多多少少弗思量」不用刻意动念来用功修道,你无修而修,修而无修,达到法身无生的境界,怎么还要刻意呢?所以说「多多少少弗思量」你每一个思想,每一个动念,每一个行为,都是自性的妙用,不用花太多功夫,自性自可产生无量的妙用。

举个例子,这一面镜子是光明的,镜面没有尘埃,当你走过镜子前面,这面镜子不用费很大的功夫,不用费力就可以照出人的影子由前面走过去,灵灵觉觉,清清楚楚,它也不用故意思考「我能照喔!他被我照到了。」不会动此念头。虽然没有动此念头但是能作用,它有普照的作用,当此人走过去以后,此人的影子也不会粘在镜面上,不会染尘,不会染境,当下又有普照的作用,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离照无寂,离寂无照,达到寂照不二的境界。修道修到此,不用作意,不用刻意,自然见性起妙用,无住而生心,这种「多多少少弗思量」的境界,是何等快活、何等庄严!这是十方诸佛所达到的境界,我们若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按照佛陀的方法修见性成佛的法门就对了。

凡夫不一样,在尚未见性以前,要刻意去安排功课,在尚未见性以前,要下很多功夫来见性,乃至诵经念佛、听经闻法,都是必然的功课。你不能对人家说「多多少少弗思量」,你尚未达到果地,在因地当中,你多多少少要好好思考,好好用功,好好安排你的功课。「多多少少弗思量」是站在果地的立场来讲,也就是对见性的人来讲,像吃冰棒一样「凉凉」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达成无住生心的境界,可以达到真空妙有的境界,达到悲智双运的境界。

「明明白白无生死」有生死是凡夫,圣人不生不死,所以凡夫和圣人的区别,在于悟与未悟,悟明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离生无死,离死无生,生死不二,此名之为圣人。凡夫不同,看生就是生,看死就是死,生死是两回事,两极化。圣人看生死,当下生死就是不生不死。凡夫看到不生不死,当下变成生死。所以迷和悟只是一个窍门而已,这个窍门不能看穿,不能看穿它的本来面目,永远被生死所束缚,要进入涅槃解脱的无上道,难啊!因此「明明白白无生死」就是这位开悟圣僧,已彻底悟明生死当下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了解生死和涅槃是一体两面,染和净的差别而已。

凡夫不一样,只能说「明明白白有生死」难怪叫做凡夫众生。生,不能说它死,死,不能说它生,开悟圣者,他知道生死是不二的,他才告诉你,明明白白实在无生死啊!因为圣人知道生死本空,在生死当中净化,生死当下就是不生不死,是涅槃的境界。

「去去来来不断常」什么意思?在来来去去当中,圣人不会落入不好的因果,他所做所为全都是善的,是解脱的,不会和众生结恶缘。在这社会国家,世界中,他能做到中道解脱,不会碍到这里或伤到那里,一切都圆满,不染一切尘埃,在来来去去生活举止动作中能净化解脱,不会落入坏的因果。对好的因果非常积极,去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事情,叫做「去去来来不断常」。断,就是断灭顽空的意思。开悟圣僧不会做断灭的工作,所以「空」是建立在「有」的当中说空,离开空,有不可得。凡夫众生听到空,就以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连佛性都没有了,否认一切法的空性,否认一切法的假相,这是凡夫众生所认识的空,如此悟错了。绝对的有叫做有,绝对的无叫做空,这是凡夫的认知,是邪知邪见。佛、菩萨、开悟圣者知道有当下就是空。离开现有的诸法不可说空,所以即有即空,空有是不二的,圣人是这样的认知,达到空有不二,所以他不断常,这非常重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