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成佛 第二十九天

第二十九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我们所说的「见性」,通常是见到「果地」的时候,不是「因地」。果地所说出来的话,在修行上就没有渐次、没有次第了,所以我们举的例子,都是以果地而

第二十九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我们所说的「见性」,通常是见到「果地」的时候,不是「因地」。果地所说出来的话,在修行上就没有渐次、没有次第了,所以我们举的例子,都是以果地而论。我们讲果地的时候,你就不可拿因地来形容,但是有时候会站在因地解释见性的法门,你就不可拿果地来形容。所以听经要会听,否则我在讲果地,你却没有站在果地来看,用因地来形容你就误解了。所以我们修道之人,一位顿教的人,修到见性成佛之人,他是已经修到渐渐圆满的边缘,稍微推一下就进入果地了。见到果地的人讲出来的话,都是没有渐次,没有次第的。

由此看来,可见修道因地心非常重要,在【楞严经】说明这个问题,它教你如何见到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依此如来藏性修证究竟成佛。换一句话说,你若永远在生灭的自性周旋不出,不能悟明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不论你怎么修都有如「蒸沙成饭」,可能吗?沙始终是沙,不可能变成白米饭。就是说你想用生灭之心成就如来藏性的果地,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事。可见修道先要见性,也就是见到不生不灭的涅槃自性,这是修道中的当今之务非常重要。有一位开悟圣僧他悟到如来藏性时,说出了法语

「识取自心,本来是佛,不属渐次,不假修持,体自如如,万德圆满。」

说得不错,「识取自心,本来是佛」,因此禅宗动不动就叫你见性,悟明自性以后知道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心,离开你的心并无佛,离开佛并无心,因为佛由心所成。所以当你识取你的心本来是佛的时候,不属于渐次。想要由一楼上十楼,要由一层一层直到第十楼,有渐次。既然你已经登上第十楼了,这样就是圆满的时候,这些渐次对果地而言可有可无,要用时用得出来,解脱时就没有层次了,如果还有层次,可见此人仍在修行还要大修特修。所以站在果地也就是登彼岸的人,实在没有渐次可言,同时不必假藉修持、行持六度波罗密、精进八正道、四如意足,七觉支这卅七道品对他而言,可以说是不用了。若要行持卅七道品,那么仍然还有渐次,还要大修特修,还在因地当中用功的时候。

所以你见到如来藏性在果地的时候,不属于渐次,同时不假修持了,为什么?因为你如来藏性的本体是完全「体自如如」啊!「如如」是什么意思?「如如」就是「外空内空自性解脱」达到「里外一如」的境界。我们外着一切相不能空,自性也不能进入顽空、断空,要真空妙有、无住生心、体自如如、万德圆满,好庄严啊!很希望国人在修道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见性」为先,「见性」以后修行一切都好说。我常说,你若未见性用生灭心、用分别意识、污染之心为人处事,如此修行永远如同蒸沙成饭一样,成不了气候证不了果。所以见性重不重要?非常重要,禅宗的大德譬如达摩祖师,他见性见到果地,惠能大师就是见性进入果地,所以「见性成佛」这个法门,是完全不论果位的次第。他不会告诉你,我是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属渐次的,不属次第的,不假修持的。若是大乘者,他不会告诉你,我证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菩萨,不论次第的果位,诸位明白吗?

当然我们不否认在见性当中,小悟是无数次。你没听人家说,小悟数百次,中悟也要几十次,大彻大悟只有一次而已。我常作一个比喻,譬如月亮,刚见性之人,大概如同初三、初四、初五的月亮,只有像眉毛那么细小,就像上弦月或下弦月。进到初八、初九时,月亮就将近一半。十三、十四左右,月亮快要圆满了。进入十五、十六时这月亮就满月了,圆得好象要满出来一样,代表果地见性圆满的时候,见到法身。就大乘佛法而言,法身有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是有次第的。但是这里所证的是站在果地的立场来论见性的话,他告诉你「识取自心,本来是佛,不属于渐次,不假修持,体自如如,万德圆满。」这是见到果地的时候,当你大彻大悟时是不假修持,是站在果地而言。你若小彻小悟,还在修行是站在因地而言。

我们的佛性,平时为你所用却没有见性,这是很悲哀的事。难道你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佛性会有作用吗?没有佛性你难道有能力讲话?没有佛性,怎么有能力吃饭?没办法。所以「性」的作用,你自己迷而不觉,否认佛性的存在,这是天下最悲哀的。其实开悟之人,他也不会感觉到:我开悟以后,可能我的长相会变得比较奇怪哦!其实长相没改变,生活没改变,只是心里世界完全「体自如如」。平时在取舍得失当中拿捏得刚刚好,不会碍到这里妨害那里,一切都平安没事自在解脱,因此是真正悟性之人。

性在生活中你没注意而已,所以开悟圣僧悟性之后说出心中的四句法语,他说:

「法身昼夜无得失,身在海中休觅水,日行山岭莫寻山,头上安头转增迷。」

「法身昼夜无得失」,那怕从白天到夜晚廿四小时,弄得多少烦恼、多少欢喜、称心如意、令你欢天喜地的事,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世间人说空欢喜一场,不知在高兴什么,其实没得到什么,是心境得到喜悦而已。你弄得死去活来、垂头丧气、痛苦连连、担忧罣碍你也没有失去一丁点,实在无增无减,何曾有得失呢?法身无得失啊!看你如何神通,会飞天躜地好了,整个台湾让你踩沉了,虚空被你戳破了,你的佛性也没有增加一丁点,也没有缺一点点。「法身昼夜无得失」千真万确绝无半句虚言,这是见性之人深深的自觉。

「身在海中休觅水」譬如在海里或水里,你因习惯而不知不觉,好比鱼儿虽然在水里,它并不认为有水,它自己不知不觉。就如你整天住在屋内,不知有这间房子的存在,每天在呼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呼吸,你有没有发觉这个问题?从小呼吸到现在,你不知道自己在呼吸,有没有这种情形,除非你有病苦感冒了,呼吸急促就略有感觉。在正常情形下,你虽然每天在呼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呼吸,你每天呼吸几万次,实际上你有感觉吗?没感觉。直到你感冒了有病苦时,才会觉得自己呼吸困难有在呼吸,但是正常当中你没有感觉。悟性之人也是一样,悟性之人在性中自觉,但不会在意,从在意当中他没有得失。譬如说胃肠好了,你有胃肠自己并不觉得,除非你胃痛,肠子痛或泄肚子不舒服时,才感觉胃肠的存在。鱼在水中,它也不感觉有水,意思是你每天运用你的自性,自己迷而不觉,但是不能否认你佛性的存在。他又说:「日行山岭莫寻山」,你每天在山岭上走来走去,你不用去找山,因为你脚踩的就是山,你脚踩山岭又在找山分明很奇怪。「头上安头转增迷」你自己的性就是佛,那里能离开你自性之佛另外去找佛呢?是不是头上安头呢?一个头就刚好了,两个头就很奇怪了。代表你自己有一个佛性,想再去找一个佛来见佛,枉然多此一举,叫做「头上安头转增迷」。因为禅宗贵在于你的性就是佛,你要认同此点,依此观点,禅宗的公案或是法语,你才能受用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