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圣僧云:「法身昼夜无得失,身在海中休觅水,日行山岭莫寻山,头上安头转增迷。」 我们已经见性之人,当然是净了凡夫之心,凡夫之心包含了思想观念要净化,要空掉,因为凡夫之心说难听一点就是邪知邪见,你没有勇气将它顿断、净化,怎能和佛法相应呢?思想观念纠正以后,接下来要断习气,从贪瞋痴、烦恼无明、我慢贡高、怨恨嫉妒这些心态全部要净化,如此才谈得上修道见性,不然一切免谈。所以有一位开悟圣僧这么说: 「但净凡心,莫求圣解。」 将凡夫心净化入佛知见以后,也不用求圣了,圣人就是凡夫心的净化而成就的,不是另外还有一个圣人可得,如此叫做「头上安头,净上安净。」所以自性是佛者,就不用再求圣解不圣解了。所以他才告诉你「但净凡心,莫求圣解。」道理在此。 我们来说「嫉妒心」好了,依每一个人扮演的角色,有的较明显有的较不明显,灵巧一点聪明一点的人,他将自己的嫉妒心表现得比较艺术,但是艺术是艺术,较有修持的人一看一听就知道了,他有没有嫉妒心,讲话就听得出来。有些时嫉妒了他不会讲得很明显,他会声东击西,说一些五四三︵不相干的风凉话︶,他的嫉妒心就隐藏在里面,只是转个大圈用语言修饰,装饰得漂亮一点而已,其实里面还有嫉妒心。比较粗鲁的人便明白直接说出来,你不但不随喜反而妒忌人家,这样害人害己啊!尤其这句话要伤人之前,还没伤到对方就先伤到自己了,你的心先黑掉,心先黑掉之后再将话弹出去,弹出去以后和别人结恶缘,建立了彼此之间的恩怨和对立,对你、对他人而言永远都不是好事。所以我联想到释迦牟尼佛在【四十二章经】说,害人害己,惟有坏处没好处。 【四十二章经】云:「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奔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如果有恶人也就是坏人要害圣人害贤人,最后的结果都是害了自己,就有如你头向上仰向上吐口水,吐向半空中要污染天空,结果吐出去的口水还没到半空中,不到三秒钟,口水又掉下来,结果又落在自己身上,喷到自己的脸上。又如同逆风扬尘,风从东边吹来,我捏一把沙土向东边挥洒过去「逆风扬尘」,结果这些沙土一定被东边的风吹回我这边来,结果这些沙土把我喷得满脸面目全非。「尘不至彼」无法洒到东边去,反而被风吹回来了,喷得满身脏兮兮,害人害己啊!他又说「贤不可毁」你若要害贤人,结果必然害你自己。所以害圣人、害贤人最后的下场,全都是因果自做自受,这些话很有启发性。再念一遍: 【四十二章经】云:「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奔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证明了我们修道当中,要「但净凡心,莫求圣解。」先将凡夫心净化,有三毒、有我慢贡高、有嫉妒,这些凡夫之心先净化掉,一切都好说。所以在修道当中,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有得失取舍,这些都是在修道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凡夫心净化掉就没错。要如何净化?诸位先「见性」,「见性」之人不代表他没有怨恨、嫉妒,只是他的心随时在自觉当中,他知道这个问题出去后对不对,有没有价值?是是是非、是善是恶,他自性分明又能转境,那怕在六道中团团转,他始终在觉性当中,所以随时随地见性,随时随地能转境,这样一来,你渐渐步入证果阶段了。所以一位开悟圣僧他这么说: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好庄严的「无喜复无忧」,他说「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是说我的佛性在为人处事,在一切人事物,与人应对处事当中,能转一切境,当下在那一个剎那能转境,我的自性清清净净。有人遇到事情的时候热烘烘,为什么热烘烘?他没有见性,见性的人知道得失取舍拿捏得刚刚好,不增不减。「随流认得性」平常流转当中,遇到任何人事物都认得性,见性的话。「无喜复无忧」代表你自己不会被境转而痛苦,不会被境转而欢喜,自性如如不动如人饮水,这是一段功夫,这段功夫是用在生活当中。他告诉你「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可见修道并未离开生活。 有人修道跑到山上去躲起来,最好是深山秘密的缝里,躲到全都没人看到那最好,谢绝人间的烟火最好,这样对不对?我们不否认这种暂时避境暂时隐居,暂时让自己的心慢慢净化的过程,我们不否认他的价值性,也对。换一句话说,是暂时的过渡时期,等到他的自性渐渐安顿下来,渐渐降服其心了,再进入繁华的夜都市,红尘滚滚中打转,他渐渐就有功夫了。「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接下来「随流认得性」,随着流转与人打转当中,处处能见性要「无喜复无忧」,真功夫出来了。我们之所以有喜有忧,就是因为我们处处没见性,觉性不强,既然觉性不强,他自觉的能力有限,当然他的心永远被境转,不能转境,那么痛苦的事、欢喜的事随时在脸庞上展现出来。难怪佛陀在【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就是这个道理啦! 所以我们修道一定在日常生活当中,拿捏得刚刚好最重要,要如何刚刚好?要见性,见性当下,你的觉性很强自觉的能力非常敏捷很清楚,所以你就不会被境所转。此时有人会问一个问题,见性之人要不要再持戒?见性之人有持戒吗?诸位,见性之人同样在持戒,只是持戒当中,那种微妙的境界,你不知不觉,因而「持戒无戒相」你看不出来,但是你不能说他好象没有持戒,他是持得让你看不到的。如果看得到有戒相、戒味的话,这种持戒还有戒相在,如此并无解脱。所以禅宗也好,净土宗也好,律宗也好,三论宗也好,唯识宗也好,天台宗也好,各宗各派都有持戒的精神。戒,不是任何一宗一派独有的,各宗各派如果没有持戒,那么这宗这派可能是不了义的喔!所以见性之人同样要持戒,一位开悟圣僧讲话了: 「身口意清净佛出世,身口意不净佛灭度。」 当然一位禅宗的行者同样要修持戒律,若未修持戒律则个人也好、僧团也好会乱糟糟,修到犯戒累累,一个僧团里面乱糟糟。因此见性也好,没有见性之人也好都同样,「戒」是基础,所谓「戒是三乘共基」,什么是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都同样以「戒」作为基础,如果离开这个基础三乘人也不可得了。我们修道当中不可远离持戒实在有道理。 我看到许多变相的禅宗,变相的禅师声称他没有持戒,真的,他没有持戒,不持戒杀盗淫妄也会来喔!所以有一个学禅的,结果跑到海边钓鱼,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有的禅师连肉都在吃,你看这就是没有持戒,没持戒当中又犯了女色,自己堕落不要紧又让许多众生造了口业,这永远是佛陀所不许可的啊!所以「戒」是每一位修道人的基础。这个「戒」,我分析起来有六层的涵意,第一防非止恶之意。第二道德之标准。第三清凉之义。第四解脱之义。第五是佛法的防腐剂。第六禅定之基础,诸位看清楚了吗?所以戒有六层涵意。第一要有防非止恶的本质在,一位持戒庄严、解脱之人,是不可能犯了杀盗淫妄犯科累累的事,他自然会断恶行善、防非止恶。一位如律如法守持戒律之人,说他会去做杀盗淫妄,不可能!因为它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再来是道德的标准,佛法虽然讲出世解脱,但是世间法他的伦理道德,也照顾得妥妥当当,你没有戒律,没有界限,是非就不分明,善恶就不分明,道德就不分明,价值观就不分明,所以戒有道德的标准,佛法在世间和出世间都照顾得妥妥当当。持戒持到一个阶段有境界、有功夫时,内心渐渐清凉了,叫做「清凉义」。一个犯戒的人心不安,不安就热烘烘,那来的清凉呢?你看那些持戒解脱的人,那些阿罗汉是何等逍遥自在、光明解脱?所以「戒」是照顾我们自己,「戒」持好你的内心渐渐净化所有无明习气,进入解脱涅槃的自性,有清凉的意思。「戒」又包含了解脱的意思,不然你持戒是持什么意思的?不是持来好玩的,不是持来觉得喜欢就好的,持来和别人比较一下的,如果这样就误会了,持戒最后的宗旨就是要达到「涅槃解脱」呀!持戒就是为了解脱,不然持什么意思?这样就没有意义了,最后的宗旨就是要解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