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成佛 第二十天

第二十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一个人如果已经修到见性的时候就会有禅定。「禅」,禅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来分析「禅」的涵义。第一、禅是没有执着的世界,如果你心里还有执着,不名为

第二十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一个人如果已经修到见性的时候就会有禅定。「禅」,禅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来分析「禅」的涵义。第一、禅是没有执着的世界,如果你心里还有执着,不名为禅。禅当下是没执着、解脱的世界,如果一个人在修道的过程中,当他的心地达到清净、见性,他就不会执着一切万法,「于相离相」这是「禅」的世界。所以,一切万病皆由执着而生,烦恼是心的执着而生,罣碍也是心的执着而生,回忆过去也是心执着所生,盼望未来也是心执着而生,对人事物耿耿于怀、放不下牵肠挂肚,也是心执着所生。所以,心如果执着则一切生死、烦恼丛生。

「禅」是一个没有执着的世界、是清凉的世界、解脱的世界、是不生不灭涅槃的世界。所以光是要没有执着,你看要下多大的功夫?也因为凡夫众生多生累劫以来,没办法放下他的执着,因此,被执着带来一连串的后遗症,一切祸福全是执着所招引而来。所以,我现在引用一位开悟圣僧,他说执着和不执着,两个世界恰好是一百八十度的差别。

祖师云:「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

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

执着一切相的人难怪会着魔。不错,放眼观看所有参禅的仁者,很多人还没参禅以前一个人好端端的,参到最后却阴阳怪气全身颤抖不能自在,一看到声光幻影就执着,这是着魔的现象。所以,一切魔不是外来的,是心魔所起。为何生心魔?由执着而来。因为执着一切相,所以一切魔境现前。如果你当下离相,不要把相放在心里也不刻意去想它,那么心就自在了。你看!有两三个人一起外出,有的人欢天喜地看一切景致、山水、风光,脸庞常流露出欢喜的面容。有的人外出看山是满面愁容,看水也深锁眉头,看风景也是愁眉不展,吃饭也皱着眉头,为何如此?没有离相!执着心太重了,哪怕虚空那么宽阔也无容身之处。

相对的,一个解脱的人关在房间里他的心一样是清凉、广阔的,一切关键在心而已。所以如本才说:禅的当下是没有执着的世界、解脱清凉的世界。因此,我们千万不可执着一切境界,只要你执着一切境、一切相、一切尘埃,心当下就着魔了。魔不完全是外在之物来干扰或破坏,不一定,有时候是由自己的心所生。比如贪心就是魔,嫉妒心或吃醋就是魔,扯人家的后脚、破坏人家、说人是非,这些都是心魔。所以「魔」广义来讲,就是染污你的自性,会影响你的心情的,破坏你的心情的就是「心魔」。今天我们修道就是要将心魔净化、驱除,如此才有自在可言。

我们刚才举了一个例子,两个人同样出去游山玩水、踏青,有人欢天喜地的,有人却在一旁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的,心境截然不同,后者的心里有病,由执着所生,不是禅了,而是接近发狂、发疯的地步。所以开悟祖师云:「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道理在此。「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为什么一切平等观?因为一切法相当下是空性,你执着一切法,它是如幻如化。你不去执着,它也是如幻如化,与其执着不如不要执着,毕竟一切法全都是幻化虚妄的,如梦幻泡影,所以我们不要去执着。

一切法的空性、无常、幻化就是一切法的本来面目。所以,一切万法你去检视、了解、观察都是平等的、空无自性的,叫做「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就代表我们的菩提自性,取不得、舍不去,得来的东西也是空幻,未得的东西也是空幻,还有什么得失取舍呢?一切法本来就是空有不二,就它的相而言,当下就是生灭相,瞬息万变的。

就身体来说,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你,在精神界没什么变化,但肉体上会有变化,堪称脱胎换骨。根据卫生学的博士说,我们人全身上下一秒钟,所死的细胞有几万个单位,他告诉你七年当中,你的身体包含肉、血液、头发、牙齿、全身四大全部脱胎换骨、换新的了,在你不知不觉当中,它无尽的新陈代谢、生生灭灭。所以,七年前和七年后的肉体已经不一样了,换过了。所以,以我茹素已经二十几年,现在应是纯中性、完全素食的体质。所以二十年后的今天和二十年前的我,当然佛性是没什么两样,但是肉体上已经焕然一新了。可见身躯肉体一直在瞬息万变,迎新弃旧、生生灭灭,只是我们人的肉眼无法看得那么精密而已,所以「一切平等观」人的身体如此,山河大地乃至一切万法,何尝不是如此呢?连同我们的精神界也在瞬息万变。「无取亦无舍」是解脱的话,修道人如果按照这四句偈去修行,也是一样可以入道。总之,「禅」是一个没有执着的世界,我运用祖师的话再念一遍:

祖师云:「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

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

无执着就是禅的世界,就是解脱的世界。

我来向诸位说一个公案,毕竟一切的病、烦恼、轮回都是因执着而诞生。以前有一位禅师带着一位徒弟外出苦行,走到一条溪边,禅师放眼看去,前面有一位妇人要过河,溪水涨得很高,女众若涉溪很可能会被溪水冲到大海里。这位禅师起了一个慈悲的念头,即走近请问并试意要背她过河,这位女众很害羞又不好意思又高兴,虽然心情很复杂,但最后也点头答应,表示很感谢禅师的慈悲,要背她过溪,由于天色已渐渐暗了,为了顾全她的安全,禅师便背她过溪。他的徒弟跟在后面涉溪而过,渡过溪后禅师将这位女众放下,师徒两人再继续苦行去了。

到了晚上借住在一间庙里,他的徒弟心里就嘀嘀咕咕,很不快活了。他想:师父平时教我不可以碰到女人的身体,视女性为老虎,视女性为毒蛇,要我远离女色,为什么师父今天却背女人过河呢?师父是不是犯了大戒呢?心里想不开在床上辗转不成眠,现代人叫做熬夜失眠。连续两、三天这个徒弟显然反常,连师父讲的话也听不进去,认为师父已经犯戒了,所以这些天来心情不快活。后来师父知道徒弟毛病在哪里,就走近他身边说:「徒弟,我看你这两三天心情很郁闷,有烦恼哦!来,说给师父听听看。」徒弟就讲话:「师父平常教导我们要远离女色,将女性当做老虎、毒蛇如避火坑,为什么师父却背女孩子,这样对吗?」师父就告诉他:「徒儿,你太辛苦了,你为我背了两三天的包袱,你真辛苦。我背她过河以后,我当下就将一切相离掉不去执着,你也未免太辛苦了,为我背了三天的包袱。」他徒弟听完说:「喔!有道理。」然后参这个问题参到第四天,就悟进去了。所以根机利的人当下悟入,他的徒弟根机较钝,就停顿到第四天才有所开悟。

原来「禅定」,在行住坐卧当中就有禅定,只要内心没有执着就没有病,内心若不执着当下自性解脱。第四天徒弟很高兴,抱着欢喜的心情移动脚步,来到师父面前忏悔,忏悔又感谢,因为他已有所悟。可见我们活在世间,免不了有种种人事物的困扰,也难免有种种困境,因为有很多事、一切病,全都是执着所衍生出来的。所以修道人平常要锻炼「离相」的功夫,也就是将外界山河大地、人事物、五欲六尘之境用来锻炼离相的功夫。要培养这种心地工夫,为什么?因为一切万病,皆由心的执着而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