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说到「见性」这个问题,其实这个「性」,凡夫之性和圣人之性,性无二无别,问题在你如何用,用的动机,作用有是非、有善恶、有好坏,用的动机有差别,致使以后一连串的果报,就完全有差异了。所以性没什么两样,是用的问题有差别,感召果报就有差别。所以「性」在佛用叫做佛性,在众生用叫做众生性,在畜牲用就变成畜牲性,在鬼用变成鬼性,人来用叫做人性。性没有差别全在你如何用而已,用的好坏,就注定以后果报的好坏。 十方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他的性都是佛用,用到清净处,用到利益众生去,用到对他人有利处去,所以最后福慧圆满成佛。六道众生就不一样了,他不用便罢,一用就是妄想意识,用人天果报的心来用,就感召人天。用畜牲的心情来用,变畜牲性了。用鬼来用变成鬼性了,所以说「性」没有差别,只是用的差别,感召果报就一连串不相同。因此感召六道众生,有四圣六凡,开悟圣僧这么说: 「众生不异佛,佛不异众生;迷自心故作众生,悟自心故作佛。」 真干脆的话,众生和佛并没有什么差异,佛和众生也没有什么差别,问题出在众生的心并未明心见性,因此,众生就是作众生没有能力作佛。有一天,你听如本法师讲「见性成佛」的法门,你悟明心地已经悟性了,就是作佛的时候现前了。所以悟性能成佛,没悟性永远作众生,只是迷悟的差别而已。 以禅宗而言,你若见性以后,你就已经不是凡夫众生了,所以禅宗说「开悟」,「开悟」是指「明心见性」而言。见性之人包含见心,见心的人未必见性。我常说一句话,荀子和孟子,孟子是儒家的一位伟大亚圣,至圣是指孔子而言。这位亚圣孟子,主张我们人的性是善的,这样他没有见性,明心而已。荀子主张,我们人的性与生俱来,性是恶的,主张性是恶,他也没有见性,所以明心未必见性。「性」是超越善恶,但它是能善能恶,但他若主张性是善或恶者两极化,完全没有看到它的「本体」,只看到性的「用」而已。看到「用」的人未必看到「体」,看到「体」的人也看到「用」,就是「心性」的问题,「性」就是「体」,「心」就是「用」,「用」是由「体」所起的作用,离开体并无用,离开用并无体,体用是不二的,明心见性亦复如是。所以荀子主张我们的性是恶的,孟子主张我们的性「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主张性是善,这完全没见性,他看到心的作用而已。所以他可以称为世间的贤人、圣人,但是不足以堪称为出世间的圣人,这是特别要向各位交待清楚的地方。 所以圣人有世间圣、出世间圣、有圣中圣。世间的圣人譬如孟子、孔子、亚里斯多德、泰葛尔等这些伟大的世间圣人。还有一种出世间的圣人,譬如明心见性、出离三界、顿断六道、证成无生法忍的圣者,如阿罗汉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他们就是所称的四圣。出世间的圣人包含了世间的圣人,世间的圣人未必包含出世间的圣人。第三种圣人叫做圣中圣,所有的圣人里最圆满、最究竟者就是佛,佛是圣中圣。所以圣人无量无边归类起来不外这三种,世间的圣人、出世间的圣人和圣中圣。 禅宗所讲的开悟是指明心见性而言,明心见性堪称一位祖师,或出世明僧或是出世的善知识。我们佛教常说:「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什么意思?三大阿僧祇劫是指非常漫长漫长的岁月,但总是有一个期间,如果说三大阿僧祇劫是无止境的,那么大家都没信心了。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是指他已经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之后才开始乘性起修,开始起步修行,开始数馒头了,吃一个减一个,意指你缩短了自己成佛的距离,成佛有一个时间可算。必须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才知道如何修行,因此还未明心见性之人,不能说你开始算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我们修道过程中,要先明心见性,这非常非常重要,禅宗是以明心见性作为开悟的大前题。你若明心见性以后,当然你就乘性起修,你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头都是清清如如,一丝不挂光明自在解脱,你六识出六门,自由出入无罣无碍,自性解脱都是「性」的作用,你若未明心见性,都用妄想意识在做事,用妄想意识做事当然性就污染,污染的话就带来迷惑造业再沉沦下去,所以修道贵在先明心见性再说。 佛门常说「不破初关不入关。」意思是说,你想要闭关,在闭关当中,若没有明心见性会带来很大的后遗症,弊病一大堆。闭关是好事,向你恭喜,向你祝福,但是你一定要先明心见性。有一位法师初出家,听说闭关很庄严很殊胜,因此,还没明心见性,道理也不明白,就进去闭关,闭关后如何?因为他没有明心见性,在关房里面烦恼一搅动起来,发脾气快要发狂似的,烦恼丛生心猿意马没有能力降服他的心,在关房里大闹特闹无法降服他的妄想。没有定力、没有禅定,烦恼一生就发脾气耍性子。后来告诉居士:「陈居士,陈居士,拜托一下,放我出来,我在里面快受不了了。」在家居士比较正信,告诉他说:「师父啊!你已经刊登报纸了,很多人知道你闭关,你若出关房,有人会讲话,要忍耐,再三年就过了。」他说:「别说三年了,三个月就受不了了,拜托让我出来我请你吃一餐饭好不好?」想要巴结他请他吃饭。所以闭关如果闭到这步田地,真是痛苦啊!与其痛苦就且慢闭关,因为他没有明心见性啊!在此情形下,用烦恼心来闭关,用妄想意识来闭关,用苦恼心来闭关,用意气用事来闭关,用闭关来沽名钓誉讨一些名声,以这种心情来闭关,居士劝他以后就比较忍耐些。 后来有人知道他在闭关,邀了两三辆游览车要来看他,看这位法师在闭关。法师告诉居士:「陈居士,快一点,帮我包一五00粒水饺,中午请这些居士,一个人十个水饺,水饺可以吃饱,那么一辆游览车五十人,三辆一五0人,刚好一五00粒水饺。」要动员义工来做,包一五00粒水饺和这些菩萨结缘。结果动员下去,弄得闹烘烘的,闭关处所应该要安宁,我觉得很奇怪,闭关闭到要包一五00粒水饺,如此他也在闭关?古来大德闭关都是谦虚的,闭关不让他人知道,让人知道是不得已的,闭下去有没有开悟,他会烦恼,闭得没开悟没证果,那是很不好意思很羞愧的事啊!静静的进去,若开悟证果,他也不会炫耀,也不会想出风头,不会。所以现在的人闭关沽名钓誉,就是没有那个实力,但要沾一点名声,说:「我有闭过关」沾一点名誉就是了。所以这种闭关和原始的禅宗那些高僧大德,当初闭关的本质和动机,截然一八0度不相同的世界、不相同的境界,我们应该觉得不好意思,不可动不动就要闭关,好象闭关是很好的名声。我们台湾宝岛也有很多人在闭关,但有几人闭关明心见性有大成就?算得出来,太有限了。何况你对教理又不认识,对三藏教典也不明白,当初闭关真正的用意是「不破初关不入关」一定要有先决条件,要明心见性,是开悟之人。什么是「开悟」?就是破了见思惑或是见到他的如来藏性的人,见到他的佛性的人,开悟的人反而越谦虚,大智若愚啊!稻穗越饱满就越下垂,越虚穗就抬得高高的,所以见性的人闭关非常的客气,怕惊动别人,安静的进去,甚至闭完关还没人知道,他就是那么谦虚呀!所以台湾宝岛目前沽名钓誉者,闭关还登报普告天下的人来参访他,沾一点名声,这种闭关完全是脱节了,变质了。我并不认为闭关就是他自己有成就,不以为这样就是好名声,你若不知用功而进去闭关,往往都是不大发雷霆、不会烦躁就万幸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