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如本常说一句话,你要修行就要论及「见性」,如果修道人远离见性,而能成佛的话,皆为魔说。所以无论是任何一宗一派,都必须以「见性」为要旨,哪怕只是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求生西方净土,终归是要以见性为宗。因为见性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必然要经过的阶段。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各个皆以见性而成佛。 所以你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修行未开悟证果,未见性,纵然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老人家也会劝你要见性成佛。诸位,若是如此,那见性重不重要呢?非常重要。而且这是在你修行的过程中,不能不经过的一关。所以如本千说万说都苦劝你要见性成佛,道理在此。我引用一位开悟证果的圣僧,所开悟证果的法语。他说: 「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 只为众生被业系,四圣六凡油然生。」 好庄严的四句偈颂。前二句他告诉你「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就是说见性以后,心里完全远离一切法,万法不立,一尘不染的境界。他说「大道从来不言物」以禅宗而言,大道就是见性,当你见性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此情况之下,根本不是用嘴说说而已。你开悟证果,明心见性以后,如果还能用语言去说,用文字去表达,即不能言之为大道从来不言物。所以大道从来不言物,就是指称你的佛性,不能说性是黑的、红的、青的、白的、四方形、三角形、长方形,都不能用任何一个物品来安立,来表达、来形容的。如果说性是一种东西,是黑的红的,可见你未悟性,因为「性」是从来不言物啊!开悟圣僧六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说似一物即不中的意思,是说你若说性是一种东西,并未说中,没有说中佛性。因为,既然性不是黑的、红的、青的、白的,若说性是一样东西,即不名为大道。大道是指性而言,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如来藏性、一真法界、大圆镜智、妙觉。 实相无相无无相。所谓「实相」就是「佛性」,无法用语言文字去形容,若用语言文字去形容去表述的话,这是方便再方便之下下策。开悟证果的圣者,你问他:「请问圣僧,开悟证果以后意境如何?」他会说:「把嘴巴挂在墙上,不可言宣啊!」佛性长得什么样子?意境如何?说来听听!他默然无语啊!一句话也不说,因为性是大道从来不言物啊! 接着又说「何有十界依正名」既然佛性是光明解脱,不可言宣的,哪里还有十界和依正?十界就是十法界,四圣加六凡,四圣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加上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牲、饿鬼,四圣六凡加起来刚好是十法界。我们有开悟也好,未开悟也好,有证果也好,未证果也好,是凡夫也好、圣人也好,加起来都不出于此十法界,这十法界就是业报。既然业因都净化了,达到究竟的果地,远离绝待的境界,入大光明藏了。所以十法界在他心目中已经不存在,心如虚空,不可言说,大道从来不言物了,哪还有十界不十界的道理呢? 接着又说,没有依正之名,依报和正报完全不存在于他心中,如果仍有依报和正报,那么此人尚未见性。所以开悟证果的人,心里没所谓净土或是秽土。乃至诸佛菩萨也不会执着法尘、执著名相。因为性本来是方便而言,既然是方便来说,无非是要你契会而已,若见性以后,还有佛相、菩萨相的话,则不能名为见性之人。所以依报也好、正报也好,开悟圣者也好,这些都是假名施设,一个假相而已,都是佛为方便度众生所安立的。成佛后并无佛相,成佛后并无佛味,成佛后并无佛这个形态存在,如果仍有形态形相,有佛味佛相的话,那你并未见性。所以开悟圣僧才说「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道理在此。 他又说「只为众生被业系,四圣六凡油然生。」好庄严啊!论庄严这两句就表示出来了。前二句是指一个有见性的人说:「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后二句是指众生因为未见性,被贪、瞋、痴无明烦恼之业绑住。因此才有四圣六凡的名称存在,所以达到成佛之时,连佛这个名相都不存在,但不存在并非意味无佛,是假名施设。 佛说一切诸佛无佛可得,无佛可得之得才是真正的大得特得。众生就是被业绑住了,被贪瞋痴绑住,被嫉妒心绑住,被吃醋之心绑住了,会起贪心,会起忿怒心,起恶毒心,因此被业所系缚,才做标准的凡夫众生。如果没有这些种种不平衡的心态,这些妄想意识的心都净化了,哪里还有所谓的六凡呢?当下就不见踪影了。正所谓「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而不再是「只为众生被业系,四圣六凡油然生。」所以我们要听,就要听这种了义之法,要依法不依人啊!所以开悟圣僧开悟以后,说出了这么庄严解脱,了义圆满的见性成佛之道。我们应该在空闲时多思惟,想想这个问题,怎么可以再散漫无事呢?这四句偈语,平时就要背起来,重复念、多参究,参久了总有见性的时候啊!所以如本将这四句开悟证果成佛的偈语再念一遍,常常去参悟,参久了就会悟入自性,最后开悟证果成佛者非你莫属啊! 「大道从来不言物,何有十界依正名, 只为众生被业系,四圣六凡油然生。」 我苦口婆心的劝大家,闲暇时要参悟本性,性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是存在。虽然不能说性是几斤重几两重,但仍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为你服务,和你擦身而过却没看见。所以你闲暇时要参悟本性,无性谁能讲话?无性谁能比手划脚?无性谁能够看?无性谁能听声音?要参究这个道理,要回光返照,照见本性,若无自性的话,谁能施为动作?若无自性时,请问是谁在吃饭?谁在讲话?心要收回来参悟本性,不要心外求法,心不要总是观看一切外在的人事物,那些和你见性都了无关系。 所以「见性法门」是要回光返照见自性,否则,你若不参悟自性,开悟本性的话,则会随业投胎转世轮回生死。因此见性之人是「无事道人」,没有见性的人事情可多了,被业所牵引东南西北、纵贯线跑来跑去,迷妄没有人生的方向,可怜度过一生,何况岁月不留人人自老。 最近我有一个机会和二、三十年不曾见面的亲戚、朋友见面,一见面大家很伤感,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郁闷心酸,说不出的人生无常,岁月不留人的感慨。看到三十年前的朋友,在印象中仍停留在他年轻时,那样的青春貌美,庄严英俊,三十年后见面已经呈现出老人的面容,稍微有皱纹了,真是感触万千哪!感伤再感伤,非常感叹和伤心。但是感叹伤心又能如何呢?真是无奈再无奈,无奈最无情哪!所以人生无常、国土危脆实在有道理。我看到三十年前的亲戚朋友,各个都渐渐呈现老人的面貌,在还未见面时,仍停顿在三十年前的印象,朋友是那么的青春貌美可爱,经过三十年岁月的洗礼再度见面,一见之下不知要哭还是要笑,一切人事物变化那么大,他的脸庞渐渐呈现出一副苦命人的脸,一副老人的脸,乍看之下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人生无常啊!在他的脸庞看出了他的人生充满着喜怒哀乐,充满了情绪化,历尽沧桑,吃尽苦楚,感触真是无量无边,真是无常,无常最无奈,无奈又能如何?要起来跳脚吗?看到三十年前的亲朋好友,内心一股冲动和感慨。三十年没见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看到三十年前的亲戚朋友难道没有感慨?没有感触吗?老人面貌了。让我联想到善导祖师,他是一位开悟证果的圣僧,他告诉你:若未开悟证果,可以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所以善导祖师普劝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偈颂,我一看之下觉得很亲切,北京语叫做「非常贴切」: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