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要不改初发心,出家人要珍惜当初出家的动机和目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啊!今生好好向我们的自性下功夫,我相信这样绝对不辜负你当初出家的动机。总之,开悟圣僧他之所以如此说,原因何在?出家比较自在,没有家累没有家庭的牵绊,不会让妻子、家庭、事业牵制住,因此比较清闲,容易入道,要参禅悟道比较容易专心。不妨如此,你以在家身份来修行,坐在这里,好好参一下自性,参不到三分钟,唔!旁边讲话了,妈妈,米缸没有米了。喔!没米了,那要去准备米了。一会儿,妈妈没有钱可以买菜了:::,如此如此,你要如何参禅才好?爸爸,明天要缴会钱。这个禅要如何参呢?那叫做「苦心禅」。悟什么道?「痛苦道」。想到丈夫、妻子、家庭、经济,这禅你要如何参?道要如何悟呢?你苦恼都来不及了,那里还会去参禅悟道呢?所以出家比较殊胜,不需要强辩。何况佛经告诉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最后一世都是示现出家相,来娑婆世间度化无量众生出离苦轮,这些经典都有记载,所以出家比较悠游自在,比较好修行,环境较殊胜。现在将开悟祖师的法语再念一次: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唯传第一义,其乐自优优。」 修行需要半勉强,在十成当中,若有六七成的因缘成熟,二、三成,三、四成再克服一下就好了。出家修行不可能百分之百顺你的意,要半勉强,到最后渐渐修到不用勉强时,此人就渐渐入道了。总之,我们在修道过程中参禅悟道,一定要向自性下功夫,为什么要向自性下功夫呢?因为道未离开心,心就是道,道就是心,有什么依据?要如何修?来,我们来看开悟圣僧他老人家怎么说: 「回光返照自观自,历历分别原来是, 识得自家大宝藏,从斯受用无穷尽。」 他说「回光返照自观自」,修道要回光返照,反观自心,不是离开自心,向外追求一切法,如此心外求法,与道背离,见道难矣!修道要「回光返照自观自」,自己观照自己的心,不可心外求法。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意即在此。道者就是你的佛性,不要离开你的佛性,另外找佛性,你若离开你的佛性另外去找佛性,这样那怕是多生累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永远找不到啊!别说终身找不到「道」,尽未来世永远都找不到你的自性。所以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所以「道」者,就是你的佛性、你的心,心就是道,道就是心,离开心无道;离开道无心,心道不二。所以如本常说修道不可舍本逐末,离开你的本性向外追求外在一切法皆是外道,如此永远都不会见性成佛。所以开悟圣僧头一句话就告诉你要「回光返照自观自」,将你攀缘的心收回来,观照自己的心。将你那奔驰的心、妄想的心收回来,观照自己的心,见自己的性,将你心猿意马、烦恼丛生的心全部净化、回归统一,照见你的本性,这样就没错了,叫做「回光返照自观自」。观照自己的心,将心守住,最后的胜利者、见性者、转凡入圣者,非你莫属。 「回光返照自观自」接下来「历历分别原来是」「历历分别」就是一念不生,分明如是。此时你虽然观照自性,观照自性的当中,你的性,任何起心动念,不论是由体所起的作用也好,或作用归体,达到体用自在的时候,你能历历分明、清清楚楚。你参禅见达本性的时候,你的心不会含糊,能灵灵觉觉,明明白白,每一个动念你都清楚,每一个动作你都自觉,每一个思想都灵灵觉觉,此时,向你恭喜了。「历历分别原来是」全是自家宝藏,自家本地风光,全部是你本来面目,由你的佛性所起的妙用啊!「识得自家大宝藏,从斯受用无穷尽」「自家宝藏」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你的如来藏性,就是你的佛性,你已经明心见性了,从此以后一切施为动作都是由你真空自性所起的妙有,也就是由清净的本性所起的妙用,恭喜你了。四句偈再念一遍: 「回光返照自观自,历历分别原来是, 识得自家大宝藏,从斯受用无穷尽。」 这是告诉我们修道不可离开心,因为心就是道,禅宗的诉求就是要「见性」。所以我们不但不可起心动念,同时要将起心动念净化掉,净化了还不够,还要见性,见性后才能起妙用。所以来看禅宗的公案,禅宗那些开悟圣僧一旦开悟本性后成就圣人,一山游过一山,一省游过一省,一乡游过一乡,一村游过一村,在全国东西南北四处云游,随缘度化无量众生。在这过程中,他的心都没有染污一切法,所以真正的功夫就在此。担心的是未见性,若见性,一切都好说。 所以如本刚才说,见性的人、开悟本性的人,这是最可贵的,最有价值的,甚至是最神圣的,世间没有任何宝物可以和见性较量。为什么?因为见性之人当下就了生脱死,他无尽的庄严福慧,成就他的无上菩提。一个未见性的人,始终是生死凡夫,在三界中周旋不出。做天神,做阿修罗,堕落地狱、畜牲、饿鬼,始终在三界周旋不出,真可怜喔!六道轮回不快活。所以明心见性才是我们的诉求,道理在此。 梁武帝要受菩萨戒时很欢喜,他很不简单,对佛法也相当深入,经常打斋供僧,印书造桥铺路等,做种种功德,是一位具有菩萨心肠的皇帝。但他贵为皇帝身段却始终放不下来,在受菩萨戒时,照理要顶礼授戒和尚三拜,但因他没有放下身段,以致拜不下去,以现在的名词叫做「贡高我慢」。因为他心里想:「我是全国人民百姓的皇帝,今天竟要向你这位出家人顶礼,若让全国人民知道会没面子。」所以,要登坛受菩萨戒时,梁武帝将慧约禅师拉到旁边说:「师父,我在这里向你顶礼三拜,但公开场合我不向你顶礼,好不好?」因为没有拜,不能完成菩萨戒仪式。「还有,我顶礼三拜这个动作,不要向全国百姓讲喔!不然我会没面子,一国之君向你顶礼,让人知道了,我会不好意思,会被人取笑。」慧约禅师说:「仁王仁王,我会遵照你的意思,但我也有一个条件,我接下来的动作,你也不要向全国人民百姓讲喔!」话一说完,慧约禅师就运用他的神通,纵身空中,神通十八变,一会儿变成一朵很大朵的彩云,又变成一朵莲花,一会儿身体变成几十丈高,再变成佛菩萨,然后再化身一朵彩色的云在半空中飘呀飘::飘到房间里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这个瓶子瓶嘴宽度不到三公分,慧约禅师由瓶中发出声音向梁武帝说:「殿下,我今天这种动作,神通十八变,种种的状况,你看过就算了,不要向全国人民百姓说哦!知道吗?」诸位啊!这时梁武帝心里想:「糟了,我有眼不识泰山,我拜的是一位开悟证果的圣僧啊!」他那时不知要哭还是要笑,不知该欢喜还是忧愁,心里很复杂,当下就跪下说:「圣僧,弟子我慢,我刚才所说的不算数。」居然说不算数,因为他拜的是圣僧,否则看梁武帝有没有办法神通十八变?变大变小,变成彩色的云进入瓶子里,百分之百不可能,所以皇帝如何和一位开悟圣僧相比较呢?无法比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