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15)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利他的功德。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的‘复还’就是乘愿再来。这两句是说,诸佛菩萨自己得到庄严、自在、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利他的功德。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的‘复还’就是乘愿再来。这两句是说,诸佛菩萨自己得到庄严、自在、涅槃的境界以后,还不能忘记处在黑暗、痛苦、生死中的众生,因而不住涅槃,随机度化,发大慈悲心,乘愿再来,度脱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得到无余涅槃。

‘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这是说菩萨倒驾慈航,到生死大苦海中来,教化众生所用的方法,是前面所说的八种觉悟的法门,以这些法门开示化导迷惑的众生,教导众生自己去观察,觉知生死,并依如来的正法,观察我们痛苦的来源。这些痛苦的原因,就是因为迷惑而造下了业因,由于种种业而流转六道,今生侥幸得到人身,如果能更深一层了解自性本空,当然烦恼也是性空的。如果能了达迷惑的本性,是空寂的道理,还有什么生死痛苦可言。我们修学佛法的人,了解这个道理,假若还不修学圣道,生死的大苦还是不能解决的。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舍弃五欲,并且还要至心修学如来的圣道,才能解决生死的大苦。圣道虽然很多,但是在本经是诸佛菩萨大人所觉悟的八种圣道法门,这八种圣道法门能破除人我知见,证得无上菩提。由此可知本经的八种圣道法门,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段经文从‘复还生死’到‘修心圣道’,虽然经文很短,却已经把教化众生的方法,完全叙述出来了。可见得本经是大、小乘自利利他的无上法门,所以我们应该学习。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这是流通分最后的经文,称作‘诵念得益’。也就是总结前面八种法门,可以广泛流通,劝勉修学得利益的经文。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这里是说,假若我们是归依三宝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如果能够志心恭敬八大人觉的道理,诵其文,思其义,行其事,念念不忘这个法门,以这个法门为老师,随顺经文中所说的法门,能恒常不间断,就可以在念念之中,灭除无量的罪业。

在这里我们应当知道,众生从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是无量无边的罪业。佛经上说:‘众生的罪业,如果有形相的话,尽虚空界也容纳不下。’由此可知,众生的罪业有多少!不过众生的罪业虽然多,只要我们生起正念觉悟的心,就能灭除无量的罪业,这也就是佛法不可思议的地方。对于生起正念觉察之心,能灭除无量的罪业,我们举出一个公案来证明这种道理。

从前有一位禅宗的大德,叫做高峰妙禅师,他自从出家修道以来,对于打坐参禅,非常虔诚精进,也许他过分用功而引起身体的疲劳,在盘腿坐著参禅的时候,时常昏沉打瞌睡,而障碍禅功的精进。禅师为了要对治昏沉的烦恼,就自己跑到高山上绝壁处,坐在绝崖上面,面对万丈深渊,警诫自己说:‘现在不能再打瞌睡,不然生命就危险。’头一两天,怕打瞌睡掉下去摔死,就提心吊胆,精进用功不敢打瞌睡;过了几天,警觉心慢慢淡薄下去,这个时候又开始打瞌睡了。有一次昏沉得很厉害,身体一摇动,就掉下去了,禅师心里想:‘这一下子真的没命了。’可是很奇怪的是,妙禅师摔到半山腰的时候,好像有人把他抓住,而且把他捧下山来,妙禅师仔细一看,就是一位身披铠甲,手执宝杵的韦驮菩萨来救他的命。妙禅师心里想,我修行能感应韦驮菩萨的护持,那必定很了不起,因此生起一念骄傲心,就请问韦驮菩萨说:‘在这个世间,像我这样精进用功的人,到底有多少呢?’韦驮菩萨看到禅师生起骄慢心,就很生气的回答说:‘世间像你这样用功的人,多如羊毛;像你这样贡高我慢的修行人,我五百世不再护你的法。’说完这些话之后就不见了。妙禅师被韦驮菩萨责备之后,心里感觉很惭愧,自己责备自己说:‘我不应该生起贡高我慢之心。’于是再用勇猛精进心继续参禅,并且又对自己说:‘这一次真的没有人来救命了,当心掉下去啊!’没有几天工夫,又打起瞌睡,结果还是掉下去了。妙禅师这下可真的没命了!但是奇迹出现,韦驮菩萨又来救他。禅师就问菩萨说:‘你不是五百世不来护我的法吗?’菩萨回答说:‘你生起一念贡高我慢之心,我五百世不护你的法,但是你又发起一念惭愧心,能灭除五百世贡高我慢的罪业,所以我再来护你的法。’于是妙禅师更加精进用功,成为一位很有名的禅师。

我们从这一段故事就能了解,发起一念惭愧心,竟然能灭去五百世贡高我慢的罪业,如果发起一念正念觉悟的心,诵持八大人觉的道理,当然也能消灭很多的罪业。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正念固然能灭除很多的罪业,而我们无始劫以来所积聚的罪业,是无量无边的,必须要在昼夜二六时中,没有间断的诵念,而受持这八项事理,念念不忘,才能灭除无量无边的罪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