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14)

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应该互相勉励,向著这一条道路往前走,只要能够不断的精进努力,一定能做到自利利他,事业功德圆满的。这个法门再作个简单的介绍:生死炽燃的苦恼是无量无边的。因此,菩萨发起大慈悲心愿,慈济

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应该互相勉励,向著这一条道路往前走,只要能够不断的精进努力,一定能做到自利利他,事业功德圆满的。这个法门再作个简单的介绍:生死炽燃的苦恼是无量无边的。因此,菩萨发起大慈悲心愿,慈济一切,代众生受无量痛苦,使一切众生得到诸佛究竟的大涅槃寂静之乐。这就是所谓的‘大心普济觉’的道理。到这里,本经的正宗分经文全部介绍完了。下面是结叹的经文,也是三分科式的流通分。在结叹经文中,首先说明自利,而后说明利他,最后是说明诵念本经所得到的殊胜利益。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

上面所说的八项事理,是本经的总纲,不是普通三界内的天人,或者是二乘人所能觉悟得彻底的。这些道理,乃是十方三世诸佛自觉化他,觉行圆满的道理,也是诸大菩萨自行化他的德业妙行,并且也是发心行菩萨道,自利利他的道理。这八种道理,也是成就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的妙法门。如果我们能依照这些道理去修行,就能从凡夫的生死地,趣向于佛的境界。

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自利成就功德。

‘精’,纯一不杂叫精;‘进’,勤而不退叫进。‘法身’就是一切功德圆满,离一切障碍,而积聚恒河沙数的殊胜功德法。法身也是理体的一种代名词。‘涅槃’是寂静安稳自在的意思。涅槃有四种:

第一、自性清净涅槃:自性是众生的真如本性,本性是清净不染的。众生虽然被烦恼盖覆,但是,本性并没有被烦恼所染污,它仍旧是清净不染,不生不灭的理体,所以称为自性清净涅槃。这也是每一位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

第二、有余依涅槃:我们这个有漏的身体,就是生命的依靠;身体的存在叫做‘有余依’。比如当时佛在世的时候,有弟子们已经证到圣果,但是他们的身体还存在于世间,所以称为‘有余依涅槃’。如果把身体也舍掉,连微细的痛苦也没有,证得永寂涅槃。

第三、无余依涅槃:没有所依的身体,叫做‘无余依’。修行人,内心得到解脱,同时也舍弃有漏的色身,入到空寂的境界,叫做‘无余依涅槃’。

第四、无住处涅槃:无住处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这是大乘圣人独有的,小乘圣人所知障没有破,不了解生死和涅槃,本来没有差别的道理。所以只求了生死,而贪得涅槃之乐。但是大乘人烦恼障、所知障已经断尽,证到了实相般若,来去自如,不住生死,而且也不住涅槃,所以称为‘无住处涅槃’。

众生只有前面的第一种,小乘极果的圣人有前面的三种,唯有大乘圣人,破除了无明,证得了法身,才具足四种涅槃。

‘涅槃岸’的‘岸’,是一种譬喻,依佛法来说,众生在凡夫地受生死轮回,中间有烦恼的障碍,才不能了脱生死,而成就佛的果位。所以就将众生的‘凡夫地’譬喻做此岸,‘烦恼’比喻做中流,佛的‘涅槃地’,譬喻做彼岸。涅槃的境界,是我们学佛的人,共同想要求得的,我们时常听经、念佛、拜佛,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假若我们也能依照前面所说的慈悲和智慧的行门,努力精进修学,一定能到涅槃彼岸。

‘精进行道’:是说菩萨觉悟前面所说的八项事理以后,不论任何时间,一心一意的勇猛精进,脚踏实地的依教奉行,永离生死罪恶的痛苦,得到寂静自在的大乐。

‘慈悲修慧’:是说菩萨要想成佛,必须先修般若。像本经前面所说,一切道理都是用甚深般若智慧去观察,才能彻底觉悟。所以本经前面有‘惟慧是业’的语句。但是菩萨修慧是自利,同时还要发大慈悲心,教化度脱一切众生,而成就‘般若德’。

‘乘法身船’:法身是理体,遍一切处,没有形相、音声可得。为什么称为船呢?这是说菩萨自利利他,普度无量众生,万行具足,福慧无缺,证得法身理体,就比喻作法身船,也就是菩萨所成就的‘法身德’。

其实,慈悲和智慧的法门,是菩萨教化众生,与乐拔苦的最方便,是不可缺少的德行。假若没有慈悲心,就不能叫做菩萨。但是有慈悲没有智慧的话,就不能辨别邪正、是非;也不了解众生千差万别的根性,因此不能对症下药,治好众生种种病痛;甚至于自利,也不可能做到圆满。菩萨修智慧,他的宗旨就在如何从有漏的闻、思、修三慧,不断的努力精进,以求取真实无漏的智慧现前,而能成就法身德。修学智慧和慈悲,也就是菩萨悲智双运的表现,才能功德圆满,乘法身船到涅槃岸。以上经文是自觉功德的科文。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