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成佛 第十二天(2)

一位开悟祖师说,行六度波罗密,行善布施作功德不要着相,你若着相布施就没有功德可言。你要做到「三轮体空」才能让你的福报 满虚空。所以,开悟圣僧教我们如何布施,达到见性解脱。他说: 「布施莫着相,着相则无

一位开悟祖师说,行六度波罗密,行善布施作功德不要着相,你若着相布施就没有功德可言。你要做到「三轮体空」才能让你的福报 满虚空。所以,开悟圣僧教我们如何布施,达到见性解脱。他说:

「布施莫着相,着相则无功,

能作三空想,福德 虚空。」

这位开悟圣僧教我们如何做功德布施喜舍,他说布施千万不要着相,着相就有病,一切病皆由着相而来,你不去执着就没事,做功德不着相才能解脱。你若着相当下就无功德可言。有一个人布施着相,留恋又执着,结果后遗症层出不穷,所以不要着相执着。他说「若能作为三空想」什么是三空想?就是布施要「三轮体空」的意思,即「布施者、受布施者及布施之物」这三者,当下是空性的。能布施的我,是空性,我布施的对象,也和我一样五蕴四大皆空、幻化无常。被布施的东西,金、银、钻石、玛瑙,包含名誉、地位,全部都是空幻不实之物,是空性的。他说:能作三空想,福德 虚空。

我们就是无法达到三轮体空,布施的我、布施之物、布施的对象三轮不能体空,因而留恋、罣碍、执着,当然就沉沦,无法出世解脱啊!因此布施后悔了、布施痛苦、布施后又留恋,就生出病来。严重的又来要回去,有这种事吗?有的,以前有一位在家居士,很高兴的布施五万元要建寺做功德,后来有人怂恿她,说一些五四三的话︵风凉话︶,她听了之后就起疑心,将布施之五万元又要回去。此人布施没有智慧,心中没有主见,这种情况大有人在。如果是一个入道的人,听这位开悟圣僧的开示,真正与法相应的话,哪里会将五万元又要回去呢?所以开悟圣僧说这些话,对于在家居士和出家人、有心修道的人,是莫大的鼓励,建立正知正见,他说「布施莫着相,着相则无功,能作三空想,福德 虚空。」我们就是要听这些话。既然如此,布施怎可着相,布施若着相、留恋并非全无功德,有,但只是人天果报而已。你若想出离三界,要解脱,那么布施不可着相,要「三空想」,这样才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布施着相绝对无法出世解脱,最多只能得到人天果报而已。

我讲一个公案给诸位听,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女性常布施喜舍,她的相貌非常庄严,在当时是很受人欢迎、尊敬,我相信,这是她多生累劫修来的。这时候佛陀在人间讲经说法,当佛陀离开世间后,这位女性就发心要建一个道场,奉献给出家师父讲经说法,作为弘法的道场,这是她的心愿。她的力量有限,但她动这个念头以后,便召集她三十二位的女性好友,连她一共三十三位一起发心布施建寺,聚沙成塔众志成城,因此成就了一间富丽堂皇的佛寺,然后作一个很庄严的仪式,邀请会讲经说法的出家师父,来寺里讲经说法,再将这间寺布施出来,功德做到了吗?做到了。你看,建寺请法师讲经说法,度多少众生呢?不说别的,如本也是烦烦恼恼、苦苦恼恼的凡夫僧而已,在全国讲经说法,朝野上下、多少人民百姓、文武百官在听经闻法,多不多?很多喔!不可思议呀!士农工商来学佛的人非常的多。所谓:一切布施当中法的供养、法的布施最为第一。在【维摩诘经】以及其他经典处处提及,讲经说法能利益人天,使其在迷中觉悟,在生死此岸度过彼岸证成涅槃。在黑暗当中得到光明,在烦恼当中得菩提,可以出离三界,那么讲经说法重不重要?非常重要。因此,庄严又贤慧的这位女性发起了建寺,寺建好后请出家师父来讲经说法,功德让她作到了,让她种下了善因。但是人总是会百岁命终,这位女性朋友百岁命终后,承蒙生前发起建寺的功德,让出家人讲经说法,因此命终后往生到第二层天,当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阿弥陀经】里称为「释提桓因」。所以玉皇大帝的前身,就是这位很庄严、贤慧,很有福德的女性。

凡事有因果,这是庄严的因果、人天的福报,所以我们在此对这位女性朋友非常赞叹,她后来感召当玉皇大帝,所以玉皇大帝的前身就是这位女性朋友。这第二层天叫做忉利天,忉利天又称为三十三天,为何叫三十三天?佛教说三界有二十八层天,纵的有二十八天,横的第二天又称为三十三天。忉利天正好在须弥山最顶端的地方,东边有八天、西边有八天、南边有八天、北边有八天,四八三十二再加中间一天刚好是三十三天。这位女性朋友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前身,命终后感召统领三十三天,其他三十二天都属于玉皇大帝管辖。因为论功德、论福报,玉皇大帝的福报比旁边的三十二天的天主福报还大,因为她是发起人,旁边是随喜赞助的,故感召当三十二天的天主,这三十二天都归属这位女性朋友,也就是玉皇大帝所管辖,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所以我们支持建寺,让法师来讲经说法度化无量众生,所有的福报当中这种功德最为第一。千经万论中释迦佛陀提到,法的供养是为第一,经云: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所以我们修道布施是好事,与人结善缘也等于为自己成就佛道铺路。所以佛门有一句话:「未成佛道先结人缘」道理在此。希望大家在布施的时候,千万不要执着、不要着相,着相确实会出问题,不是无功德,有,问题是只得人天的果报而已,人天果报无法出离三界叫做「暴殄天物」,布施本是好事、是功德。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假设布施一丈,功德就有一丈,以一丈的功德来说,你将它执着、罣碍,而且事后后悔、舍不得,功德就会缩短剩下一尺。你越想越烦,哇!一尺变八寸,想到后来想将布施的钱财要回去,哇!功德就剩一寸、一公分。所以布施不要着相不要执着,原因在此。他才说「着相则无功」所以千万要听佛陀的话就对了。我们布施要「三轮体空」,因为我们布施的当下,要了解「布施的我」是空性的,被我「布施的对象」也是空性的,「布施之物」也是空性的,这三者都是空无自性,叫做「三轮体空」。总之,修道如果了解诸法空性,就不会留恋、执着于空幻泡影的东西,那么此人见空性、破执着,心地当下就解脱出世了。心地解脱以后,当下就 满虚空啊!

要多布施,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就是物质界的喜舍,例如:我布施金银宝物、三餐或是车辆,或是看得见有形相的物品,包括布施房地等,都叫做财施。还有一种叫做无畏施,就是众生在紧张、惶恐时,我们安慰他、勉励他,尤其当众生内心脆弱、低潮时很需要关怀,我们对他付出爱心、给他信心让他振作起来,远离恐怖,不再惊慌,这就叫做无畏施。第三叫做法施,法施者就是真理的布施,道理的布施,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布施,也就是讲经说法的布施,讲经说法的布施,是所有的布施当中最为第一。当然三种布施都很重要,但比较起来法的布施最为第一。你的布施纵然让众生三餐温饱,免去物质的缺乏,但你无法解救众生的生死。众生仍免不了有生死轮回,其内心依然充满黑暗、痛苦,无真理的滋润故。如此诸位了解吗?所以布施分为治本和治标,物质界的布施,叫做治标,法的布施叫做治本,软体若建设好硬体就比较没有问题。譬如我教你生财之道,教你如何修忍辱,教你如何解脱,如何修福报、修智慧,你学会了方法以后,自然不用接受人家布施,你能自力更生,最后福报智慧圆满。为何你能福报智慧圆满?因为你有法啊!知道方法、得到修行的法门,起而修行!到最后福慧圆满。如此美好的果实从那里而来?听人讲经说法来的,所以叫做治本。只要你掌握根本,其他都是枝末。所以修道处处不能「忘本」,「本」是了解法是所有供养中最为第一。如本了解这深深的意义以后,我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永远做如来忠实的弟子,做为弘法布教的法师,因为法很重要。过去我还未学佛时,也是听法师讲经说法,然后肯定佛法、了解佛法的本来面目,清楚学佛的动机何在,然后才学佛,受三皈依五戒、菩萨戒,而后出家修行,所以我非常感谢过去法师弘法布教的辛劳、贡献,在此抱着十二万分的感恩,感恩过去我在家时,那些讲经法师的慈悲布教,成就了如本出家修行讲经说法度化众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