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成佛 第二十五天(3)

此时,这位比丘就非常忏悔说:「哎呀,我这同参道友可贵,是我很好的同参道友,是我的善知识,我不能了解他对戒深深的认知。」此时这位道友有忏悔之心,让佛陀一点化之后,也证成初果阿罗汉。所以佛陀才说:「若佛

此时,这位比丘就非常忏悔说:「哎呀,我这同参道友可贵,是我很好的同参道友,是我的善知识,我不能了解他对戒深深的认知。」此时这位道友有忏悔之心,让佛陀一点化之后,也证成初果阿罗汉。所以佛陀才说:「若佛子不能持戒,离我八万四千里,如果能持戒,在我左右。」这话说明一位修道人,如果了解「戒」没有黑红青白,就是「心戒」,不论是戒内戒外,戒总是心地之戒,他每天能持戒如同在我身边左右,每天见到我,见我的法身。没有持戒不了解持戒的人,虽然在我的左右,在我四周围却如同离我八万四千里远。

同样的道理,【金刚经】所讲的这四句偈,就说出了我们要「破相显性」不可看到外面的表相而已,要看到如来无形无相的法身才对喔!因为如来的法身不是用色可见的,用音声可以求的,要见那见不到的,听那听不到的,那个无形无相而又存在的法身才对。他才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其实我们的法身是「无相无不相」,也可以说是「无相无无相」。因为无相的法身虽然看不见、摸不到、抓不着,不能说它几两重,也不能说它黑红青白、或是四方形、椭圆的,全都无法让你摸得到、看得到,但是又能存在。所以佛的法身是无相,无相无无相,能显无量相度众生。所以证到初地以上的菩萨自然能百界现身,就是已证成初地菩萨,达到无生法忍见到法身了,你可以将一个身体变现成一百个身体,到一百个世界,同时成佛,这叫做「权巧佛」。法身大士就可以示现成佛的模样,叫做权巧的佛,不是实教的佛,变现一百个身体去一百个世界同时成佛,度化一百个世界不相同的人民百姓,能让那些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来修行成佛,初地就有这样的能力了,叫做「百界现身」。那么二地呢?叫做「千界化身」,也就是你证成二地菩萨以后,能将一个身体变现一千个身体,去一千个世界同时成佛,为那些人民百姓,讲不同的语言,因为那里风俗不同对治那里的风俗,让那些人善根流露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行成佛。

如果是三地菩萨呢?叫做「万界化身」,将一个身体变现一万个身体,到一万个世界同时示现成佛,度化那些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行成佛。以此类推到佛的时候,叫做「无量百千万亿化身」,要加上「无量」,无量百千万亿化身喔!看到无量就数不尽了,化现到十方世界去度化无量众生,现在人说我分身乏术,我一个身体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单位、那么多地方去度众生,我觉得有此遗憾。你成就佛道以后就没有这个遗憾了,叫做「无量百千万亿化身」去无量世界,度化无量众生,让那些无量众生来成佛。所以成佛的好处无量无边啊!广说不尽。

总之,我们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佛祖的身体是「无相无无相」的。譬如观世音菩萨好了,他可以一个身体变现无量百千万化身,要度国王就示现国王身来度国王,他是宰相、文武百官,他就示现这种身分去度他,他是行政院长、立法院长、司法院长、立法委员,他就示现这种身分去度化他们,让他们善根大展流露,发菩提心成就无上菩提,这才是佛陀伟大的一面。所以在修道当中,好好用功修道,以后要成就如来果位度众生,这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说不定佛祖在你身边或是菩萨在你身边,有时示现逆境给你,有时示现顺境给你,佛示现在你身边,他也不会告诉你说他是佛或是菩萨,如果会告诉你,他是佛或菩萨者,那是魔的示现。所以说不定在你身边那一尊,就是观世音菩萨示现的,或是佛菩萨来示现的。因为你没有五眼没有佛眼、法眼、慧眼、天眼,不知他的身分来历,有时候擦身而过,岂不是太遗憾了呢?所以佛祖也常讲一句话:「你不要轻视一个初发心的人,你应该将初发心的人当作一切智人。」道理在此。

因为初发心的人有时候他是示现的,不一定他就是初发心的人,可能是过来人或多生累?有修行的人来的。因为你起了贡高我慢之心轻视他,因而丧失了你亲近他的机会了,论遗憾嘛!没有比这样更遗憾的了。如果你是低声下气的、不耻下问的人,你是谦虚的人,这种人比较容易得到贵人。譬如说,你会又好象不会,半桶水,世间人叫做半桶醋,不会;假装会,很会?动。这种人要遇到善知识很困难,到目前为止,我不会的一定请教诸山长老,请教比我能力好的。当然诸山长老很多,年纪比较大一点,不一定就都很行啦,但是我们也是低声下气来请教,我们会也要谦虚一点,大智若愚,稻穗越饱满越低头啊!不耻下问这种人比较容易遇到善知识,比较容易遇到贵人、明师、佛菩萨。

所以有时因为你的我慢、半瓶醋、半桶师仔(台语),很爱?动的人藐视一切,在不会谦虚的情形之下,使得他无法亲近善知识。所以释迦佛祖才说了那些话「我们要尊重初发心的人,如同一切智人。」一切智人就是「佛」的意思。释迦佛祖说【法华经】、讲【楞严经】时,也有很多菩萨来捧场,现在的人叫做「捧场」,佛教称为「庄严道场」,也有很多佛祖来为他随喜做影响众,所以佛祖成佛以后他不会我慢、不会贡高,他替你随喜很低声下气,很了解你的心情,知道你讲经说法没有听众,他来做影响众,帮忙你捧你的场。你看人家成佛越高境界的人那么低声下气,回想自己半瓶醋的人,在那里没有定性不住晃动的人,我们反省之下,感觉很惭愧,惭愧是比较斯文好听,应是羞愧才对。若不知羞愧半瓶醋、半桶水硬撑的人,世间人说「缺角了、缺角了」没救了,北京语称为「完蛋了」。

所以修道过程中,低声下气点比较能遇到善知识,也受人欢迎。越成就的人越有德行的人,他绝对是平易近人、很尊重他人、很了解人性,在你身边不会给你压力,在你身边绝对让你有安全感,他不会因为自己已经会了就气势凌人,不会让人觉得一股气势的压力,让你觉得很难过。如此,即使有善知识,你也无法尊敬得来。所以修道学谦虚一点,绝对对自己有好处,才会增长德行。所以有一句话说「道高龙虎服、德重鬼神钦」越有道的人连老虎都服你,有德行的人连鬼神都钦佩你。有道德的人走在暗路上时,连鬼神都敬佩你,都要喊「立正」向你行注目礼、向你敬礼、尊敬你、向你?躬。若是没有德行之人,一些学术界的人自以为读了几本书就贡高我慢,他就是没有德行,走过暗路时不被鬼神捉弄就万幸了。

所以「有道」还要兼「有德」,有道无德不行,你道理全部通达了,但没有德行,心无慈悲心,你这种人看在别人眼里是贡高我慢。所以有道要兼有德,有德要兼有道。有些人很有德对人很好,但是没有道,那也不行。所以,道、德要两面兼,这样才是圆满的圣人。所以在修道过程中要记得谦虚一点,六祖惠能大师也说:「见性就是功、对人谦虚就是德。」所以见性之人,开悟证果之人,他绝对相当有德行。所以期望大家要有道兼有德,有德兼有道,这样才是完美的圣者,也是修道人的诉求。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