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正澄)(9)

唐开元初年,慧日三藏从印度游学归来,目睹禅家之徒贬低净土教,视净土法门为愚夫愚妇修行之法,深感痛惜。他主张教净一致、禅净一致、戒净双修。此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承远、法照、飞锡等承继其说,以念佛三

  唐开元初年,慧日三藏从印度游学归来,目睹禅家之徒贬低净土教,视净土法门为愚夫愚妇修行之法,深感痛惜。他主张教净一致、禅净一致、戒净双修。此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承远、法照、飞锡等承继其说,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之禅门,痛斥禅门狂徒之空腹高心。禅宗之士亦有许多共鸣其说,如五祖门下的宣什倡南山念佛门成禅宗之一派;六祖门下的南阳慧忠,倡行解兼修,响应禅教一致。至后周法眼嫡孙永明延寿大师,更明空有相成之理,大力提倡禅净双修,兴起一种有别于祖师禅的禅风。他作有著名的“四料简”高推净土法门。宋代僧俗禅净双修之风,受永明大师的影响甚巨。宋时的天台宗下,亦出了许多信奉净土及注解净土经典者,其中,四明知礼的《观经疏妙宗钞》最为著名,其约心观佛说是一种台净融合论。律宗方面,著名的有灵芝元照律师挟南山律同时弘扬净土,为观经等作疏。元代以后,禅净双修之风越发风行,中峰明本、天如维则等,皆心归安养,天台诸师亦皆赞演净土法门。

  明代佛教承宋元以来禅净双修之余风,净土教寓于天台与禅宗之中,为僧俗的实际信仰而广泛流传。天台门下,明初有遽庵大佑,精天台、贤首教义,著《阿弥陀经略解》一卷、《净土指归集》二卷 , 倡导净土之法。妙叶,著《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二卷,论唯心净土、本性弥陀玄义,指斥狂禅谬见,摄禅归净。一元宗本,撰《归元直指集》二卷,力说净土要旨,劝人戒杀放生,又作西方净土诗百首劝人念佛往生。禅宗门下,受禅净双修、禅净同归思潮的影响,不少人兼修净土。杨歧门下空谷景隆,平生以净业劝人,有净土诗一百零八首。古音净琴,著《醍醐集》三卷、作念佛警策偈,劝人行住坐卧念佛。曹洞门下,大方如迁,于大慈寿寺开净土不二法门,宣扬净土,远近多浴其化。大方祖通,常示人念佛往生之法。博山元来,倡导禅净不二论,以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为净土指归。鼓山元贤,有《净慈要语》二卷,说念佛放生。不仅出家众发愿修持净土,在家居士亦掀起禅净合流的热潮,皆奉持戒念佛之说,著名者有姚广孝、严敏卿、顾清甫、袁宏道三兄弟等等。

  进入清代,禅宗、天台、华严等宗派的对立气势早已完全消失,互相混融会通,只在名义上保持着宗派的独立和传承。莲池大师、藕益大师等的融汇各宗会归净土的主张影响很大,连雍正皇帝( 1723 — 1735 在位)也成了倡导净土法门者。 [79] 在僧界,截流、省庵、彻悟及清末的印光等大师对净土的发扬都有重要贡献。居士方面,研究佛学者甚多,几乎快成为佛学在居士而不在僧侣的局面。彭际清、宋文森、毕奇、周梦颜、罗有高、汪缙等人,对净土教的弘扬都是非常有成绩的。清末明初,一批仁人志士欲挽救国家危亡,纷纷到佛学中寻求精神武器,激励斗志,培养勇猛无畏的精神,其中许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人,也都倾心净土。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政治上倡言社会改革,主张经世致用,在精神上信仰净土法门。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先师杨文会,自称是

  教宗贤首,行在弥陀。 [80]

  居士方面,梅光羲、谢无量、欧阳渐、范古农等有名人士都归于净土。佛门它宗的耆德如:敬安法师、谛闲法师、弘一律师、虚云禅师、圆瑛法师等无不归信净土法门。

  上述可知,从古至今各宗派著名的高僧、大德,在自身的修学和弘法过程中,通过比较,最终几乎无不对净土教表现出极大兴趣或以之为自己的行持方法。这正如印光大师所云:

  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遵此法。 [81]

  这不能不说是净土教实在是有着自身的特殊和绝胜之处。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对净土教的弘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引了大部分人的信仰方向。它也必然会极大地影响现代社会的佛教信众,必然会指导他们的修持实践,对他们的信仰归宿产生重要的现实引导意义。

  (三)普洽现代社会之时机 从佛教经典的悬记,由现代社会的特质以及末法众生之根性等综合因素来判断,净土教将仍会在现代乃至未来社会于佛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佛陀在经典中悬记佛教的法运,突显了净土教的作用。《像法决疑经》、《大集月藏经》、《摩诃摩耶经》、《大乘三聚忏悔经》、《大悲经》等诸大乘经典将佛教的法运分为三期,即正法、像法与末法。每一期法运各具特点。《念佛镜》中说:

   《像法决疑经》云:正法五百年,持戒得坚固;像法一千年,坐禅得坚固;
  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 [82]

  藕益大师说:

  经云:末法之中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者,唯依念佛而得度, [83]

  等等。佛陀的这些悬记,无异于长夜之烛炬,灼破昏暗,给予众生真实善巧的利益,也为净土教的勃兴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在我国率先受末法思想启示而专门倡导净土法门的是昙鸾大师,他将佛陀的教法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从时教相应的角度,力主今时应舍圣道门(靠自力断惑证真),专归净土(靠他力带业往生),道绰、善导大师承继了这一思想。道绰及其弟子善导大师是我国净土教史是“他力本愿”说的集大成者。昙鸾、道绰、善导大师认为净土法门是为末法常没众生所特设的方便法门,是横超三界圆成佛果的易行道,常没众生舍此法门便难以出离生死险道。这种思想,后来成为净土教的主流思想。尔后,宋、明、元、清等历代净土教大德,如永明大师、莲池大师、藕益大师、彻悟大师、印光大师等,均仰承这种末法思想和判教方法,倡导净土法门,颇得风起云涌之效应。当今佛教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大,净土教的主流迹相亦日渐明显,从中国大陆、港台,新加坡乃至欧美诸国家,净土教念佛团体星罗密布,阿弥陀佛名号声震全球,如甘露滋润现代众生枯涸的心灵,诸多净土教行人临终往生的瑞相,这些情形都足可证明净土教在末法中济度众生的特效乃是真实不虚。

  现代社会的特质与净土教的简易直捷的特点相契合,显示出了净土教善巧的时代性与现代性。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主干是科学技术、信息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引发在力量在日新月异地改造着自然,一个高科技的世界、人造的自然显现在现代人面前,信息社会的比特,知识越来越多,迫使现代人必须加速地掌握各种现代的知识技能,用以适应或参预改造外部世界。 数以亿计的电脑、电视、电话,形成的一个无形的网络世界,将地球连成一体,成为地球村。世界各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传媒迅速地传遍全球,现代经济的运作(金融、外贸、跨国公司、自动化等)亦由资讯网络来辅助完成。现代人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均别无选择地生活在席卷天地的信息浪潮之中,而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大潮又模铸或强化了现代人效率与务实的思维方式,其价值评判标准更倾向于现世的成败苦乐,财富与事功为现代人所宝重。加之人口增多,资源匮乏,又令现代人的生存竞争日渐加剧。切实而论,佛法在现代社会的弘扬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又同时产生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具有佛缘善根的现代人,发心修学佛法,面临着无从下手之迷茫。古人那种纯朴宁静的心境对于被诸多信息包抄的现代人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梦。所以,在当代要修学佛法并成就了生脱死,对佛法修行法门的选择,是现代人不能不有所考量的。古老的佛教也因此应有一种现代性转化,净土教的特质正内蕴着这种现代性转化的契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