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净土与药师净土之比较(法清)

弥陀净土与药师净土之比较 法清 闽南佛学 人生在世最难解决的问题,莫过于“生”与“死”。是以释迦弃王位为沙门,其旨在探究“生死”之谜。他历尽魔难,几度霜寒,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觉

弥陀净土药师净土之比较
法清
闽南佛学

  人生在世最难解决的问题,莫过于“生”与“死”。是以释迦弃王位为沙门,其旨在探究“生死”之谜。他历尽魔难,几度霜寒,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从此解除众生之惑,为我等开设透视生死之法,故称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释迦世尊为了解决众生的生死问题,从如如不二的妙体中,开显出东方药师净土,西方弥陀净土二大方便法门。东方是太阳升起之位,如太虚大师说:“盖东方位四方之首,居四季之春,生长万物。西方是太阳下山之处,是“四季之秋,万象萧条。”这东西方净土都是与太阳有着直接的联系。提到太阳,人们就会想起光明,因为太阳所代表的就是光明。而光明又是人类所渴望所希求的。古印度在释迦时代崇拜太阳的风气几乎普及全民。光明不止是印度人在崇拜,五浊恶世坎坷的人生道上是没有人不渴望光明的。然而佛陀广说四十九年大法,皆是因众生的需要而开演,这就所谓的“契理契机”。都是要契合众生的根机。观察有情的痴病渊源,对症下药,使患者得以解除苦痛。佛陀为了解决有情对于“生”的迷茫而开设东方药师净土,为了解除对于“死”的忧患开设了西方弥陀净土。东方是生长万物,所以把延年益寿之事付与药师,西方“万.象萧条”所以把救死度亡之事赖于弥陀。药师与弥陀都是释迦佛的全体所起的大用,虽然有消灾与度亡的区别,但在摄用归体, “咸不外乎无为而无所不为之释迦佛”。 (见《太虚大师全集》)
  这二法门传入中国很快就受到人民的欢迎,不过有所侧重。从东晋开始就有“家家弥陀,户户观音”,“诸经所赞,尽在弥陀”之说。弥陀的往生思想一时于中国犹如明珠璀璨,直到今天仍是光彩夺目。与此相对的药师法门入东土后,和弥陀相比一直是淡然失色。太虚大师说::“中国人有不知释迦与药师之名者,而弥陀则人人皆知。’中国在唐宋以后的佛教,基本上都是偏于度亡救灵。大力提倡死后的安乐世界,这可说是与中国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们由于长期的被封建统治者压迫,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欢乐,故此寄托死后美景的无限追求。回顾前说,佛教的法门是根据众生的需要而设立的。所以在那种混乱,黑暗的社会也就产生弥陀信仰。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在当今是国家强盛,科技文化发达,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过着安乐的生活。在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无疑的应该是“药师法门”。因为人的生活水准一旦提高,他就希望能够得到永生。如秦始皇,未得天下时想得天下,得天下后就欲求长生不死。只有不死才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人间所谓的“欢尔”。故此我们今天应当大声倡言:“药师净土在人间佛教中是永垂不朽。”这也就是我要写这篇比较的目的。所谓比较就是要强调二者的本义皆是释迦方便施教,从本体上说无二无别,依现象看妙用不同。在此笔者认为在苦难的社会,弥陀为主,药师为附(如过去的封建社会),在于今天的社会现状应以药师为主,弥陀为附。如此一来方能证实“佛法是救世之光"。药师与弥陀他们是何方之神圣,他俩是如何成立庄严国土,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意义谁为殊胜,现将分别于下加以比较说明。
  一、二方净土的建立
  释迦牟尼佛在三藏十二分教中所说的净土许许多多,但只是对于东西方净土及弥勒净土有专经介绍。西方净土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弥陀经》等等。而东方药师净土则唯有《药师经》。这些经都是在介绍佛于因地所发的誓愿和他所成就的正报及依报庄严。现在我们且先看.看药师佛是如何成立他的琉璃世界。
  释迦世尊于《药师经》里告诉文殊菩萨说:从印度向东方算起经过了十恒河沙这么多的佛净土后,有一个世界名叫净琉璃。在那国土主持佛法的佛号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位世尊在他还做凡夫时行菩萨道,发十二种殊胜大愿,要使一切众生有求必得,获大安乐。在这部经中我们就可知道,药师佛所建立的琉璃净土是依他在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而成就。但此经中所遗憾的是没有交代药师佛于因地时是从何佛发愿,未发愿时又是何人。这一点上就不及弥陀净土交代的清楚。在《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佛告诉阿难说:在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数劫,有佛出世名字叫做世间自在王如来……这位佛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有一次与诸天有情说法。参加此法会的有一个大国王名叫世饶王。听佛说法欢喜踊跃,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抛弃国王和一切荣华富贵,跟随世间自在王如来出家,名号为“法藏”。法藏出家后勇猛精进,广行菩萨道,于佛前发起无上大愿(即四十八愿),“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从上就不难看出药师净土与弥陀净土的建立都是在因地时行菩萨道,依佛所发誓弘誓愿而成就的。药师发十二大愿,弥陀发四十八愿,若从这数字来说,似乎弥陀的愿力胜彼药师。而其不然,诸佛之愿力是平等平等。愿是凡夫趋证佛果的动力。若无愿便什么也不得成,所以修学菩萨首先必须立定志愿,然后从愿起修,依修得证。
  诸佛愿力,从圣谛说,是平等无有高下,但依世俗谛讲,则有妙用差别。如弥陀四十八愿就偏于济死,这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净土安乐集》说:‘日出处名生,没处名死。藉于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是故法藏菩萨愿成佛在西,悲接众生。”药师的十二大愿则趋向于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穿衣吃饭”。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四十八愿与十二大愿各抄几条出来做为比较,
  药师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弥陀第十八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药师第七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弥陀第十九与二十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命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药师的大愿是通过他的智力开展,丰富了人民资生物质充足不缺,使一切人没有众病的迫切苦,倘若有病也不会贫病交加,而是眷属资具,医药具足,有疗养,有休息,众病自然消除。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