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光佛学院净土课程现况及省思--旁及福严及慈光禅学院 ※ 作者: 性仪法师 - 圆光佛学院 壹、溯源以正本—净土思想的源流及现况 一闻净土,就不期然地会和弥陀经与念佛串连,一提到现况,又必然地会发现现今台湾佛教呈显著多元化的思想与修持法,兼容并存地传扬著藏传佛教、南传禅法和汉传的禅宗与净土,又兼带著戒律与人间佛教的实践,而这些思想的烙印与呈现,都其来有自,以实际而言,这关系著三方面: 一、所承继的思想 二、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背景。 三、现今社会人心的状况。 远因者,受历代佛教各宗思想发展的盛衰及人才多寡而影响,乃至承继了民初大陆佛教的思想;近因者,受近四十年来思想、人才及社会的状况及走向而决定了净土与禅等各宗思想的盛衰与弘扬方式。以上三方面实是相辅相成的,佛法不外是要面对众生、解决众生的烦恼问题,所以势必无法离世而独存,必随著世间的时、地、人等因缘而呈显不同面貌。因此正本溯源只为抉择如何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 如果就净土的本源思想探讨,可知净土是大乘佛法的精华,诸大乘经论都说明十方世界有无量恒沙诸佛,各于其佛国净土教化众生,因此强调众生心净则国土净。只因关于弥陀佛的经典最多,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常在经论中提到,可证明弥陀净土自古以来就被选为诸佛净土的代表。净土思想主要所依三经为:释迦佛于耆阇崛山所说之《无量寿经》、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祇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从印度以来,弥陀净土就特别盛行。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坚慧之《究竟一乘宝性论》,世亲之《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等皆表明有愿生净土之意向等等。 净土经典最早传译到中国的是于西元一七九年译出的《般舟三昧经》,庐山慧远大师依此经之专念法行持,得见阿弥陀佛,又结莲社念佛而开展中国修持弥陀净土法门的先峰,中国净土宗的主流到此成立。净土念佛思想历代不衰,直到民初大陆佛教继续发展有两大主流就是禅宗与净土,除杨仁山居士之大力提倡念佛,印光大师主张净土法门为佛出世之本怀,致力社会救济事业,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之风外,在民初四大师中,印光大师及弘一大师都是修持净土念佛法门,虚云和尚是禅门成就者。 政府迁台后,净土得在台延续发展。承接著大陆佛教而发展的台湾佛教虽然已偏重发扬人间佛教,但仍可见禅法与净土修持的盛行,以净土而言,近四十年许多法师、居士都专弘净土法门颇具显著成效。有的以儒学为先,强调敦伦尽分,有的完全以《弥陀经》为主,强调一心不乱、持名念佛,有的著重《无量寿经》为主,强调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并提倡净业三福,有的以教宗般若,有的阐扬唯识思想,有的发扬戒律,但都行在净土,虽所重不同,但目标皆一致,就是:以念佛为行门,积聚福慧,清净三业,求生净土。对于念佛法门的倡导功不可没,也都是教界的一股清流。 然而若依净土所依的主要三经一论所说,如何求生净土呢?以义理引导行持,以呈显探讨义理之根本思想与行门修持实乃不可偏废。在现今安定的环境中,净土法门的弘扬,可再加强净土义理的深观及辅行。 贰、佛学院兴办的历史背景及使命 除了寺院及各种修学团体,另一种佛学义解及行持的僧团就是佛学院,佛学院的兴办也有其因缘,在民初时期办学乃为了避免被政府征收庙产兴学,因此连合各寺院共同办佛学院以维护寺产并提高学佛青年(僧俗皆有)的佛学素养,民国之后至对日抗战时期各寺办佛学院则为培育僧才为主,大陆内乱,僧青年纷纷迁台,三十七年中坜圆光寺办了台湾佛学院则以安住大陆僧青年并讲学为主,虽只半年即结束,然依据文献所载可知人才济济,对日后台湾佛教的影响还不小。 今圆光佛学院的前身即是台湾佛学院,学院规模较大,办学的理念就是期望透过丛林的出坡作务及生活制度,陶练出能吃苦耐劳、定慧双修,弘宗演教的僧才,因此佛学院的课程安排是深入义解与法门行持并重的,也未偏重于某一宗派的思想,不过唯识、天台、禅与净土是较固定的课程。从整个中国佛教,台弯佛教的发展而论,虽然有其时代文化背景、环境变迁以及人才盛衰等因素,然从解脱道的立场来看,禅观与念佛及了解心意识造作的修持法都是长养定慧力,也是最直接处理人心的不安与躁动以及人性欲望及烦恼的问题,尤其若是社会不安、时局动乱、战乱濒临,解脱心将更切,此外因入门的教理及修持法也都不算难,且修持的目标也算明确,就是求生净土(弥勒或弥陀)或“开悟—明心见性”,所以容易普遍地被用来做为修心、练心的方法,以得现前当下或未来的离苦得乐。 依上所叙述的,今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得以依著深入义解与行持并重的这个理念安排课程,以下将介绍佛学院的净土课程内容及净土经论的主要思想及省思。 参、佛学院的净土课程思想现况 一、学院修学者的特色──年纪较轻、全心投入、团体生活的淬练 圆光佛学院的主体有高中部三班、大学部四班,另有禅修部、律仪班及研究所,于民国七十年创办,原先为三年一招,有初级部及高级部各一班,于七十九年起每年一招。共约有三百位学生,是个大团体。 在佛学院学习佛法的同学基本上有三个特色: (一)、年纪较轻:大约都在二十四至三十五岁间,是属于较年轻的一辈,对于佛法的渴求热切,正值人生的黄金岁月,学习意愿高、学习的成效也较好。 (二)、全心投入:出家僧众为深入义理,全心投入,在家同学也都是全心放下世俗的事业或学业,而来接受专业的佛法薰陶,在佛学义理及法门修持下一番功夫,只因体验佛法的殊胜。 (三)、接受大团体生活的调练,随众作息,去除个人无明习性及坏习惯并养成尊大众、敬上座的无私性格,培养服务大众、培德修福的善性,因人事的磨练而练就开阔的心胸,自我的主观成见及执见容易荡除,也易体会何以佛法就在行住坐卧及人我应对中。 二、学院近十年的净土课程内容分析 (一)、净土课程安排的学部、年级及目标为辅 学院主要的净土课程固定地排在高三、大一及研二,另外有关净土思想的是高三的《八宗纲要》,会概略介绍净土宗,大四的经论导读研究也有净土宗的经论探讨。课程目标如下: 高三:认识西方极乐净土的殊胜及净土法门修持的简易处,发起信心而行持名念佛法。 大一:了解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及认知大乘净土精神,首先即是发菩提心,并修诸功德回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