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的净土思想
义慧 内容提要:净土泛指十方诸佛一切清净刹土,就权巧来说也可指我们内心清净无染的世界。诸佛净土无量无边,而在佛经中大多宣说弥陀净土和兜率净土两种,古往今来求生这两种净土的行人也颇多,尤其是弥陀净土极乐世界。《法华经》作为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总结,在《药王菩萨本事品》与《普贤菩萨劝发品》中揭示了这两种净土的修学。本文从实相念佛说、四种净土说、宿世因缘说论述《法华经》的弥陀净土观,以《弥勒上生经》为参照,简介修学《法华经》往生兜率净土的原由。同时举台宗大德修学《法华经》而生两种净土为证,以示台教行者之信力。并引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和怀感法师所撰《释净土群疑论》对二土优劣比较,提出以生西方净土为最稳妥。这一提示也切实契应了当今众生对弥陀净土的独钟倾向,彰显了佛陀出世演说弥陀净土的本愿,可谓上应诸佛之理、下合众生之机。 关键词:法华经 弥陀净土 兜率净土 作者义慧法师,福建佛学院讲师。 《法华经》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立宗经典,是佛陀一代教化的最高极谈,是整体佛法的大总结,阐述诸法实相之理,道出佛陀出世本怀,因此有“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苦心”之说。《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天台宗将之分为本迹二门:前十四品为迹门,三周说法,开权显实,授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后十四品为本门,开近显远,揭示出释迦牟尼佛早于久远劫前即已成佛。在本门的流通分中,佛陀开示弟子如何于末法受持、读诵、弘扬此经,并说明受持《法华经》的功德利益。其中在《药王菩萨本事品》、《普贤菩萨劝发品》中分别谈到受持本经即可往生弥陀极乐净土与弥勒兜率净土。以下就此及其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弥陀极乐净土 受持、读诵、演说、如法修习《法华经》者,临终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1] 经中所言在如来灭后之末法中,如果有女人遵循佛说,修行《法华》,临终即可往生安乐世界,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围绕住处,莲华化生,得无生法忍,获得眼根清净,并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共同赞叹。换言之,修此《法华经》同样为往生净土之因,与《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等净土专经,无二无别。唐代湛然大师《法华文句记》卷十云:“得闻是经,如说修行,即净土因,不须更指《观经》等也。”[2] 本品特别提到若有“女人”闻是《法华经》并依本经之旨如理修行,命终即可往生安乐世界。实则一切众生闻《法华经》而依之修学皆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所以用“女人”为代表,因为《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谈到药王菩萨因地舍身供佛之事迹,而女人身见特别重,多数爱着已身,并以种种庄严修饰自身,现在借助修习苦行舍身的功德来拔除其身见,破除执着,不生爱染;同时,也诠显了《法华经》平等的成佛观。 上说如法修习《法华经》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原理何在? (一)实相念佛说 修学弥陀法门,其目地与宗旨即是念佛求生西方。念佛的方法古德分为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四种。修学《法华经》可生弥陀净土,基于的正是实相念佛之法。元代怀则大师在《净土境观要门》中云: 问:净土依正,在十万亿剎外,何云唯心净土、本性弥陀?又经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耶!答:此义须约三谛三观说之,其疑方解。[3]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事理不二,性修一如,这种实相理观怀则大师从三谛三观诠释道: 就不失自体,东西宛尔边,何妨在十万亿剎之外,即妙假也;就同一性体,不隔毫厘边,即妙空也。就不一不异,二相亡泯边,即妙中也。亦是一即一切,故不妨远;一切即一,故不妨近;非一非一切,故不远不近。……以即假故,不失自体,不远而远,往生彼土。复由即空故,同一性体故,以佛力故,三昧力故,一念能见故,心在定故,如弹指顷故,不近而近,实不往生。双非二边,非生非不生。[4] 即假,故不远而远,十万亿佛土之外确有依正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念佛确可往生;即空,故不近而近,《观无量寿佛经》则通过“十六观”的观想念佛来得生彼国。即中,非生非不生,双照远近,双寂远近。所以《阿弥陀经》重在事相之远,《观无量寿佛经》偏于理体之近。而众生性具万法,则佛土、佛身皆为我心性之相,今即以此本不思议之现前一念心念佛,则娑婆之西的极乐净土,即在我现前念佛的一念心中,即空即假即中,生即无生,无生即生,非生非不生。唯心净土,是所观阴境,亦即观现前最为微细的一念心当体圆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圆融三谛之不思议境;本性弥陀,即所显法门,也是能观之一心三观法,即空即假即中。能所不二,境观一如,是故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正是实相妙理。而七轴《法华》通过“十如是”圆满地阐述了这一实相妙理。《法华经·方便品》云: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5] 因此,修学《法华经》证得实相妙理也就是实相念佛的圆成。 (二)四种净土说 天台宗把净土分为四种,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一、凡圣同居土,即人天凡夫及二乘等圣者所同居之国土,有二种:(一)、娑婆世界同居之秽土,为此土普通凡夫与圣者所同居;(二)、西方极乐世界同居之净土,乃未断惑之凡夫与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所居。二、方便有余土,即断见思烦恼、了分段生死者所居之国土。有九方便人生此土: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位菩萨,圆教十信位菩萨。此九人皆断见思惑,故名“方便”;无明未破、变易生死未了,故名“有余”。三、实报庄严土,即纯为分证法身的大菩萨(别地、圆住)所居之国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防,故名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即无明惑尽之究竟佛果所居,正谓“唯佛一人居净土”。常者,法身德,本有常住之体;寂者,解脱德,一切诸相永寂;光者,般若德,照诸相之智慧。此三德不纵不横,名曰三德秘藏,诸佛如来圆满证得,故名常寂光土。西方弥陀净土圆满地具足了这四种净土,明代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