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正澄)(5)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 [51] 正是这个意思。我国虽施行政教分离的政策,佛教当然不能干预政治,但可问政而不干治;佛教徒个人作为公民,是可以参政议政的。包含净土教在内的佛教,有着和谐安定社会之作用,可帮助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 [51]

  正是这个意思。我国虽施行政教分离的政策,佛教当然不能干预政治,但可问政而不干治;佛教徒个人作为公民,是可以参政议政的。包含净土教在内的佛教,有着和谐安定社会之作用,可帮助政治化导边远、凝聚人心、消除怨恨、感化顽强、发挥慈悲教化、稳定局势、促使社会长治久安的功效。

  净土教中,教人们具足众戒,这众戒就是高于现代法律不可称计数倍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净土教一方面教导人们积极地关怀社会,善待他人,服务众生;另一方面,以比法律严格许多的戒律来自律,当然就不致于违反国家法令,有助于社会安宁,有助于清明政治。佛教徒包括净土教的信众,不是以远离政治为清高的,个人虽不热衷名位权势,但并未放弃对社会的关怀、对众生的济助的大任,这有助于统治者统治。

  综观包括净土教在内的整个佛教的基本教义,是适合于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因而得到了不同国家的历代统治者的支持。它关于无明作业、业报轮回、因果报应等教义,对一切统治阶级都是有利的。净土教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特点,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佛教普渡众生的情怀,具有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性,它并不敌视信徒自己所在国度以外的政治制度,排他性极少,极具尊重宽容的普世性,对世界的政治秩序也是有裨益的。

  宗教与经济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是有关经世济民的,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一定社会经济的反映。有人认为,佛教不重视经济,轻视财富,倡导清贫,其实这是不对的。佛教徒虽然忧道不忧贫,但是佛陀处处教诫人们,福慧双修,不可偏失,福中包括了财富与经济。若是没有经济基础,一贫如洗,如何去接济现世的困苦众生?净土教中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黄金为地,宫殿楼台皆为七宝所成,极尽庄严堂皇,菩萨莫不宝冠顶戴、璎珞披身,富贵雅致。修学佛法,包括净土法门并不以穷苦为清高,而是以公正合理的方式发展经济,积极精进地创造财富。财富本身并不是罪过,虽然佛陀在有的经典中说金钱是毒蛇,那是征对唯利是图者而说的。净土教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不但注重今生现世的财富,也重视来生或死后往生极乐世界更持久、更长远的财富。这为现代社会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创造良好的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基础,更对经济的合理公正性有维护作用。

  净土教还通过信仰的强大力量,来激发人们奋发向上;有着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稳定和巩固社会秩序的功能;有着补救工商业社会弊病的功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方面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四)对环保的强调 二十一世纪是环保的世纪。全球性的现代化在带来极高物质文明的同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接踵而至,如第二章所述,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存。早就有科学家提醒,如果人类以现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速率继续下去, 50 年以后这个地球便不适宜人类居住了。关于环保问题,早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联合国也不断召开环保的“首脑”会议。

  佛教是个深具环保意识的宗教,不但注重品德修养、知见意念等内在的心灵环保,同时强调外在的生态平衡的自然环境保护和社会人文环境保护。净土教也同样如此,它注重人生的身心净化的同时,对生态自然也极其关切,在这方面能给现代人十分有益的启示。佛教中最有名的环保专家当数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发四十八微妙大愿,为建设清净安乐的世界,历经久远时日,成就了零污染的西方净土。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七重栏O,极尽富丽庄严。在如此甚高的文明和众多的人口之下,却人心无污染、环境也无污染。不但没有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也没有噪音、毒气、暴力、核泄漏等公害。

  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其症结在于人类日益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净土教不排斥来之有道的合理的富贵与享受,它在对待自然万物方面,抱持一种平等的大慈怀。我们不仅不能以害彼动物之类的性命以滋养自己,而且还应与一切生物建立和发展一种友善共存的温馨关系。对于无知觉的矿物、树木花卉等,也应具有同样平等的爱惜态度。在众生眼里,飞禽走兽、矿物树木与人类三者有本质的区别。然而,这些都是相互依存的,在终极层面上讲,动物、植物、非生物是一体无二的,都无不体现着即有而空、即空而有又非空非有的真如法性。佛法三种慈——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即是同体慈悲的概述。其中之法缘慈意指,由万法一体感所生发的对器世间的慈护之心,观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乃我本体。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52]
  

  一切皆成佛 , [53]

  即是绝待圆融的观念。这一观念与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54]

  的观念,异曲同唱,殊途同归。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人类为了自身的基本生存,可以合理使用自然界某些再生资源,如木材、水利等;而对于非再生资源,如煤、石油、金属等,只有在非用不可的情形下才能适量动用,且十分爱惜地使用,如果过度开采,便是暴殄天物的行为,一是现世造成生态和资源危机,二是来世得贫穷之报或堕入恶趣。

  净土教依正不二的理念认为:外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依报)与我们的身心(正报)是同构对应的。心净则土净,心秽则土秽。净土教对于人们要求祛除内心的贪嗔痴三毒污染及淫秽、邪见等毒素。若此,我们的社会黄、赌、毒会消失,网络垃圾、手机短信垃圾等垃圾文化也会根除。这样,我们的社会人文环境便会崇高洁净了。净土教对于万物讲惜福、护生、和谐、平等共处。若此,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便不会污水横溢、洪水泛滥、生活垃圾遍地、沙尘暴成灾,而是处处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绿树成行了。这些标本兼治的理念,对现代社会的环保事业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五)教育方面的启发 教育是人类传道和开展文明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狄洛曾说:

   教育,是人类共同成长的基础,教育方面的正确,人类的真、善、美资质
  就得以发扬提升,世界的和谐进步就易达成。 [55]

  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佛陀成道后,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四十九年中,广宣教化,目的是为了教育人们开发真如自性,以获得解脱自在的人生。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因机施教,有教无类、解行合一、身教言教并重,诲人不倦,极尽善巧方便,与我国的古圣孔子一样,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现单就他宣说的净土教法来看,其中也有许多对现代教育颇具启发的方面。如在教育理念方面,净土教的宗教信念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有教育理念启示的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摄受接引众生。在教学资能方面,是诸佛赞叹护持,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在教学情境方面更是于“言教”、“身教”之外注重“境教”,这不能不说是对现代教育的重大提醒和启示,今仅就此方面略作探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