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6(6)

因为我这个学习的状态在师资班的时候养成,我们心里想一定要赶快考上,不然不能利益学生,而时间又这么的短暂,只剩四个多月,所以每一个老师讲的内容我当下一定要学会,假如没学会我一定赶快跑去问他,而他假如赶

  因为我这个学习的状态在师资班的时候养成,我们心里想一定要赶快考上,不然不能利益学生,而时间又这么的短暂,只剩四个多月,所以每一个老师讲的内容我当下一定要学会,假如没学会我一定赶快跑去问他,而他假如赶场已经消失无踪,我一定去找一个这一科学得最好的同学来请教,就是这样的状态一直延伸到听经也好,做事也好,与人学习也好。我常常跟大陆这些老师说,当他们在台上讲课的时候,我可能是在台下最专心的学生,为什么?因为我的经验有限,我的人面不广,透过每一个人亲身的体会、例子可以广修供养给大众,让每一个家长醒悟,让每一个老师能够提起使命,这些例子我每天要睁大了眼,张大了耳朵搜集,所以我爸爸说我的耳朵变大了,因为顺风耳常常要放出去注意听。一个人的境界要提升,根源还在慈悲为本,你有那一份帮助众生的急迫性,你的状态提升得就会快,好。

  「请教老师是如何拥有一张灿烂的笑容?」

  我真的被你们打败。

  「如同太阳般发光发热。」

  我怎么突然会朗诵起来?

  「照亮我们,却又像清晨朝露般晶莹剔透,望眼欲醉,是天性使然,亦或佛法长时薰修自性显露?」

  相由心生,心里假如没有一件烦的事情,自然笑得就灿烂了,所以根源还在要放下烦恼、习气。然后要想想「众生皆是宿善友」,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每一个人来了我们身边,我们都有机会让他听闻念佛法门,听闻圣教,能够当生成就佛法,想到这件事就很高兴,所以每一个人来你要笑得灿烂,因为那一个灿烂可能会成就一尊佛,那你就会笑得很灿烂了。

  因为我那时候到观音国小任教,刚好有一位同事他是负责我们员工一些人事资料,他上了四楼给我询问了一下,我就都告诉他,讲完以后他要离去,走了三五步突然回头看我,因为我个性比较内向,所以他这么一看我就很不好意思,我是会脸红的人你们知不知道?结果我说:有什么不对吗?这一位同事说:我从来没有看人笑得这么灿烂的。接著我就跟他说:理得心安,你把宇宙人生的道理都搞明白了,你的心就非常的清净自在,所以我介绍两本书给你看,看完之后你的笑容会愈来愈灿烂。那你看,《认识佛教》不就出去了吗?那你送愈多的经教出去,你就会愈来愈觉得活得很有价值,就会愈来愈灿烂。

  「请教老师,如何将普贤十愿确切落实,而且又能灵活运用於日常生活当中?听经闻法很想去落实,有时又会滞塞不通,就像有手有脚偏偏手脚不够灵活。」

  好,普贤十愿如何确切的落实?我们来看第一愿「礼敬诸佛」,从哪里开始礼敬?「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当然从谁开始礼敬?自己的父母。父母礼敬完还要礼敬谁?兄弟姐妹,所有的长辈,所以「入则孝」,再来要「出则悌」,接著一切人皆要礼敬,所以「泛爱众,而亲仁」,那《弟子规》不就教你「礼敬诸佛」?《弟子规》不只教你对人要礼敬,对一切事物都礼敬,这叫《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看「谨」,「朝起早,夜眠迟」,对什么礼敬?对光阴、对生命礼敬。当你对无情众生礼敬,也同样是对有情众生的礼敬,当我们浪费自己的生命,其实已经在糟蹋父母的付出,糟蹋社会、师长的栽培。我们「置冠服,有定位」,我们「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那是对食物、对物品的礼敬。而这些食物、物品又来自於哪里?来自於众人的付出,来自於父母辛苦的工作,都应该礼敬。

  而心即是道,那我们心要时时在觉悟之中才是真正要修好道,当我们面对一个无情的众生都能一样恭敬,把它擦干,把它摆好,你当下的心还是恭敬自在。情与无情都是在历练我们的存心,人人时时观照自己有没有真诚,有没有清净,有没有平等、正觉、慈悲。当我们看到这些食物,没有吃觉得很浪费,赶快把它吃掉,这就是你的心在惜福,在恭敬一切。可是也不能因为要把菜吃完,然后把胃都撑坏了,这样的例子多不多?太多了,要适中。最好是煮饭的人能够依据,因为家里的人熟了,每天在一起相处,饭的量、菜的量可以掌握住,像我在家里吃饭,每一次都是亮晶晶,清洁溜溜都吃完,因为我母亲她会掌控菜的量。我在杨老师家吃饭也是这样,杨老师也都是会抓那个量,每一次都是吃得很干净,然后老师煮,我去洗碗,分工合作,好。这叫「礼敬诸佛」。

  再来「称赞如来」,要称赞如来我们要首先了解性德的标准在哪,而《弟子规》都是符合德行的要求,只要他做到了《弟子规》,我们都可以「称赞如来」。再来「广修供养」,供养是心境不同而已,我们只要扩宽心量,用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的态度去落实《弟子规》,那你每一句都在「广修供养」,因为你在表演给众生看。当我们在落实《弟子规》,一发觉自己的错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懂得马上修正改过,这叫「忏悔业障」,这叫后不再造。所以真正要落实普贤十愿首先先从《弟子规》做起,因为佛陀在「净业三福」已经告诉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而这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的正因,好。

  我们不要怕念起,就怕觉悟太迟而已,要愈挫愈勇。有了错没关系,赶快再改,你能坚持不懈的改过,慢慢境界就会转过来了,好,当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那有一些同参道友我们也可以要求他多多给我们一些提醒,给我们一些叮咛,当你有一份「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你的身旁也会增加很多的助力,好。第一个问题:

  「请问老师对於刚接触《弟子规》的教师要如何在班级教育或学校教育中活用,并落实在学生的学习之中?」

  这处事做人跟生活是息息相关,那我们如何在生活当中那么敏锐的抓住这个机会点,一定要老师自己做到《弟子规》。你很恭敬的人一看到人家有言语行为不敬,你马上就有感觉,就好像说你那一把尺已经很准了,一有偏失你马上知道偏在哪,那个机会点你就抓住了。所以首先要老师自己先身教,也是遵循读诵受持、为人演说,也让学生要读诵,他熟悉了,这《弟子规》就变成大家的共通语言,一起遵守,那个环境的力量也会形成,好,那你自然而然跟他们沟通就很方便。而这个读诵你可以化整为零,也可以固定二十分钟来念,依你自己的教学现况来判断,假如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每一节课只要你上课,或者科任课,科任老师可以接受,在打钟以后老师还没到以前,先一起读《弟子规》,那学生的精神就很专注,等老师来了他浮躁的情绪也缓和下来,那上课就很好上。让每一节课一开始都先念《弟子规》,念经典,融入你的班级经营当中。第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