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如何看待爱情?如何才能爱不生烦恼?」 你真是问对人了。佛家如何看待爱情,四个字:虚情假意,我这么讲话实在太不通人情,让他们毫无想像的空间。什么叫爱?那字不是给你写得很清楚吗?一个心,一个受,爱是能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你连自己的贪瞋痴都放不下,你去了解别人的感受,不大可能吧。再来,一个人假如不会爱自己又如何爱别人?那我们现在的年轻男女会爱自己吗?什么叫爱自己?能时时长养自己本善的心,这个叫真正会爱自己,能时时懂得「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个叫会爱自己。你真正把《弟子规》做到了,你就会自爱了,会自爱的人一定会爱人,因为他已经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充满法喜。 要谈感情首先要先自爱,先有智慧才行,这个要谈实在谈不完,我们直接用一个数学题来解答就好,请问一加一等於多少?二喔?我们来观察一下现在的夫妻跟男女朋友,一加一等於多少?小於零喔?他们颇有共鸣,真的,俗话不是讲吗,恋爱中的男女智商最低,这个不只是理论而已,我自己亲身验证过,没错。如何爱才能不生烦恼?很简单,你无所求的爱,你不会有烦恼,就是有所求才会患得患失,好。第二个问题: 「人情世故如何拿捏得宜,又不失礼,又不得罪人?」 人情世故,人情练达皆文章,我们做人不要先学灵活,要先学老实,你就先把《弟子规》的教诲依教奉行去做,你不会得罪人,人家会觉得你很老实,但是当你的境界还不到变通的时候,人家只会摇摇头而已,不会跟你过不去,好。当你真正很老实的学个一段时间以后,慢慢你又常常能为别人著想,你会察言观色,就会去调整这句话可以再怎么委婉一点,这个动作怎么调整一些,可能对方会更舒服,这些都要你自己原理原则抓住了再去变通,好。 「一切法得成於忍,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请叙述你的经验?」 诸位朋友,你假如在做事的时候还有个忍,你的功夫已经不到家了,是吧。你就硬要我讲,这一次的题目特别难回答。其实我已经回答这个题目了。大乘佛法的根本,慈悲为本,当你时时想著我现在怎么做才能让他生欢喜,才能真正利益他,你做了以后不只没有忍的感觉,你会很欢喜。而因为你知道这个时候你要屈下来才能对他好,才能对事情有帮助,那你屈下来的时候会很难受吗?也不会啊。看自己的习气看得太重才会有忍的感受。好像感觉我好像没有解答他的问题。 「请教老师,末学知道礼貌很重要,但别人太礼貌或九十度鞠躬对我时,我觉得压力很大,很不舒服,我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吗?要如何处理?」 别人跟你九十度躬,你就跟他九十度躬不就好了吗?还要想那么复杂干什么?然后你跟他鞠躬,他觉得压力很大,那你就幅度不要那么大,是不是?那你就不执著了。这个朋友你跟他点个头他比较自在,你就跟他点个头;这个朋友九十度躬,那人家那么尽心尽力我们也给他回个礼,就这样处理,恒顺众生。那你也不要不舒服,他修礼敬诸佛,你就随喜功德,两个都做普贤菩萨不是很好吗?你在那里很难受,他看了很别扭,两个人都堕落有什么好? 「我知道圣贤教育好,但末学生性懒散,怕回到现实生活只是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信为道元功德母」,对自己要有信心。这一位朋友,你讲这样的话太伤我的心,你要想起这一颗摩尼宝珠,它已经鞠躬尽瘁,待会儿就要功成身退。当你五分钟热度要退的时候要想到它,本觉本有,不觉本无。真的,一个人跟你自己相处最多的还是你自己,那对治三分钟热度的方法还是要长期薰习,你一懒散的时候,赶快把老和尚的经教打开,假如不嫌弃的话也把我的VCD拿出来看,慢慢慢慢,「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不过说实在的,从您的问题当中,保证第一个你没有立大志,你没有远大的志向哪来的愿力,哪来的动力?还没开始去实践立志就已经打退堂鼓了。要想到父母恩重,老师恩重,众生恩重,不能让这几十年他们的血汗白流,我们好好认认真真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利益这个社会,是所有爱护你的人最欢喜见到的事。 这一位朋友说「回去像老师说的『悟、雾、误』」。 你怎么还没回去就这么怕?好,你一定要遵守早晚吃一次中药,真正吃了三个月之后再来复诊。下一个问题: 「对於已成年及恶习已定型的学生要如何循序渐进的引导?」 刚刚那个朋友你三个月之后假如药效不怎么好,请你写一封E-Mail到大方广文化公益网,我再替您复诊。 已成年及恶习已定型的学生如何循序渐进的引导?不外乎身教、言教、境教。身教,我们长者当榜样给他看。虽然所谓恶习已定型,但是他的善根依然存在,是你好的身教榜样能否点燃他的纯善之心,这是身教。再来,已经成年的,你的言教就要抓好时机,观察好了再说话,而且话不可太多,不然他会嫌你罗嗦,一嫌你罗嗦,你的言语力道就不准。不要怕孩子碰钉子,撞一撞那时机点就出来了,你就可以适时给予他引导、提醒。然后也可以多帮孩子造缘,你身旁一些朋友以至於你朋友的下一代,跟你的孩子关系比较好都是他好的缘,你都可以透过他们给予孩子一些影响,一些引导。尤其父母的苦心很难自己讲,而这一些亲朋好友来讲他也讲得非常的自在,非常的真心。 「回家后遇到不好的境界时该如何提起对此善法的初发心?」 你们怎么还没回去就这么害怕了?什么叫不好的境界?看一切人皆是菩萨,老和尚有一句历事炼心的精辟开示,「处逆境随恶缘不起瞋恚,业障全消」,哇,那业障全消就是智慧增长,是不是坏境界?不是。因为这一些亲友告诉了我们,我们还有贪,我们还有瞋,我们还有痴,我们还有慢,他提醒你该从哪里下手,你感谢他都来不及了,没有这些人提醒,等你要临终的时候,境界来了,你被转了,那不是把大好的时机怎么样?当面错过。这些朋友担了可能堕地狱的危险来成就你,所以你要感念他们的恩,要断自己这些贪瞋痴慢的念头去对治,往往你有这样的修行态度,这些冤业慢慢就化解,一化解完他对你会更佩服,你会变成引导他学佛法的因缘,这个叫不打不相识,好。什么叫不好的境界?顺境是不是不好的境界?你贪著了就不好。「随顺境处善缘不起贪痴,福慧全现」,其实说坦白话,顺境比逆境还难修,因为顺境会起贪爱,而且起贪爱你自己不会有觉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