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证严法师著:静思、智慧、爱(1)(2)

当初我设立慈济的目的是为佛教、为众生,希望佛教不只是挂在嘴上而已,而是要显扬出来,把佛陀的精神以实际的行动来表现,使事(慈济精神)、理(佛陀精神)并行;同样的,善根是理、福德是事,善根福德具足也就事

  当初我设立慈济的目的是为佛教、为众生,希望佛教不只是挂在嘴上而已,而是要显扬出来,把佛陀的精神以实际的行动来表现,使事(慈济精神)、理(佛陀精神)并行;同样的,善根是理、福德是事,善根福德具足也就事理圆融。
  我们庆祝佛陀的诞生,就是自己的心中时时有佛,每日每时都是佛陀的诞生纪念,把佛心永远存放在我们的心中,时时勉励己心要如佛心。
  启发良知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有人带福来人间,也造福在人间;有些人是带业来人间,也造业在人间。学佛就有自己转“业”为“福”的能力。
  要如何才能转恶业而造福人间呢?那就需要接受佛教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力量,能把我们本具的良知启发出来,亦即将慈悲本性——“良知”从欲尘中显现出来。
  大乘慧心
  中秋月圆,以佛教中所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下有很多江水,而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只要有水就可映出月亮。这比喻佛陀来人间,其所教育的目标,本来只有一个——成佛之道的大乘教育。唯众生的心量与领受力不一,故不得不分层施教,所以有三乘教法,三乘就是大乘、中乘、小乘。
  小乘的佛法,教化根机浅、慧根薄弱的人,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教法。中乘是独觉辟支佛,独觉辟支佛的智慧较利,他只看到世间的形象,就能体悟人生无常,生命苦短而自得觉悟,这就是中乘。再说大乘,就是菩萨乘、佛乘,大乘是转愚迷为智慧。对独善其身者,鼓励启发他本具的大乘慧心,透彻人间的真理。对物质享受能看得淡,一切物质只是提供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利用品。慎勿被物质所利用,或受物质迷惑。
  所以说,佛陀教育我们,小乘、中乘最终的目标是大乘的慈悲、智慧。这也就是自爱之前,必须先去爱人,如同孔子所说的“己立立人”,自己要成就,必须先成就他人,也就是“己达达人”,这就是大乘的精神。
  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释迦佛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都是大乘的表现。
  大愿慈悲
  我常说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拿出至诚的心,有至诚的心,何患事不成呢?何患愿不了呢?我一向不谈神通、怪异,但偏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发生,这就是心力。
  学佛先从我们的心学起,修行也要从我们的心修起,救世也要从我们的心救起,如有这分慈悲周切的心,我们就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具有菩萨的精神。我们礼拜地藏王菩萨,其实是礼拜我们心中自性地藏的本能——大愿;念观世音菩萨是念出我们心中的本具良知——慈悲。
  我们如能了解拜佛、学佛的意义,即能成就这分佛教的事业,我希望大家能提出这分真诚的意愿,以佛陀所教化的大乘心,来普济一切众生,立地藏王菩萨的愿,发观世音菩萨的心,那么此刻的我们,人人都是地藏王菩萨,个个都是观世音菩萨了。
  圣化教育
  佛陀辛辛苦苦的教导众生,只为了一大事因缘,故现于世。经云:“佛陀出现人间,是为大乘作因缘。”大乘的因缘就是教一切众生发大乘菩萨心,使一切众生达佛的境界。这也是佛教教育的唯一目标。
  现在的人往往佛、道不分,真正的道教不是妈祖,也不是关公;佛也不是神,佛陀本已圣化,而不是神化。圣是圣人,佛陀是我们心目中的圣人,是人格至高的升华,真实人生智慧的引导者;神则是出没无常,空幻无踪,牵强地说:是飘荡的神(灵),神在佛教中是列入鬼神道,不超出三界,他的灵神不离尘,不能脱俗。我们恭敬佛陀,因为圣人是真实的存在,是真正出入世间来教育众生的人。所以说佛不是神,神也不是佛。
  “神”是否属道家呢?也不是,真正传统的道家,有道德的精神及教育书籍,如老子、庄子,他们这分道德及哲学性的教育,已流传于后世。而妈祖、王爷一切的神又是什么教呢?我认为:他们非佛非道,而是一种民间的信仰,有信无教。是民智未开时,一种存在于人民心目中虚幻的信仰寄托。
  有人认为佛教是科学的,那也没错。因为佛教中说三千大千世界,人类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只是宇宙间的一个世界,这难道不科学吗?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已揭穿了宇宙的真相,大胆地说:“娑婆世界上下虚空,更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以科学的观点来看,谁说地球不是虚空中的一个世界呢?现在的科学发达,只是佛教科学观的证明而已。
  佛教同时是心理学、哲学或科学的,只要研究佛法,都能得到圆满解答。佛教的教育,包罗万象,如知识渊博的学者研究佛法,越钻越深,大有精深奥妙的感叹!而一般的学者也能受用。所以说:佛教是有教无类,老年人可以接受,年轻人也可以接受,三根普被。
  云开见青天
  今天我们有缘能以佛教的精神来推动慈济的志业,为人群服务,这是最纯、最诚、最清净的善念,像是晴空无云万里天一样。我们的净心爱念,就像是一片晴空,无一点云遮住。这就是因为每个人抱著不求回报的精神,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我们的心要像明月一样,只要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只要云开就见青天。能像晴空一样地宽阔,如此的人生才能逍遥自在。
  佛教中有句话,形容出家人的生活:“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多逍遥洒脱啊!在家的居士只要心无乌云遮蔽,能看得开,任何人都可以海阔天空、逍遥自在。
  人性教育
  过去佛陀在世时,他教导众生,可说是一种社会民间的教育。二千多年前的当时,民间教育水准低落,靠著宗教才能引导人群走上人伦智识轨道,教育人群互相帮助,发挥人性的本能及爱心。
  佛陀入灭后,他的教育变成了宗教形象化,演变至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仪式而已。这是佛教中不幸的事,因为一般人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宗教,只是拜拜而已,有拜拜的仪式,就说是宗教,这与佛陀在世时对我们的教导完全成了两回事。
  我一直期待佛教能恢复佛陀时代的教育,如此一定能引导众生的心理,启发众生的智慧慈悲,以发挥人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的本性。
  生老病死大医王
  人生多苦,但莫过于有生、老、病、死四大苦。世人也许会认为生怎么会是苦的呢?生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其实,生是苦的,因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开头;有生就会有死。而反过来说,死也就是生的起点。
  凡夫生死不能由己,随业力而舍此投彼。我们过去未受到佛陀的教育,不知造了多少业,今世依照不同的业,来人间受著不同的苦。世间人生活的形态是甜是苦,是幸是不幸,都是过去生的业力所带来的苦或乐的业报,我们应该以一分欢喜心来承受。所以说:这生的结束是来生果报的开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