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正慈法师著:出家人的样子(1)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正慈法师著:出家人的样子
  正慈法师著
  序
  序 言
  随缘之心路
  99年弘化禅寺暨法藏寺万德大戒《同戒录》序
  盛会归来话佛教
  以文化理性关切湖北佛教
  参加培训班的随想
  参加香港“宝莲禅寺开山百周年纪念活动暨方丈升座法会”见闻记
  斋堂的饭菜真香
  出家人的样子
  参加演讲决赛活动有感
  佛门一代导师印顺长老
  山高人为峰——东方山弘化禅寺第一次结夏安居感想
  台湾佛教之旅
  脱俗的贤士 慈祥的师长——怀念敬爱的苏逸夫老居士
  弘化禅寺工程纪实
  远足心仪之行 庄严神往之旅
  青山溪长古道场 都市宗风续佛传
  自 在 就 好
  《六祖坛经》辑注序
  出家法师要自重
  熟睡中的无明
  善待人生 善用其心
  无常的生命 永恒的归宿
  中国佛教在美国
  序
  □ 智愚居士
  读正慈法师的文章,总有一种感动之情荡然我心间。正慈法师为法忘我的精神,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正慈法师虽现出家相,却不贪清闲之福。弘法之余,笔耕不辍。继《茶禅的味道》后,《出家人的样子》即将付梓。我相信,这两本书带给有缘人的不仅仅是法的喜悦,更是一个现代僧青年质朴与慈悲的心灵世界。
  翻开中国佛教史,为佛法奉献毕生精力的高僧不计其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以佛法为生命的支柱,把有形的生命融入无形的佛法之中,舍弃世俗之我,成就佛性之我。这种宗教的献身精神,在世俗人看来也许不可思议。他们舍弃了世俗人千方百计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而特立独行地在佛法的精神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出家人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时刻在舍弃人性中的“我执”,义无反顾地为众生奉献佛法的甘露。正慈法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现代僧人,他生活在红尘,而他的所思所想,无非是佛法与众生。这在他的文章中,在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这样的特质。
  我与正慈法师相识相交,有六个年头了。严格来说,他是我学习佛法的导师,也是人生道路上的良友。但在这里我并不想将他装饰成一个圣人,事实上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有平凡人的不足。比如,由于他面对太多烦杂的事务,在前几年,偶尔也见过他情绪火爆的场景,他批评徒弟时,似乎不考虑他人的承受力和受批评者的“面子”。这在《试述无明》中,他也有反思。当然依教而言,也可视为“狮子吼”与“金刚怒”。如同父母对子女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倔劲。有一点是毫无置疑的,那就是,正慈法师确实是一个原汁原味的纯正的僧人,他内心深处的慈悲也是真真切切的。近两年他渐渐也变得以“随缘”的心态来处理人和事了。
  正慈法师13岁出家。幸运的是,他的家师常乐老和尚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读过佛学院的高僧,他还遇到了文化、佛学和修行都堪为人师的苏逸夫老居士。一个高僧,一个大居士,为一个少年佛子指明了学佛的正路(然后是正慈法师精勤不息,在南京栖霞山佛学院以及北京中国佛学院的九年学习历程给予了他丰富的营养。善根善缘具足,成就了释正慈——一个极具潜力的年轻佛子)。我不能预言正慈法师会成为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栋梁,但我可以说,正慈法师正在以自己的佛学修养和修行实践,为中国佛教振兴书写着浓墨重彩。
  正慈法师提出两个新的理念,在大陆佛教界应该是独树一帜的。一是高扬“佛教文化”的旗帜,强调以文化结缘众生,以文化作为弘扬佛法的切入点;二是向农村和基层弘扬佛法,强调向大众普及佛教知识。他提出的这两大理念,应该说是太虚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在修行的旅程和弘法的实践中,正慈法师称得上是一个精勤不息的思想者,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感而发,都是思考的结晶。正慈法师是“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现代僧人的楷模。为书作序,本该介绍书中的文章内容,但我更愿意写“正慈其人”。至于其文,还是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吧。需要说明的是,在佛学领域我原本是正慈法师的学生,何况还是个小人物,哪有资格作序呢?正慈法师偏偏要打破名人作序的世俗惯例,这也许是出家人的朴拙之处吧。草草千字,诚惶诚恐,是为序。
  丙戌初秋于心净斋
  序 言
  □ 范国强
  我已记不得是何时何处与正慈法师初识的了,似乎是在一次陪省里的朋友上东方山参观时,又似乎是在一次市里召开的“两会”会议上。只知道从见第一面起就觉得面善,按佛教的说法是彼此有缘。随着见面的次数多了,我对他的了解与敬重与日俱增。正慈法师天生一副佛相,佛教中人说他有善根。他那宝相庄严的神态和德行高尚的举止总能给人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正慈”这法名也似乎在昭示着他的确是一个正直、宽厚、仁慈、随和的人。
  正慈法师去年出了一本书《有情菩提》,也叫《茶禅的味道》。他赠送了一本给我,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不仅加深了对佛教的理解,更感到了正慈法师的可敬。这次他把要出版的第二本书《出家人的样子》的打印清样托人送给我看,并嘱我也为之写一篇序。我不能不勉为其难,却也心怀惶恐,深怕写不好而辜负了这位佛教界朋友的信任。
  正慈法师的这本书与第一本书有点不一样,第一本是纯粹的散文随笔集。而这一本除了散文随笔以外,还收进了他一定数量的出省出境出国考察实录及关于佛教管理与改革的体会文章,当然这些也可以归于散文随笔文体。此外还选入了他的一些诗歌。虽然显得有点杂,但其内容的情真意切和文字的优美质朴却是一以贯之的。这第二本书在理性方面似乎比第一本书更要显得厚重一些,书中阐述了正慈法师弘法利生的新理念,充分展现了这位年轻方丈对振兴中国佛教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正慈法师的身世,我是早已通过与他的多次交谈和许多文章的介绍知道了。我并不认为他十三岁出家是因为他从那时起就生了看破红尘参透无常之念。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年代,类似正慈法师童年苦难经历的人很多,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并没有出家,而是走上了各自不同的艰难曲折的人生之路。正慈法师的年幼出家,我只能解释为他天生与佛教有缘。当然这些年来社会上因各种原因出家的人也有不少,但许多人出家却并没有作为。这其中的原因何在?这里我不能不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正慈法师的恩师常乐老和尚。正慈法师是幸运的,他之所以没有在青灯古刹中消极遁世,而是从出家一开始就有了“少年心事敢拿云”的境界,不能不归功于常乐上人的悉心栽培。我虽然没有见过常乐老和尚,但可以想象常乐老和尚的睿智慈祥。常乐老和尚对正慈法师名如师徒,情同父子,呕心沥血,亲予启蒙,严加教诲,督其成材。尤令我感佩的是常乐和尚在正慈法师尚年幼时,便以超人远见命他先后去读佛教大专本科并考研。常乐老和尚对俗世中的其他陋习似乎都无以为意,独对重视文化却深以为要。此举并非是要正慈法师去务虚名,而是早存了要他承接东方山香火之意。这位上人深知新时代的僧人毕竟与旧时代的僧人不同,新时代的僧人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要进行理论深造。仅从这一点,我就感到常乐上人的不凡(是常乐老和尚给予了正慈法师奋进的平台,腾飞的翅膀。在佛学理论上,今天的正慈法师是远远超过他的师父了。这也是常乐老和尚等老一辈僧人所希望看到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佛教界亦应如此。没有年轻有为一代的接力,欲振兴中国佛教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正是因为“全凭老干作扶持”,促使正慈法师一接任弘化禅寺方丈就很快进入状态,运筹帷幄,使这座“三楚第一山”在他主持的数年间便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空前鼎盛局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