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学诚法师:欲乐和法乐的省思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学诚法师:欲乐和法乐的省思
  一、认识我们修行佛法中的问题及原因
  『问题』:不少信仰比较好、道心比较好的佛教徒,学了几年以后,信仰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巩固,甚至有减弱、退化的现象,道心不仅没有越来越得到增长,反而日渐退失。
  『原因』:
  情况一:没有找到修道的方法、途径和次第,难以入门,难以一门深入,把信仰佛法当成一种通俗的民间信仰。
  『思维』:要从无限生命来审视:信佛、学法和修道。
  情况二:对佛法的闻思不足。
  『分析』:因为不能很深入地对佛法进行听闻和思维,自然而然进行深入修行,难度很大。
  情况三:实修的方法不对路,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但是越修越越苦,越难以体会到佛法的乐趣和作用。
  『辨析』:自己想修行和如何修行的意义是不同的。
  自己想修行——仅仅是一个发心,内在的自我要求;
  如何去修行——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次第、有步骤、认真去修行。
  情况四:慢心、懒散,习气不能得到调伏对治。
  『认识』
  慢心:内在对人事物、佛法的执著力量很强,将佛法拒之自己心外,将自己拒之于佛教门外。
  懒散:不能专注,专心,不能把有限的、宝贵的、片断的时间很好地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
  『对比反省』:
  ——为何佛陀看到生老病死的生命黑洞,能毅然放下世间一切,用自己的整个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
  ——我们能否以自己整个身心、生命的一切来实践佛陀教法,才能谈得上一步步像佛陀学习。
  ——为什么我不能用整个身心、生命来实践佛陀教法,学佛?
  ——自己学佛的发心,是真正下决心去学习?还是只是美其名来学习佛法?
  二、五欲·善法欲
  1.五欲:财、色、名、食、睡
  财——会引发种种灾祸,会给人家带来许多的不幸和难以预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
  色——学佛修道很大的障碍,世间所有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都是因为美色引起的,美色不仅仅会给自己,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难以自拔,欲海狂澜。
  名——“誉之所至、谤也随之”爬得高,跌得重,跌得也快,对于世间浮名得贪著,追求也是我们修道非常大的障碍。
  食——我们吃的东西丰富多少倍,但病也比过去多多少倍,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睡——一种很深重的欲望,表面上看似乎没问题,但实际上对自己损失也很大,因为不知不觉把时间浪费掉,并且养成一个懒惰的习惯。
  2、善法欲与法乐
  ◎善法欲:能给人带来法的乐,是善法的快乐;
  ◎法乐 :是精神上面的一种快乐;是自己烦恼得到调伏以后的快乐;是内心得到智慧,体悟到真理的一种快乐。
  ◎我们可以从哪些善法中体会法喜、法乐?
  ——正知正见,正念正行
  ——到寺庙读诵佛教经纶;
  ——经堂里打坐,念经、念佛
  ——同行善友间彼此虔诚、恭敬、接纳、礼让,互相包容、交流、劝勉,慈悲喜舍
  『师父教诫』: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学习教理、去实践教法,佛法一定是有灵验的,一定是能够得到验证的,我们一定是会有收获的。反之,放纵自己的欲乐,那就是凡夫的行为,都是在六道轮回中循环。
  三、五欲与佛法的区别
  1.五欲的特征
  ——对于五欲的放纵、追逐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
  ——五欲之乐,虽然有一点点的快乐,而实际上痛苦更大、痛苦更多、痛苦更深。
  ——所得到一点点的快乐,里面包含着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
  ——财富、名言、权力、地位等等,在获得的时候,同时也具有排他性、竞争性、不稳定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都是世间烦恼的标志,都是无常的特征,都是痛苦的根源。
  ——五欲中包含的竞争性到不确定性,都是一步之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2.佛法的力量
  ——对于佛法的希求和实践,能够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乐。
  ——如果是佛法、是智慧,是一个人的慈悲心,这些作用和力量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快乐,永远不会去损害到别人的身心。
  四、『对比-反省』:对五欲的邪执;对佛法的实践。
  1.我们的问题:对五欲的邪执邪见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五欲的认识,总把它们觉得是好的,是快乐的,圆满的。
  ——我们对财、色、名、食、睡五欲追求的目标可以说非常明确、清楚,甚至非常的笃定。
  ——对自己的财富、名誉、权力这些判断个人在世俗社会成功与否的标志和标准,总是非常在意、非常渴求、根深蒂固。
  ——我们本来就有贪欲的烦恼,那么自己的内心又向这样一个强烈的境界上面去追逐,无疑是火上浇油,痛苦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
  ——不少人为过上好日子,往往用拼命赚钱、拼命工作的办法来满足、追赶自己增长的那么快、那么主观的一种欲望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实际生活的需要。这些都是我们学佛法障碍很重的原因——『师父警诫』
  ——有些人把自己的聪明、能力、知识用在规划自己的私欲上面,把自己的私欲作为规划一生的主要目标。这是非常不应该、非常要不得的,更是我们很大的障碍——『师父警诫』
  2、『对比反省』
  ——为什么佛陀看到牛、看到人、看到小虫、小鸟,就会发慈悲心,并思索如何解救这些众生的痛苦,以及解脱这些痛苦的道路?
  ——为什么我不会觉得其他众生、其他的人有多么可怜,有多么痛苦呢?
  ——为什么我看到这样的境界不计其数,如此惨烈的境界,还不能让我感悟、觉悟,让我认清自己生命的本质,以及世间痛苦无常的本质?
  3、我们的问题:对佛法的信仰行持
  ——我们内心思维的习惯还是烦恼在推动,业力在推动,同佛法的距离依然还是那么遥远,佛法在自己心里的位置还是那么渺小、似有似无。
  ——我们对佛法的信仰、对佛法的行持,总是那么的摇摇摆摆、疑信参半。
  『努力方向』: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符合佛菩萨、祖师大德的心愿和意愿时,就不会错。
  五、正视修学困难,认识自心问题
  1、正视困难
  ◎遇到问题、困难和挫折,甚至失败时,能否还有信心、勇气面对自己,来认真学习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师父教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