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与抉择(上)——理净法师笔谈录之一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探究与抉择(上)——理净法师笔谈录之一 赵 汝 明 提问及整理 理净法师,俗家姓符。一九六四年生于甘肃省渭源县,祖辈皆为佛教徒。八六年披剃于兰州五泉山浚源寺谛显法师座下,赐法名理净,法号妙海,为临济宗分派法幢正宗第三代弟子。八七年于西安兴教寺受三坛大戒。八八年就读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九四年考入中国佛学院佛学研究生班,依刘峰教授研习三论宗。九七年毕业留校任教,讲授三论宗佛学。 问:你最近有一篇探究三论宗的“四重二谛”论文问世,诠释得颇为详尽。谈到三论宗传承般若学的方法论之格局,在尊著中也曾具体地表诠到。印度大乘佛教的龙树大士,以化遣“四句”的格局来破邪显正与破俗遣真,已成为历来共识的取向。至吉藏论师,续有进一步的阐析,这就是:“四重二谛”的模式,却比龙树的“翠四句” (“有”、“无”、“亦有亦无”及“非有非无”)来得谨密。而“复四句” (“有(有、无)”、“无(有、无)”、“亦有(有、无)亦无(有、无) 一及“非有(有、无)非无(有、无)的表诠,较诸“单四句一也来得周详。吉藏的“四重二谛”之所以扬显,近人认为这是用以摄判其他宗派的真理观,而有所推衍的。这个讲法,也许会陈述到,“四重二谛”的义理格局所蕴涵者,乃是“凡夫”与 “圣人”的境界得以扬显。你对此未知以为然否?龙树的“翠 四句”与吉藏的气复四句”所指涉的义蕴,于真俗二谛上可有 会通之处吗? 答:佛法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其哲学理论非常博大精深。三论学作为整个佛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都知道佛教发源于印度,而发展于中国,三论宗又是整个中国佛教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佛教形成最早的一个宗派。其理论学术是师承于印度龙树和提婆的中观思想,是发扬了佛教的般若思想。“般若”代表佛教的最高智慧境界,能破一切邪见,断除一切烦恼,证得最圆满的无上涅槃。 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众生之所以不能了生死就是因为烦恼不能断尽,由于烦恼的系缚而流转生死,众生若能破除一切执见,则一切烦恼必竞断尽。三论学的特点就是在断除众生的一切执见,显示诸法的自性本自空寂不可得。在三论学中把一切法归纳为两类:即真谛与俗谛,真谛即指出世间法,而俗谛则指世间法。其它宗派主张真谛为理,俗谛为教:而三论宗则认为真俗二谛皆是言教,这是三论宗与其它宗派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三论宗认为真理是不能够用语言、文字可以表达的,诸法之实相是言妄虑绝、心行处灭,离四句绝百非。而所言“谛”者,即是真实之言,既然是有言说,那就不是真理只是言教。 因此,龙树菩萨建立“四重二谛”,以有无“四句”来破邪显正和破俗遗真。但到吉藏大师时,学者又对龙树的“单四句”执为一种固定的格局,而生起执见不能对大师之意与佛法正确理解。所以吉藏大师又将龙树的单四句进一步阐析为“复四句”,以批判那些对龙树的单四句执著为定性的人。如果现在有人又将吉藏大师的复四句又执为定性者,亦是不可取理应批破。正如赵先生你所言,此“四重二谛”的格局所蕴涵的意义,体现了凡夫与圣人不同的境界。比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是凡夫于“四重二谛”有所住,而圣人对于“四重二谛”无所住。这就是圣人与凡夫的境界不同之处。凡夫有所住而不能断烦恼流转生死,圣人于一切法无所住而断烦恼脱离生死得到解脱。由此可见,无论是佛法的真俗二谛,还是龙树的单四重二谛,或者是吉藏大师的复四重二谛也好,都是教导众生悟人佛之知见,不著一切法相而人不二法门。 至于龙树的“单四句”与吉藏的“复四句”所指涉的含义,于真俗二谛上而言完全是相同的。无论是龙树的“单四句”,还是吉藏大师的“复四句”都没有离开佛法的根本教义“真俗”二谛。只是“真俗”二谛是在肯定的角度,从正面显扬了大乘佛法的根本教义,说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方便施设,诸法实相内外俱寂、真俗并泯;而龙树与吉藏的单复“四重二谛”是在否定的角度,从事物的反面显扬了佛陀说教的目的所在,说明了学教之人凡是有所得皆是执见,中道正观无所得而无所不得。 因此,龙树和吉藏大师的单复“四重二谛”表现的更加完整和清楚;批破的更加彻底和全面。所以三论宗的此“四重二谛”也是方便施设,如果众生执见断尽则此“四重二谛”也不保存,如同病痊则医除。因此说三论宗是“但破不立”,此“四重二谛”也是假设非究竟义。 问:般若的“荡相遣执”所揭示的型态,教内学者也曾指出是有序列的判分。经验层与实相层的存在,是序列的判分所在。上述的观点,显然地呈现双遣的状态,你对这个意思,有何意见呢?说般若智观之境乃在于实相层的序列上,这个讲法,是否妥贴呢?如实观照之如如境界,是不可说的,你可否就“无知之知” (僧肇的《般若无知论》)这个理路,来指陈一下好吗?所谓“荡相遣执”的功能,普遍地共识到它是既超越而又如实的恪度,就是在于其具足一切法。这个意思,吾人当如何理解呢? 答:关于般若“荡相遗执”的问题,教内学者根据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判分。一般来说俗谛观属于经验层是方便智,真谛观属于实相层是般若智。以此而言般若智观之境应属于实相层,但这只是从有相的理念上判分而已。若就第一谛而言,如果对于方便智与般若智有所分别、有所知、有所得者,应当皆属于经验层。对于一切法无所知、无所分别、无所得才能达到实相境。因此,经验与实相不是固定的界限而只是方便言教,如果敦内之学人以有所得之心念学教,则成为一种“执见”不能证到实相境。如实观照之如如境界是不可用语言来表达的,是一种超越一切思惟行动、文字语言的“般若无知”境界。所言“智”者,是智慧、观照之意,是有相分别,因此只能是方便智;而“无知”是无所知、无所不知,是无相无分别,因此才是般若智。如元康在《肇论疏》中说:“言般若者,此云智慧也。无智者,无有取相之知耳。常人皆谓般若是智,则有知也。若有知则有取著,若有取著则不契无生。今明般若真智,无取无缘,虽证真谛而不取相,故云无知。”这就是说“般若”是一种无分别智和无相智,如果说“般若智观之境”是实相层者,则说明是有分别是有知而不是“无知”。若是有知者,则有取相取著之心,不能名为“般若”。所以说“般若”者,是无所知无所不知。如僧肇大师在《般若无知论》中言:“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日一切知。”比如:要往瓶中装入其它的东西,就首先要把瓶中的本有东西清除干净,才能装入其它东西。所以当瓶中空无所有时,才能够装入其它任何东西,这就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