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证严法师著:静思、智慧、爱(1)(8)

不生不灭 佛经中,常以日光来比喻智慧,以月亮来比喻慈悲,日月的光明可以照耀天下,天下有多少美丽的境界,日月皆不受其迷惑;天下有多少污染、肮脏、恐怖、险恶,日月也不受其污染。日月既不受美的东西诱惑,也不

  不生不灭
  佛经中,常以日光来比喻智慧,以月亮来比喻慈悲,日月的光明可以照耀天下,天下有多少美丽的境界,日月皆不受其迷惑;天下有多少污染、肮脏、恐怖、险恶,日月也不受其污染。日月既不受美的东西诱惑,也不受恶浊所污染。学佛就是要学得能在恶浊的世间及险恶的人群中,不受环境潮流影响到我们原有的自性,使它保有原来的智慧、原来的慈悲。
  我们应该利用父母所生的身体,好好去追求理想中的慧命,利用这有限的分段生死的时间,来修炼成就不生不灭的良知慧命。要真正报父母恩,就要利用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发挥良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人间事,好好的完成菩萨道业,把这分功德回向父母才是。
  点点滴滴的累积
  佛陀在世间,给我们的是一分心理上的教育,是无限无形的智慧教育,而现在社会上的教育是职业、生活的教育。佛陀所施给我们的教育是不限职业的,是超出生活的,是一种心灵的教育,不是一般人所说的“佛教是赶庙会。”佛陀对我们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中。
  我曾说过,修养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的,我们要抱著这分点滴的修养,以长久心,在最平凡、平常的行为中,不离开佛陀的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佛。佛陀所教育的就是亲爱、和睦、精诚、平等、美好的人性修养。
  不要伤害别人
  我常说做慈济发心救贫困是福,但是在造福人群之外,更要进一步追求佛教的宗旨,这就是精神上的资粮。在《遗教经》中,佛陀把要修行、要探讨佛法的人,比喻为牧牛人。一定要把牛看好,不可放纵于田埂上,而跑进别人的田中,踏坏别人的农作物。这也是教我们要把心理观念控制好;人往往为了爱自己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不要去伤害别人。
  共修善业
  学佛要学得身心健康,把世间的东西都看开了,不计较就不会有烦恼。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调节我们的心理;宇宙间要减少灾难,也是要众生的心先调治好。世间一切的破坏都是众生的共业所致,好人多的地方自然就吉祥。佛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二种报:一种是正报,一种是依报。
  什么是正报呢?佛教中说:“六道轮回”是依各人的行为而有不同的趣向,比如你做十善业,我也做十善业,就可同生天堂;你持五戒,我也持五戒,把做人的条件做好,你我就同样生在人间,这就是共同的正报;每个人都有到天堂、人间、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的正报。
  而依报是你我同来人间做人,但却各有不同的享受。我们生在台湾,过著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是过去生中曾共同种了善因的果报。有些地方却多灾多难,这是那里的恶业之报。所以我们要里仁而居,同修善业。
  去除三毒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要过得快乐,就必须把心中的三种毛病去掉,哪三种毛病呢?就是贪、嗔、痴。如果我们去掉贪念,自然世间的一切物质、道理就看得破;贯通了道理,心就会很自在。嗔就是发脾气,发脾气是一件最痛苦的事,这也是一般人所说的赌一口气,气忍不住就会发为暴戾,既损人又不利己,这难到不是通苦的事吗?痴就是不明事理,不能秉持人与人之间相持的礼节,忍不住那一口气。
  去除贪、嗔、痴三毒,身、口、意三业就会清净,人生自然快乐幸福。
  常行精进
  现在社会上的人,多数由于“欲”来牵引大家去造业。这个“欲”不知丧失了多少人的志节、败坏了多少人的名誉。世人为名为利、贪求名闻而争,不知害惨了多少人。欲,能引诱我们进入烦恼的深渊。人生的确是多欲为苦,多欲能使恶业增长。佛陀教育我们看开这些物欲,防止物欲冲昏了良知,埋没发良能,进而学习利益人群;这是菩萨该做的,如此常行精进,才能破烦恼恶。
  直心
  佛陀在《遗教经》中教导弟子说:“当知道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这是佛陀教育出家弟子的方法,也就是说学佛要直心,不要谄曲;谄曲是心不直,以不坦诚的心应付社会,应付别人。而人与人之间,如不能坦诚相待就违背了道;换言之,谄曲的心也就是自欺欺人。
  我们既然要修行,就必须老实修行,不能形顺心违。譬如朝山拜佛,当以最虔诚、最纯直的心来礼拜。如此灵山就在我们的眼前,菩萨道也定能直达无碍。
  虔诚
  我们要以直心拜佛,除了朝山、拜佛要有虔诚之心念外,在日常的做人处事中也要抱著这分心念;这就是修行,如果只有朝山、拜佛很虔诚,那么虔诚的心也只有一小段时间而已。我们把虔诚的心用在日常生活上,天天虔心至诚,终身抱持著此心道场的态度,不但佛道可成,佛教也可兴了。
  诚心转业
  在中国大陆有这么一个真人真事的感人事迹:
  大陆的丛林寺院,大都在郊区外。在苏州,有一位告老还乡的老太爷,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平日在朝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回乡不久就病了。他女儿很虔诚地到一寺院去礼佛,祈求让父亲的身体得以早日康复。
  这坐寺院离家虽不远,但步行至少也要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她必须要服侍父亲汤药,却又希望以最虔诚的心意到寺中礼佛。在踯躅犹豫时,寺中的老师父最后教她一个方便法门……。
  隔天,她在清晨两点钟起来,在庭前设一个香案,供上清茶、香花、素果,朝寺院的方向虔诚礼拜,脑海中观想从家门出发直到寺内佛前,观想著一路上的景物。直到一步一步地跪拜进入寺中礼佛。每天清晨三个小时的观想:拜佛、礼佛,整整七七四十九天。老太爷的身体果然康复了,而她仍继续观想礼拜。
  在当地有位年轻人考上状元,衣锦荣归,返乡祭祖。他的母亲很高兴地带著礼果到寺院还愿。他们到达时,已是黄昏了,老夫人请求寺中知客法师烧头炷香。隔天,一大早起来,师父们敲板打钟开殿门后,老夫人点好香要插入香炉时,才发现炉中已有人上过香了。老夫人特别拜托香灯师说隔天她要点头炷香,寺中的住持方丈也指示下去,任何人不可点头炷香。隔天一早,门一打开,香灯师却发现炉中又早已有人整齐插上三炷香了。真是怪事!全寺中没有一个人特别早起,香又从哪来呢?
  这位状元爷,觉得很奇怪,就决定晚上留守在大殿中,一探究竟。他一整晚都没睡,到半夜时,眼睁睁地看到殿门未开,而一位女孩竟进来插上那三炷香,虔诚地拜佛后又出去,门还是关著哪!
  天亮,状元向住持师父说明这个情形,师父详细地询问状元这位女孩的穿著及长相。状元一一告诉,这位老师父听了之后,知道这位少女一定是那位县太爷的女儿。遂解释说,在二个月前,这位少女来请示:如何才能求得父亲康复?而老师父又如何教她以最虔诚的心,才能转业。老方丈说:“虔诚的心,并非三朝五日,而是要持之以恒的。由于她家境清寒,自己必须亲自照料父亲,既要虔诚又要照顾病人,那真是一件困难的事。因而我就教她这个方便法门:用最虔诚的心意及最诚恳的态度观想。佛菩萨一定会有感应的。”老方丈肯定地说:“一定就是她!”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