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演义(第六集)(6)

第七尊佛,『净光佛』。末后都是教给我们修行方法。我们要怎样修福?「净」是清净,一定要三业清净;「光」是智慧。如果身心不清净、没有智慧,你就没有办法修福报,当然更没有办法修圆满的大福报,你做不到,所以

  第七尊佛,『净光佛』。末后都是教给我们修行方法。我们要怎样修福?「净」是清净,一定要三业清净;「光」是智慧。如果身心不清净、没有智慧,你就没有办法修福报,当然更没有办法修圆满的大福报,你做不到,所以修福要心清净。《般若经》上讲的「三轮体空」,也就是我们修福,帮助别人,出於我们的真诚。如果我们想「我修福,将来会得福报」,这个心不清净了。能不能得福报?能得,得的很少。就跟生意买卖一样,你做生意总有一点利息赚,不多,这是你有所为而为。或者是想得到好名声,这个地方上赞叹你、褒扬你,都是有目的。或者想我来生生天得好果报。总而言之,你有这些念头,你就不清净。这个布施是完全没有条件,只有一个动机,利益一切众生,从不想自己能得一分一毫。这个心叫清净,这个是清净智慧的修福,才能够成就圆满的大福。所以,「净光」是三业清净,智慧光明。

  诸位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台湾佛门弟子很多,修福的人很多。用这个意思一对照,马上就显示出来了,他不清净,没有智慧。因为他修福都是有企图的,在寺院里布施供养都是有目的、有企图的。多半都是听说佛门里面供养一本万利,所谓「舍一得万报」,大家都拚命来供养了。如果说你来布施没有报,我想一个人都不来。可见得他们的心不清净,没有智慧。这样布施修福是不是能真的得到福报?不一定。大生意,大买卖,一个寺庙常常捐几百万、几千万,照样倒闭,照样破产,什么原因?没福。没福,没有智慧,就是不净,原因在这个地方。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北方』,世尊为我们说了五尊佛,表「化他」。所以「五」都与五乘佛法、五时说法有关系。五尊佛表化他,为什么?有智慧了,又有福报,智慧福报都具足了,这个时候是真正担负起如来家业,利益众生。

  第一尊佛,『焰肩佛』。他要把佛弘法利生的担子,续佛慧命的使命,要担负起来。

  第二尊佛,『最胜音佛』。「胜」是殊胜,最殊胜的。在我们这个世间,就像文殊菩萨在《楞严经》上所说的「十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这个世间人耳根最利,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地方说法,以音声为佛事。以音声演说这一部经,劝导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这个音是最胜音。与这个相应,这是最胜音,念佛是最胜音,念《无量寿经》是最胜音,念《阿弥陀经》是最胜音,为人解说净宗经典是最胜音,表这个意思。

  第三尊,『难沮佛』。「沮」是阻碍,这个意思是说,弘法利生要勇猛精进。会不会有障碍?决定有。不要说在我们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弘法利生,内有六群比丘,外有九十六种外道,哪有没有障碍的?但是要精进,要不畏惧所有一切障难,都要用智慧、用方便去突破,表示这个意思。

  第四尊,『日生佛』。他代表的意思是教学相长,像太阳光明从东方出来的一样,愈来愈明亮,表显「正法久住,福比人天」。也表示教化众生的标准,在哪里?是要令一切众生开智慧。这个就是佛法的教学,这叫弘法利生。利生的标准,是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叫日生。标准定下来了。如果不能教一切众生开智慧,那是我们的弘法路子走错了,我们跟这个标准完全相违背,那就是错误的。一定令众生破迷开悟。

  末后一尊,『网明佛』,这是说弘法利生的方法。「网」是比喻大梵天的罗网,说明弘法利生的方法,应当以无量的法门;无量法门就像网的孔一样,很多很多。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世,遇到什么人就跟他讲什么法,所以说了很多很多的法;应机说法,以无量法门来救度众生,是这个意思。这个当然都是大菩萨的事业,我们现在智慧福报都达不到。达不到的时候,再一门深入,自行化他,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下方』,世尊举了六尊佛,「六」是代表大乘。换句话说,前面是讲五乘佛法,「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五乘佛法。这个六波罗蜜,不同凡小,唯独菩萨法。这些意思我们先要了解,它里面的含义,我们就明了了。这是代表教化大行的时候,普度众生。就像我们佛门里面祖师大德,他们教化众生,就是这一种的气象,不同於那些小法师。

  第一尊佛,『师子佛』。佛常常在经上用狮子比喻佛说法,叫「狮子吼」。这个意思是说明佛的弟子,真正有修有证的弟子们,他们说法跟佛没有两样,确确实实可以代表佛陀教化众生,「成法王子,如佛无二」,用「师子佛」来代表。

  第二尊佛,『名闻佛』。这个时候名闻十方,确确实实是人天眼目,像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或者是我们历史上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确实是名闻十方,为一切众生所礼敬者,表示他弘法利生普及在世间。

  第三尊佛,『名光佛』。「光」是智慧,代表大智慧才能够随机说法,应机说法,发因愿闻,能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表这个意思。

  第四尊佛,『达摩佛』。「达摩」是梵语,翻作中国的意思是「法」。他里面的含义是说,菩萨大德们弘法利生一定有师承。法是师承,他有老师,代代相传。所以他确确实实能够为众生的楷模,为修行人的榜样模范。如果在法里面讲,就是「四依法」,这是佛教给我们的,非常重要,我们学佛要牢牢的记住。第一个「依法不依人」,现在很多人学佛是依人不依法,糟糕了,这个坏了。第二个是「依义不依语」。第三个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我们净宗是了义当中的了义,大乘当中的大乘,这是几乎历史上许许多多祖师大德们所公认的。第四是「依智不依识」,这个非常重要。智就是理智,识是感情,我们学佛的人不能依感情,感情用事,迷!要有理性,要有理智,依理智,不依感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