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演义(第六集)(4)

这是东方五尊佛所含的意思,我们要明了。他对我们的修行,你看多么的密切。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

  这是东方五尊佛所含的意思,我们要明了。他对我们的修行,你看多么的密切。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南方』,世尊也举五尊佛的名号,表什么?表修慧。所以大家千万要明白,有很多人认为,净土宗跟其他的宗相比差得太远了,不讲求慧,里面没有般若智慧,顶多有一点小定不得了了。因为经上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总是有点小定。所以有很多人瞧不起,以为这是老太婆教,下根人修的,愚痴人修的。许多人有这个错误的观念,自己认为自己很聪明、有智慧、了不起,不甘心学这个法门。这都是对这个法门没有认识,自己愚迷产生的误会,把眼前的大利益丧失掉了,你看多可惜。南方五尊佛代表修慧,可见得净宗是智慧第一。没有智慧,你怎么会选择这个法门?

  我在前面跟大家提到,我们供养的西方三圣,就表示了这个法门。阿弥陀佛代表第一法门,大势至菩萨代表第一智慧,你才选择这个法门。大势至菩萨专修专弘,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最高智慧的选择!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从哪里表现?就是把净宗法门介绍给别人,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叫大慈大悲。不是别的慈悲,别的慈悲没有比这个大,这才是真正第一大慈大悲。因为众生听到这个法门,接受这个法门,一生成佛。哪一个法门能比得上?我们天天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究竟大慈大悲在哪里?不知道!所以我常常感叹很多人学佛,学的是糊涂佛!问他佛是什么?不晓得,是糊里糊涂学佛。糊里糊涂学佛绝对不会糊里糊涂成佛,没有那回事情,这个要知道的。

  第一尊佛,『日月灯佛』。这尊佛的名号代表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圆满智慧,般若智慧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圆融无碍,无所不照。这个名号是比喻,太阳照白天,月亮照晚上,日月照不到的,灯照到了。所以用「日、月、灯」表无所不照,表这个意思。这是自性般若的光明,这是我们所求的。可见得净土念佛是高度智慧,绝对不是愚痴,是高度智慧。

  第二尊,『名闻光佛』。这是代表修慧小有成就的时候,一定就有名闻。我们世间人常讲「实至名归」。你自己修持到达相当一个程度,一定有人赞叹你,一定有人敬仰你。你不要名,自然有人给你宣传,於是名来了。名后面接著利就来了,供养就来了。这个时候是个关口,如果你要是贪、执著,那就完了,不但不能进步,恐怕从此之后就堕落下去了。自古以来,在这个境界里栽跟斗、堕下去的,不晓得有多少人!这是任何一个修行人必经的一个关口。所以一定要觉悟,名闻是暗影,不是好事情,一定要用智慧光明照见它,你要能够觉悟。换句话说,真正觉悟了,他才会舍弃名闻利养。他绝不执著,舍弃名闻利养,他的道业才能不断往上进步;一沾上麻烦就来了。所以「名闻光」,下面要有光;名闻后面没有光,就完了。

  第三尊『大焰肩佛』。「肩」是肩膀,「焰」是火焰,代表佛光光明。两个肩膀,表示可以担负起如来家业。如来的事业是什么?弘法利生,如来家业就是弘法利生。从名闻光要是过来了,名闻里面有光、有智慧,不执著,继续不断的精进,才能够担负起弘法利生的责任。所以两肩代表「权、实」两种智慧。实智是《般若经》上讲的无知,权智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体,无所不知是作用,具足这两种智慧,发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自利利他,这是「大焰肩佛」表的意思。

  第四尊佛,『须弥灯佛』。凡是名号上有「须弥」,都是表自性,都是讲性德。你看,灯这个光不大,比不上日月,但是自性的智慧已经透出来了;虽然不大,已经透出来了,已经在放光了。放光就「转识成智」,这是自性的光明。怎么转法?实在说这一部《金刚经》,就是最简单、最扼要的,教我们「转识成智」的方法。我们要是从总纲领上说,就是破我相。那个根源就是我相、我见,四相都是从这里生出来的。虽然经上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就是一个「我相」。「我相」破了,四相都没有了。其他的三相是「我相」的发展、延伸变现出来的,根本是「我相」。金刚般若,破我执、破我相、破我见,这是真实的智慧。这一破,就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凡夫所以出不了三界,就是这个「我」字横在心头,念念都有个「我」,这个就麻烦大了。如果就在我执上要破「我」,难!太难太难了。小乘就用这个方法,所以小乘证得须陀洹之后,天上人间七返生死,才把这个「我」控制住了,这才能出得了三界。天上人间那是多长的时间!人间寿命短,天上寿命长,你才晓得这个难。

  这个大乘法门妙,大乘般若智的方法非常妙,他用什么方法?大而化之,这个妙极了!他教你不要在「我」上去想,起心动念想众生。所以佛一开头就说:「我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这一句话就是四弘誓愿里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他念念要度一切众生,念念要灭度一切众生。那个灭度的意思,就是要令一切众生成佛,是这个意思。你看这个心量多大!原来那个「我」很小,他这样自自然然把心量放大。放大到尽虚空遍法界,那个我执不断,自己断;我相不要破,自己破掉了;我见不除,自己除掉了。这方法妙极了!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一句话很重要,灭度而实无灭度,连非法相也不执著。这个法相是有相的,非法相是空相,空有两边都不著,回归自然,回归自性,那就叫圆成佛道。这个真是「转识成智」妙极了的方法,这个性宗比相宗高明!相宗在理上讲得很透澈,但是在方法手段上没有性宗高明。

  所以我们懂得这些道理,用这些道理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功德真正不可思议。他这个方法能转六识。六识是分别,我们在一切境界上不分别了,这就是「妙观察」;世间人见不到的,你见得清清楚楚。世间人为什么看不清楚?因为他有执著、他有妄想,他见不到。因为你没有妄想,没有执著,所以你见得比别人清楚,这是妙观察。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第七识是执著,你没有执著,心是平等的。心平等,法就平等,万法平等,十法界依正庄严平等,这是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这个在一般教下里面来说,这是「照见」,像《心经》上「照见五蕴皆空」,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