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大意[1989年](第二集)(5)

文殊:表无上正等正觉。】 文殊代表智慧。 弥勒:表一生补处。】 这两桩事都是我们念念所希求的,我们希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希望证得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到别的世界去修证,给诸位说,要三个阿僧只劫才能得到

  文殊:表无上正等正觉。】

  文殊代表智慧。

  弥勒:表一生补处。】

  这两桩事都是我们念念所希求的,我们希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希望证得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到别的世界去修证,给诸位说,要三个阿僧只劫才能得到。三个阿僧只劫,我今天可以跟诸位在座的同修说,你们生生世世修行已经超过无量无边的阿僧只劫,绝不止三个阿僧只劫。生生世世已经修无量无边的阿僧只劫,为什么还没有证一生补处?给诸位说,咱们从前修的那些统统不算,我们这一生修的算不算?还是不算。人家这个三大阿僧只劫从什么地方算起?从你证得须陀洹果那一天算起。须陀洹果是小乘初果,就是你的修行功夫能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掉,证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就是初信位的菩萨,从这一天开始算起,要修三个阿僧只劫才能证得一生补处。我们无量劫来修行,从来没有一次达到这个标准,换句话说,生生世世修行都不及格,所以没有法子,所以这不算。我们这一生修行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恐怕相当不容易,这是实在话。虽然生生世世不及格,可以说每一位同修都有相当深厚的善根,这是真的,为什么?如果没有深厚的善根,你今天不可能听到这个法门,能听到这个法门,证明你善根深厚。

  要想在一生当中成就一生补处,给诸位说,唯独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不需要断惑,这就容易了,需要断惑,我们一生办不到。不需要断惑,这就讲带业往生。所以这个法门人人有分,只要你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修行,你这一生决定成功。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你们细读净土五经就会了解。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我们是凡夫去的,一品惑也没有断,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可是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世界,到那边跟佛菩萨天天在一起共同生活,这个不得了!这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所以这个法门叫圆证三不退,著重那个「圆」。什么人才到圆证三不退?就是补处菩萨。换句话说,我们一到那里,虽然自己没有到达这个地位,但是我们的待遇、享受、修学环境跟等觉菩萨没有两样。你要是问为什么,这里面当然有道理,以后我们会谈到。

  文殊跟弥勒两位菩萨都是劝我们发愿的。中国人造弥勒菩萨像是造布袋和尚的像,因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布袋和尚出生在中国南宋宋高宗的时候,跟岳飞同一个时代。布袋和尚有他特别表法的意义,肚皮很大,笑咪咪的,所以我们取他这个形象代表学佛人的入门。佛门广大,什么条件能入得进来?第一个要「生平等心」,平等心就是肚皮大,什么都可以包容;「成喜悦相」,对待任何人,欢欢喜喜,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入佛门。

  在台湾的寺庙建筑,多半都是不合佛法的格局。大陆的佛教寺庙,一进寺庙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天王殿当中供养的就是弥勒菩萨,所以老远你就会看到他。你到寺庙去,第一个见到什么人?弥勒菩萨,因为他坐在大门口,面对著门,这就代表什么?像他这样才可以入佛门,所以这个意义非常深。佛法里面的塑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你如果真正懂得表法的义趣,寺庙就是佛教博物馆,你到里面去转一圈,佛法的精义你统统都得到了。它是用建筑、雕塑、美术、音乐来表达佛法,这些可以说是最高的艺术品。弥勒菩萨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悦相」,这就显示出极乐的意思,特别用在我们这部经上,这部经我们求的是极乐世界,哪有愁眉苦脸的人会往生极乐?不可能的事情,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他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极乐相应。

  干陀诃提,此云不休息。常精进,永不退也。】

  干陀诃提跟常精进两位菩萨表行。『干陀诃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不休息』。『精进』,就是『不退转』。因此修学这个法门应当是不休息、不退转。念佛秘诀就是九个字,第一是「不怀疑」,决定不怀疑,为什么不怀疑?你看前面十六位尊者,文殊、弥勒都发愿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还有什么话说!这真的可以叫我们断疑生信,那么多人在那里代表就是叫我们深信莫疑。第二是「不间断」,不间断就是干陀诃提菩萨代表的。第三是「不夹杂」,不能夹杂,要专。能守住这三句九个字,你这一生决定成功。所以今天我们只取《净土五经》、《净土十要》,不取别的,取别的就夹杂了。真正念佛的人,《金刚经》也不要念,《心经》也不要念,都可以不必念,求什么?专,杂修不如专修。

  善导祖师告诉我们,善导祖师是唐朝人,历史上记载,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善导祖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的话。他老人家教给我们,劝我们专修,三业专精,身专礼阿弥陀佛,礼是礼拜,我们身体每天拜阿弥陀佛,就拜一尊佛;口专称阿弥陀佛,称念;心专想阿弥陀佛。他说,你这样修法,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一个都不会漏掉,万修万人去。如果是杂修,就是又念佛,又修观想,或者又持咒,又要参禅,又要读诵大乘经典,这是杂修。他老人家讲,杂修的人,一万个人当中难得有三、五个往生,那就不可靠了。这是极力劝勉我们要专修,不要杂修。

  譬如有很多同修过去早晚功课念很多经,拜很多佛菩萨,现在听说了,我要专修阿弥陀佛,那些佛菩萨会不会怪我?从前拜地藏王菩萨,现在不拜他了,以前拜药师佛,现在也不理他了,药师佛、地藏王菩萨会不会找麻烦?给诸位说,决定不会。你从前乱拜,自己以为很恭敬,佛菩萨看到都皱眉头,为什么?人是很好,不能成就。你今天专修,这些诸佛菩萨都高兴,没有一个不庆祝你,你的路走对了,你这一生决定成佛,那些佛菩萨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怪你!可见得我们完全是用凡夫的观念去测度佛菩萨,统统错了。佛菩萨只有一个愿望,希望我们快快成佛,你今天找到成佛的道路,他怎么不欢喜!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不要受感情的迷惑,那是自己坏了自己的前途,那很可惜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