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大意[1989年](第二集)(4)

『僧伽』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和合众」,可见得它不是一个人,是个团体,僧伽是团体的名称。多少人以上?佛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四个人以上在一块同住,遵守底下这些条件才称为「僧伽」,中国人讲僧团。如果有

  『僧伽』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和合众」,可见得它不是一个人,是个团体,僧伽是团体的名称。多少人以上?佛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四个人以上在一块同住,遵守底下这些条件才称为「僧伽」,中国人讲僧团。如果有一个真正的僧团出现,这个地方的人就很有福报,为什么?一切诸佛护念,龙天拥护。僧团出现是无比的殊胜。僧团的条件是理、事两种和合。

  理,同证一心不乱无上菩提。】

  这个解释是就净土宗的说法。我们大家共住在这个道场,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求一心不乱,往生不退成佛,这个目标在一起共住。

  事上的和合有六个条件,就是六个基本的戒条,非常重要。

  一、见和同解。】

  『见』是讲思想、见解要相同,思想、见解不相同,在一起住必然有争执,决定不能达到和合,和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这一条。修净土的人的见解一定要依靠《净土五经》。我们最近半年来在海内外成立净宗学会,我们所提倡的修行依据有两部经典,一部是《净土五经》,另外一部是《净土十要》,我们就依这两部,用这两部经典做为我们思想、见解修正的标准,依照这个标准来修学。在行持上我们提出五个科目,是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到的,这都是属於「见和同解」。五个科目,第一个科目是《观无量寿佛经》所讲的「三福」,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非常重要,第二个科目是「六和」,此地讲的「六和敬」,第三个科目是「三学」,戒学、定学、慧学,第四个科目是「六度」,第五个科目是「十大愿王」。我们行门就遵守这五科,这是专修净土,专弘净土。此地讲六和,第一个就是见解要相同,我们一定发心遵守。

  二、戒和同修。】

  『戒』是生活的规范,因为大家在一起生活一定要有秩序、规矩,你的团体才不至於紊乱。戒律在日常生活当中非常重要,佛的戒律尤其是值得我们尊敬,佛戒律是戒自己不戒别人,这是它最特殊的地方,为什么?因为我自己要想成就,成就的关键在定,我们这个法门讲一心。我到此地来修行就是要得一心,如果我常常拿戒律衡量别人,我这个「一心」这一生当中决定得不到。我的戒律学得很好,看到他今天又破戒了,他又犯戒了,我还能得一心吗?不能得一心。所以佛戒律真正是伟大了不起,他的戒律只戒自己不戒别人,不管别人,别人犯戒也好、破戒也好、持戒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我对於一切人决定不起心、不动念,我自己才能得一心。所以佛教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守戒律,不要管别人,这真正是了不起。

  这种构想非常符合现代人讲的科学精神,纯粹是叫我们自律而不律他。每一个人都能自律,这个团体当然和合,每一个人都能容忍,自己守规矩,不管别人。别人不守规矩的,有,僧团里头有不守规矩的,佛教我们一个方法:默摈,默摈就是不理他。不要管他,不要理他,我们的心还是清净,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才能达到一心不乱,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都容易懂。后面一个:

  同羯磨。】

  佛法是民主的,不是专制的。『羯磨』是印度话,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会议议决,无论大小事情,僧团里面没有秘密,僧团里头一切公开,要徵求大众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这就是「同羯磨」。所以佛法是最早讲民主的,三千年前佛门里面就提倡民主。

  下面经上给我们提出十六位尊者,这都是阿罗汉。

  十六尊者名德大意】

  我们把它列成一个表。这些人:

  皆群伦首领,社会贤达。】

  就是我们所讲各行各业的首领,是社会的贤人、通达之士。这些人来参加这个法会会起很大的作用,让一般人看到这些人都来参加,增长他们的信心,知道这个会之殊胜,这一会之重要,所以有这么多高人、这么多学者专家都来参与。他们的特长,这个表解上都列了,也不必一一的细说。表解当中这一行,讲智慧第一、神通第一,这是从前经里面注解是这么注的,后面这一行是拿现代这些名词注在旁边。像舍利弗,从前说智慧第一,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哲学家;目犍连神通第一,就像现在讲的科学家,其余的就不必一样一样介绍了。

  此等大众,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不思议法。从佛转轮广利人天,今闻净土摄受功德,信受奉行,实乃以身作则,劝吾人深信莫疑也。】

  这十六位尊者摆在此地干什么的?劝我们相信这个法门,因为这个法门的纲领有三条:信、愿、行。序分里就有信、愿、行的意思在。这些人都来听《阿弥陀经》,都来修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我们应当要学习,所以是劝信的。实实在在跟诸位说,释迦牟尼佛本人,所有的这些弟子们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乃至於一些菩萨众,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从西方极乐世界再来的。这桩事实,诸位可以从《华严》、《无量寿经》里面体会到。西方极乐世界再来的,到此地来唱戏表演给我们看的,诱导我们发心求生净土,真是慈悲到了极处。所以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度生成佛的第一法门,你要不深入经藏就不能发现这个秘密,你才晓得佛恩之伟大。

  经里面,菩萨众只列四位,这四位菩萨也有特别的意义。前面十六尊者代表信,菩萨代表愿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