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一集)(2)

翻成中文之后,译经的大师就五个题目当中,略取十九个字,成为我们现在中文本的名题。题目他取舍是取第一个题目里头「大佛顶」三个字,第三题是完全取了,「如来密因修证了义」,然后再取第五题后半段,就是「诸菩

  翻成中文之后,译经的大师就五个题目当中,略取十九个字,成为我们现在中文本的名题。题目他取舍是取第一个题目里头「大佛顶」三个字,第三题是完全取了,「如来密因修证了义」,然后再取第五题后半段,就是「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所以以这十九个字做为中文译本的经题。这个题目我们略略的给诸位介绍一下,对於全经的大意就可以有一个概略的认识。我们看中文的题目: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经是通题,加上这个经字,总共经题有二十个字。我们将这个题目分为七个段落来介绍。底下列出:第一是「大」,第二是「佛顶」,第三是「如来密因」,第四是「修证了义」,第五是「诸菩萨万行」,第六是「首楞严」,最后「经」是列在第七,分为七个段落来介绍。我们先看「大」,此地这个「大」是赞叹之词,不是大小之大。大小它是对待的,换句话说,是相对的,相对就是有限度的。此地这个「大」是无限的,它不是一个相对的名词。

  大,即众生心。心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故称为大。】

  这是简单的解释。「大」究竟是说的什么?原来是说心。「心」,实在讲很难懂、很难体会。这个地方不能误会,一说心,是,我们都有个心。这个心是肉团心,这个心没有用处的,这个心是五脏六腑之一,不管用的。佛法里面讲的心,所谓是真心、妄心。真心、妄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为什么用两种称呼?觉悟了就叫真,迷了就叫妄。我们所有一切的活动,都是心在做主宰。我们凡夫起心动念叫妄心,为什么叫妄心?不知道真心是什么,不知道。你虽然不知道它是什么,它一样起作用。不是说你不知道,它就不起作用了,不知道也起作用。知道,那作用就妙了,那个作用是没有边际的,那就太伟大了。

  迷了之后,这个作用是局限一个限度;换句话说,不能完全起用,局部的起作用。也是看我们迷的程度浅深不相同,迷得重的,那个作用的能力就很小;迷得浅一点的,它作用的范围就好像大一点。佛给我们讲九界众生,这我们常听说的,九法界的众生,这九界从哪里来的?就是迷悟程度上分的。迷得最重的是地狱众生,迷得最轻的是菩萨。十法界简单的讲,就是对於自己的心性迷悟程度,说出这些名词。

  「心摄」,就是统摄,「世间」是讲六道、是讲三界,「出世间」是讲佛、菩萨、声闻、缘觉,这总称为十法界。它为什么统摄十法界?实实在在讲,十法界是这个心变现的现相,那心怎么不统摄十法界!《华严经》上说得很好,「应观法界性」,法界就是讲十法界,性,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本体。你要观察十法界的本体,佛说「一切唯心造」,十法界统统是心性变现的现相。心是体,十法界是现相。由此可知,心性实实在在讲广大无边!佛跟我们说,那就是我们自己的真性,是自己的本性。

  真正觉悟真心本性的人,他的心一定清净、一定平等,不会有人我是非的执著。为什么?他知道一切人我是非全是自性现相而已。除了自性心性之外,别无一物,他哪里有分别执著。没有分别执著,就叫做大慈大悲。那个「大」就是这个「大」的意思是一样的,叫大慈大悲,完全是心性的流露。慈悲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爱心,对於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是平等的爱心,真实的爱心,这叫大慈大悲。所以,它统摄世出世间一切法。这是没有名词可以赞叹,不得已用一个「大」字来赞叹它,是这个道理。

  在《华严经》里面,就叫做「一真法界」。《华严经》讲一真法界就是这个意思。

  诸经或名实相。】

  一切大乘经里面,有的地方讲「实相」,像《般若经》里面多半讲实相。或者讲:

  佛性。】

  或者说:

  圆觉。】

  或者讲:

  真如。】

  在《楞严经》里面,又有一个不同的名词叫:

  如来藏。】

  其实这么多的名词,名字不一样,所说的是一桩事情,就是众生心,也就是真心本性。佛为什么在一切经里面说出许多不相同的名词?说一个我们好懂,为什么说这么多名词?其实我这里举的简单,如果查查经典里面讲的,我看至少有七、八十个不同的名词,太多太多了!我没有去统计它,实在是太多了。佛说经常常告诉我们,叫我们不要执著,执著就错了。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特别教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心缘相就是执著。所以佛说许许多多名词,这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只要说的是那一桩事情就行了,何必去执著名相。名相再多,都是说的一桩事。他这是一种善巧方便,教我们离开名字相,你才能够真正知道佛所说的是些什么。所以,统统讲的是一心。

  是知此心,十方无尽,三际莫穷。】

  「十方」是讲空间,是无限大。「三际」是说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

  为法界体。】

  「法界」就是常讲的十法界,十法界的本体。十法界从哪里来的?就是心性变现出来的。心性为什么会变现?这是今天这个世界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天天在探讨、天天在研究的一个大问题。可是一直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也没有一种学说真正能教人心服口服,没有的。唯独《楞严》对於这些答案,给诸位说,说得透彻淋漓。宇宙怎么来的?万物怎么来的?非常可惜现代西方这些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没有深入《楞严》。《楞严》是讲这些问题的,讲得实在透彻,虽然它的文字不多,全部经典大概是六万多字的样子,在今天来说,六、七万字的书本是个小册子,不算是很多。文字虽然不多,它确实有相当的深度。这些事情,单单靠说是很难说得清楚。为什么?语言是有限的,换句话说,有语言不能达到的,达不到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