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日志(54)
我们的寺院旁边有个道观,桃园观,出家前我去那里转悠过。觉得道家的气质非常好。 有时候在寺院里也听一些师兄弟们说起道家的修行方式,很好奇,他们中有的了解的还很深,常常告诉我一些基本常识,读《道德经》以及儒家的经典,发现至少在一个阶段上,各家都是相通的,都在讲述一个道理,但终极目标有差异。 那天早上,寺里派出了六名僧人,一名居士,旁边的桃园观的张道长搭我们的车,去北京市海淀区基督教堂,参访那里的宗教活动。 张道长穿着很传统的道士装束,别着发髻,很有气质,也不多话。按戒律,比丘出行,三人以上就要排队,一下车,前面五个比丘就整齐地排成队,我是沙弥,也整齐地跟在后面,张道长走在我们身边。 这年头,这个样子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有点意思,好在,北京真的是国际城市,既没有人围观,也没有人侧目,偶尔有好奇的,多看几眼。 海淀基督教堂位于北京中关村,很多知识分子在这里举行婚礼,这个教堂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她的周围全都是中国最著名的高校。 中关村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一直以来,我所接受的教育和信息,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崇尚西方,彻底的;一种是蔑视西方,彻底的,社会上叫愤青,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想法是受所接受的信息左右的。也是忽左忽右。 出家以后,竟然有机会和道士一起去基督教堂参加活动,教堂里的牧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时才发现,一同参加参访、交流活动的除了政府官员还有阿訇。 之前,我曾随侍前面的法师参访过天主教神哲学院。 加上以前对西方宗教的了解,逐渐有了一些线索和眉目,眼下,我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还是应该很谦虚地学习西方宗教中的很多入世的方式和手段,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形成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谁也没有规定佛教一定是什么样子,或者不应该是什么样子,只要能利益到众生的样子就应该是那个样子,而且,一个宗教很难跟社会发展和现状决裂开。 没有民众、信众的宗教,我想应该就生存不下去的。 1933年,西方人在中国北京的海淀区建了一座基督教堂,那旁边有著名的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伴随着风风雨雨的中国历史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基督教给予中国北京一座非常现代化的教堂,2003年开始建设,历时四年。 即使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座教堂,当时的设计格局和目的丝毫也不过时,四千平米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只有一千五百平米。主要都用在了一个大厅里。这个大厅具备传教、布道的功能,具备演出的功能,具备交流思想的功能,具备独自静坐冥思的功能,具备忏悔和反思的功能。 大厅内和很多传统教堂一样,设计有室内巧妙采光的功能,就在牧师布道的讲台上方,高高地开了一个大天窗,阳光从天窗下下来,照射在牧师和他手中的《圣经》之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