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2007年净宗弘法大会-中华文化的根(11)

这一接受之后,就是他给我讲东西,我绝对没有顶嘴的机会。我说从前章嘉大师怎么讲的,那我不承认,你没话好说,只有完全服从,接受他的。看书也是一样,他不准的我们就不可以看。可是这样子接受这种教诲,三个月之


  这一接受之后,就是他给我讲东西,我绝对没有顶嘴的机会。我说从前章嘉大师怎么讲的,那我不承认,你没话好说,只有完全服从,接受他的。看书也是一样,他不准的我们就不可以看。可是这样子接受这种教诲,三个月之后我就体会到了,你看他不准你乱听,不准你乱看,耳朵封闭了,眼睛也封闭了。三个月之后,心地烦恼轻、智慧长,与外面不接触,断绝了。听他讲东西能够听得懂了,能够契入,自己晓得,从前听不懂的、看不懂的,现在能看懂、能听懂,六个月效果就非常明显,才知道这个方法好。老师最后告诉我,有期间的,不是无期间的,多久?五年,遵守他这个教诲,五年要守定,五年之后就开放了。到了五年之后,我深深受到这种教学的利益,我跟老师讲,我说老师,我继续再守五年,他听了笑起来。所以我遵守他这个教导十年,根紮进去了。

  以后到新加坡来,李木源居士请我来讲经,那个时候是叫“佛教青年会”,还不是居士林,他在当会长的时候,佛教青年会。在新加坡遇到一个老朋友演培法师,我们认识很久,演培法师早年在台湾讲经,我还听过几次。那时候没有出家,在台北听他讲经,跟他认识。到这边来之后,他听到我来了,他到机场去接我,邀请我到他道场去讲开示,我去过几次。我去之后,他道场年轻人多,大概有六百人,听众有六百人,我讲完之后我们在小厅里面,他的客厅聊天。我就讲我当年拜李老师三个条件,他告诉我,他做小沙弥的时候跟谛闲老和尚,也是这三个条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李老师的专利,是中国古代祖祖相传,这叫什么?叫师承。你跟定这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全心全力栽培你,你要是有怀疑,你要是不听话,你不能成就。所以,我到这里来听到他说,谛老也是这三个条件,我这才明白。

  李老师从来没有给我讲过这是古人相传的,没有说过,我还以为是他的教学特殊的这种例子。不过我总是也怀疑,为什么?他用这个方法只对我,他的学生很多,但是对其他学生没有用这方法。这个疑惑总是解不开,遇到演培法师才解开。可是演培法师很可惜,他在谛闲法师那只有一年,然后听说太虚法师在闽南,就是厦门,办佛学院,他偷偷的溜走了。他没有给谛闲法师讲,就是开小差溜掉了,逃学逃掉了,他去跟太虚法师,非常可惜。跟太虚法师学习,他变成了佛学家,佛门的学者,如果他要是跟谛闲法师跟到底,他一定是天台宗的传人,天台宗的一代祖师,这是非常可惜。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老师教导你的方法,你自己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只要真肯干,效果非常明显,你会能够得到,得到之后你才有法喜。你看老师教我五年,我就自动延长五年,我感觉到五年不够,延长五年。奠定这个基础你才会有成就,你在社会上才能经得起考验。

  我这一生,许多同学都了解,误会的人很多,不谅解我的人很多,毁谤的人很多,羞辱我的人很多,我都能够应付。我的应付方法你们大家都看到了,我对他们尊敬,我对他们赞扬,我对他们感恩,为什么?他消我的业障。他毁谤我,我听了之后,如果我有这个毛病,我改过,我有过失我改过,我感谢他,他提醒我;我没有,没有,勉励,所以古人讲,“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能说我过失的人、能批评我的人,好人,不是坏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是自己成就,自度就是度人,自成就是成就别人,因为现在这个社会不知道感恩,这个社会动乱,要怎样教人感恩?这是教人感恩最好的机会。别人要争,那我就让,这个诸位知道,美国的道场我让给别人,台湾的道场我也让给别人。你只要要,我统统给你,我欢欢喜喜的给你,我不争。让掉之后怎么办?自然就有了,这就是什么?就是《了凡四训》上教给我的,你命里有的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求不到。我命里既然是有,我真的丢掉,那个地方会自然来了。所以每一次舍,后面得到的更殊胜,自己都意想不到。

  由此可知,别人无论用什么方法对我,都帮助我提升,我能不感恩吗?我还能记仇吗?如果我有怨恨,我还有记仇,我自己把自己毁掉,那真的福报就没有了,这个要懂得。所以一切众生,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全是恩德,真正让我们这一生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父母对我们有恩,老师对我们有恩,同学对我们有恩,我们佛友各个对我都有恩德。你的心往这上面去想,你就心开意解,你多么欢喜,多么欢乐,你不会有忧虑。谚语说得好,“忧能使人老”,如果常常生活在忧虑的环境,你很容易衰老,你也很容易得病。你能够生活在欢乐当中,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快乐能让你年轻,你不容易衰老,你不会生病。病的根本因素,佛经上讲得很好,贪瞋痴慢叫三毒,内里面有毒,外面才容易感受外面的病毒侵犯;里面没有三毒,外面毒再多,你不会感染。

  所以佛教导我们,《无量寿经》经题上,你看教我们“清净、平等、觉”,修什么?就修这三个,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觉是智慧,修智慧。你能修这三种,你就得到殊胜的果报,果报是什么?“大乘”,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福报,“庄严”是相好,你看都是经题上的。“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果报,怎么得来的?“清净、平等、觉”,有因有果,你要想得殊胜的果报,得好好的修因。尤其在日常生活当中,懂得善财五十三参,就是历事链心,我们的清净平等觉在哪里修?在生活上磨练,磨练最有效果的是人事环境。在顺境里面不起贪恋,逆境里面不生瞋恚,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清净平等是真心,不要迷惑,起了贪瞋痴慢就迷了,贪瞋痴慢放下,这人就觉悟,这个要懂。

  如何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一个标准?有没有标准?有。佛经里面,像“净业三福”那是个指导的原则,总纲领、总原则。落实,譬如说第一条四句,“孝亲尊师”的标准就是《弟子规》,这个要知道。佛教传到中国来,世尊在《佛藏经》里面说过,《佛藏经》不是《大藏经》,是佛经里面的一部,它的经名就叫《佛藏经》,《大藏经》里面有。佛在这个经上讲,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叫非佛弟子。为什么?你躐等了,像读书一样,一定先从小学、中学、大学这样念上去,佛点头,佛欢喜;如果你躐等,我中学、小学都不念,我就念大学,佛就摇头,佛不赞成,你不是佛的好学生。

  小乘经的翻译相当完备,就是我们《大藏经》里面的四阿含,小乘经。跟现在南传巴利文经典比较,大概他只比我们多五十几部,你就晓得小乘经非常完整,比大乘经完整多了。中国人有孝亲尊师,有这个底子,所以在早年,隋唐时候,小乘两个宗,俱舍宗、成实宗,这是必修的,学佛人必须要修学的,由小才能够入大乘。可是到唐朝中叶之后,中国佛子无论在家、出家就不学小乘,到宋朝时候,这两个宗就没有了,现在提起来没人知道有这两个宗派。不学小乘怎么办?中国用儒、用道代替小乘。所以在中国传统学术,儒释道三家就结合了,关系非常密切。用儒代替小乘,用道代替小乘,无论在家、出家学佛都有儒道的底子,有这个基础再进入大乘,没有问题。历代这些高僧大德,在家这些居士,大德居士,成就的人很多,说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