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大乘无量寿经大意(第七集)

无量寿经,净空法师

大乘无量寿经大意  (第七集)  1992/12  美国达拉斯  档名:02-22-07

  诸位同修,本经从第十一品第三十六面,「国界严净第十一,光明遍照第十二,寿众无量第十三,宝树遍国第十四,菩提道场第十五,堂舍楼观第十六,泉池功德第十七,超世希有第十八,受用具足第十九,德风华雨第二十,宝莲佛光第二十一」。这几品统统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我们今天讲的人文,现在所谓是文化。西方极乐世界的文化,资源,生活状况,衣食住行,全都在这些章里面跟我们介绍出来了。这些经文不难懂,但是里面的事理都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十二章「决证极果」,如果没有这一章,西方极乐世界,「极乐」这两个字还不能完全相符合,有这一章的的确确是名副其实。极果就是圆教的佛果。后面「十方佛赞」跟小本《弥陀经》的「六方佛赞」完全相同。我们这经本后面附的有夏莲居老居士《弥陀经》两种译本的会集,诸位细细看看就知道,《弥陀经》的原文也是十方佛赞。没有十方佛赞,这样殊胜的法门,美好的修学环境,我们怎么会知道?如果十方佛不赞叹,十方佛可以说是没有一尊佛例外的,每尊佛都赞叹,没有不赞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这才符合世尊赞扬弥陀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他在这一章后面有几句特别告诉我们这个法门功德殊胜的不可思议。这个文在第四十九面第三行:

  欲令他方所有众生。】

  十方佛为什么赞叹?赞叹的目就在此地。他方世界是极乐世界以外的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都叫『他方所有众生』,包括我们在内。

  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

  『闻彼佛名』。闻名的意思前面说过了,这是菩萨闻思修三慧具足。因此,他听到这个名号,听到这部经典,或者是见到弥陀的形像,他就能『发清净心』,能够『忆念受持,归依供养』。这几句话是修行非常重要的纲领,我们要好好的把它记住,我们能不能往生关系非常之大。我们今天的心清不清净?我们有没有真的在忆念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接受这个法门,接受这种修学的理论方法,能够保持不失。皈依,从过去没有遇到这个法门之外无论所修学的,认真讲都不是一生能够成就、能得到结果的,我们把它舍掉,从那个地方回归,从今天起专依《无量寿经》,这叫皈依

  今天我们讲皈依三宝,诸位要知道三宝当中,佛不在世,佛菩萨的形像我们没有办法依靠的。佛不在世,佛像不能够保护我们,我们供养佛菩萨形像只是纪念的意思,报恩的意思,念念不忘,这个要知道,决定不能迷信。所以今天皈依三宝,最重要的就是法宝。佛陀在世的时候,三宝当中是佛宝第一,法是佛说的,佛不在世是法宝第一。这一部经我们已经明白了,已经肯定它是一切法当中第一法宝,无上的法宝,我们要依靠这部经典的理论、方法、教训来修行,这就叫皈依供养。这个供养纯粹是讲的依教修行供养,这是法供养当中第一供养,依照这个经典方法来修行。

  乃至能发一念净信。】

  这四个字不能把它轻视,不能把它滑口念过。『一念净信』,这就有感应,我们今天念佛念得很多,实在讲我们的念头不止二念、三念,一天不晓得有多少妄念。什么时候这个念头能归一?一就是没有妄念,所以这个信叫净信;净,你心地没有染污。这句话就是三辈往生里面讲的「一向专念」。一念就专,二念就杂了,何况三、四、五念那更不得了。我们这个念不止三四五念,这是我们念佛不能得感应的原因。所以最要紧的是一念净信,这句话非常重要,只要能达到一念净信,这一念就是一心专念,就是这个意思。

  所有善根。至心回向。】

  我们在生活当中,自己念佛、诵经、礼佛是善根,以我们的善心善行帮助一切众生,这统统都叫善根。我们只有一个目标求生净土,这就叫回向,叫至心回向。至心是真心,要把西方净土看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情。我们在这个世间没有比这桩事情更重要,甚至於没得吃、没得穿都不重要,不能一天不念佛,不能一时不念佛,不能一刻不念佛,这个重要。

  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这三句讲的果报。你能依照这个要领来修行,必定往生不退成佛,这个果报才圆满。底下两章非常重要,是我们专修这个法门的纲领。首先讲的「三辈往生」,这些都是略说。《观经》里面讲九品,九品是三辈的展开,三辈是上辈、中辈、下辈,上辈里面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辈里面有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这就九品。九品还是粗分,每一品里面又有九品,你才晓得品位差别无量无边。无量无边说起来麻烦,实在讲也没有这个必要,知道这个状况就好了,所以只是略说上、中、下三辈。这三辈当然修行也不是几句话能讲得完的,全是从要领,从最重要的条件来说。我们看看上辈要具备什么条件?中辈具备什么条件?我们要努力,要力争上游,这才叫真正有志气。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

  我们一看这个文,弥陀主要接引的是六道众生,『诸天人民』。

  其有至心。】

  『至心』是真心,这里面如果有真心。

  愿生彼国。】

  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凡有三辈。】

  大分分三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

  经上说得很明白,所以有些人一看这个经文,我们在家人上三品没指望了,为什么?要『舍家弃欲而作沙门』,上三品没有指望了。诸位要知道,你这个想法叫望文生义,三世佛都喊冤枉。怎么晓得?前面在一开端,第二品一开端就摆得那么清楚,「贤护等十六正士」,这些人是上上品往生的,全是在家人。这个地方讲「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个家就不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家,就不是这种形式之家,要知道这个。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