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圣严法师著:法鼓家风(1)(5)

放眼全世界,处处为佛教 曾经有一位日本的天台宗祖师讲过,如果看了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而不流泪的话,那人一定没有菩提心。我们从传记里看到,蕅益大师的一生就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而做努力。他穷毕生之力深入

  放眼全世界,处处为佛教
  曾经有一位日本的天台宗祖师讲过,如果看了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而不流泪的话,那人一定没有菩提心。我们从传记里看到,蕅益大师的一生就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而做努力。他穷毕生之力深入经藏、广注经论典籍,其目的不为其他,纯粹就是为了度化众生。譬如他注解《梵网经》,是为了让众生懂得《梵网经》;他研究《法华经》,也是为了让众生懂得《法华经》;又为了在家居士能好好持戒,所以他就编了一部《在家律学》;为了使出家人能持戒,就写了几套有关戒律的书。
  蕅益大师的精神令我很感动,受到他的影响,我也本著要把佛法与人分享的心,所以书一本一本地写出。这不是为了表示我很有学问,也不是为了学术上的地位,我真正为学术而写的书只有两本:一本是我的博士论文,一本是我的硕士论文,我写书的目的,是为了要让现代人接受佛法,了解佛法的好处。
  例如我写《戒律学纲要》,目的就是要让人知道如何持戒、如何真正地实践戒律,并且了解戒律的精神,而不是持戒持得像蕅益大师所说的“装模作样”,到处自称“我持戒”、“我是一个律师”,标榜自己持戒严谨,实际上却漠视戒律的精神。我所强调的是戒律的精神,是要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实践的,而不只是戒律的躯壳。
  所以,即使我现在非常忙,还是不忘要写书。不过,写书不能信口开河或空空洞洞、天马行空、不著边际地写,而是要搜集资料,有根据地写。
  另外,太虚大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他被当时很多守旧派的人士称为“魔”,认为他离经叛道,因为他会参加各种会议,和很多有名望的人来往,甚至他也看外道的书、有关革命的书,而于文章中表现他个人强烈的主张与看法。虽然如此,太虚大师却从不计较、气馁,还是把所有佛教的道场、信徒都当作是自己的道场、信徒来照顾,而不管那个人是否与他对立,就如同他的法号般,心量广大如虚空,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批判误解,他心心念念就是为整个佛教、为所有众生。
  我没有像太虚大师那么大的心量,但我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精神。所以,我思考问题乃至传递给弟子的讯息,都是从“整体佛教”、“全部佛法”来著眼。而我这一生的立足点虽是汉传佛教,但在我心里,对任何一个系统下的正统佛教都尊重、赞叹,因为佛法是一味的,就如同海水是一味的一般,虽因区域的不同,而分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但终究都是海水,味道都一样是咸味。此外,我们也应该放眼全世界,要有世界观,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台湾佛教”或“中国佛教”的地域化思考中。
  这也就是法鼓山的精神,除了要学习踏实、谦虚、尊重的精神外,还要心胸广大,不要只为个人设想;当然,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团体,但更应该为整个佛教设想,因为佛教是全世界的佛教,所以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是我们自己人。
  我们的未来,一定要有前瞻性,要往远处看、往大处看。大处,就是世界佛教;远处,就是未来的佛教。如果只想到现在,那是短视、没有前途的;如果往大处想、往远处想,不只是想到自己,而能处处为佛教,想著要利益众生,你存这个心,出家修行就不会有问题。
  就像我先前讲的太虚大师,他十几岁就思考到全中国的佛教;我自己也一样,十多岁接触到佛法,就想到该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佛法、得到佛法的利益。我学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众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基于这一点,我虽然比不上太虚大师,但我是以他为榜样的。我们僧伽大学的精神也应该是这样,凡事往广处、大处去思考。
  过去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和我见面时所谈的都不是他个人的事,而是谈二十年以后的中国佛教会怎样、一百年以后的世界佛教会怎样、如果我们努力朝哪个方向去做的话,佛教会怎么样……之类的话题。
  有一次,我们在东京见面时又谈到这问题,当时我连下个月的房租都不晓得在哪里,接下来的生活可能都过不下去了,但两个穷鬼却在讨论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佛教会如何。当时,在座有人就认为我们太不切实际了,但现在看起来,当初说我们不切实际的那些人,到现在好像没有什么路可走了,但我们这两个穷鬼,现在能走的路还真是不少呢!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要大家不要担心个人前途的问题,佛教有前途,我们就一定有前途。
  实践创校的精神
  一所学校的发展,和创校理念与校长的治校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僧伽大学现在是创校的初阶段,我这个创办人没有办法和你们每天生活在一起,我只能给你们精神,希望你们能把握这精神,诚恳谦虚、努力踏实、心胸宽大,不单为自己个人著想。尤其你们是僧伽大学的第一代学僧,更要把握住创校的精神,好好经营下去。
  你们不要只会埋头读书、拚成绩,认为学业成绩分数比较高的人,就比较优秀。究竟谁是真正的人才,大概要在僧大第四年才约略看得出来。所谓“品学兼优”,对于一个出家人而言,品、学这两者之中,“品优于学”要比“学优于品”来得重要,而“品”,就是自己的行谊人格。与人相处、为团体奉献服务、为大众解决困难,这方面不一定有分数,也很难打分数,但却非常重要。
  一个出家人不一定要会背多少经、多少论,但一定要有慈悲心,能为人解决困难;有出离心,自己少欲知足、少烦少恼;有菩提心,为大众奉献、服务。这些都要比课业的分数来得重要,但并不是说,你们上课的时候可以不用出席了,每天就在那边扫落叶、清厕所、招呼信徒。我的意思是,你们不要把全部时间都放在课业上,不要只以书本为重。
  我个人是为了众生而读书的,这是我的精神,如果你们不是这样,那就不是法鼓山的精神。请诸位把精神掌握好,要为众生读书、利益众生,当然这当中也包含了为自己少烦少恼而读书。
  如果没有办法降伏烦恼,怎么办?你们现在和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在僧团里又无聊,时间一久,有时候头脑里就会出现古怪的念头,譬如你们的头发理得很短,一开始还不觉得怎样,但一阵子后,或许会想,头发若是能留长一点,应该会比较好看。你或许不觉得这是烦恼,但那就是烦恼!所以,平常自己的心上要有工夫,当状况出现时,平日用功的工夫就要拿出来。譬如念佛的人,心中就要有佛号;参禅的人,心中随时都要提话头;默照的人,就用默照的方法。
  如果上述这些方法都用不上,可以拜佛忏悔。但拜佛时不要身体在拜,心里却在那边又怨、又恨、又骂,嘀咕著,拜了这么久也没用、菩萨又不灵,结果愈拜愈烦恼……。拜佛,要留心身体的动作、心里的感受,这是与四念处——身、受、心、法,有关的基础修学法。心不能调伏时就观身,身比较调伏了以后再试著观心,用这样的方法来拜佛、忏悔就有用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