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二00八年,刚好马来西亚宗教访问团到庐江,参与课程。结果我们坐在一桌,我的正对面坐了一个伊斯兰教的长老。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是给大家提一个醒,这件事可能以后你们也会发生。什么情况?伊斯兰教的长老,我们坐下来吃饭,还没开始吃,这一位长者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请问你知道陈蔡绝粮吗?」孔子曾经在陈国、蔡国绝粮七天,七天没有饭吃。一个伊斯兰教的长老问我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知不知道陈蔡绝粮?我当时候真的流冷汗,然后我心里咯噔一下子,幸好知道,假如不知道就糗大了。我以前曾经听,到外国去留学的大学生,说去的时候人家问他,你读过《论语》吗?摇头。你读过《老子》吗?摇头。结果那个人很失望的走了。人家觉得很奇怪,你们的圣人怎么你们都不认识?所以这个长老一问,就是问这么深入的问题。 而且这个长老在二00九年,我们在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办了一个传统文化课程,有二千五百多个校长老师参与,他是其中一个主讲老师,他就专门讲孔子,那一堂课他就讲孔子。结果马来西亚刚好接到一个联合国的刊物,到马来西亚来,说提供给他们做教育用。结果国家就交给了这个长老说,你先审核一下,看看这个能不能用?结果这个长老审核完了,他把联合国的书退回去。他怎么说?这一本书里面连孔子的思想都没有提到,这本书不合格,退回去。您看回教长老都以孔老夫子的教诲来评断这个是不是好的教育教材。所以确确实实,我们要接受孔子这些圣贤人的教诲,我们才有判断力,我们这个慧眼才能够开得了,我们才能真正带领孩子,带领自己的学生、员工,走上幸福的人生。 诸位长辈,诸位兄弟姐妹,请问你们幸福吗?请问您希望你的孩子跟你过同样的人生吗?你们现在都已经过得很幸福了,所以可以让孩子跟我们过一样的人生。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值得为人君、为人亲、为人师思考。因为真的孩子每天都看著我们,都跟在我们后面,所以我们早一天有智慧,他们就早一天有福报,早一天长智慧。所以一个人真的有使命感的时候,他的学习是不需要人家推的,他会非常积极主动的去提升自己。因为他知道孩子不能等,学生不能等。 而这一次一开始跟大家分享交流到的是,我们在一百二十五页,二百零八句,开始是「为政」当中第五个大纲领,「教化」。因为我们这一次的主题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这个教化的句子,在《群书治要》当中有非常精辟的教诲。我们先看二百零八句就把孔子的教诲编进去了。「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实,古圣先贤的教诲,只要一句听懂、肯做,人生就保证不一样。因为这是心性之学,一句照做了,整个灵性、智慧就往上提升。而孔子告诉我们,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有纯净纯善的性德,也跟《大学》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个明德就是本善。而我们首先不怀疑古圣先贤的教诲。这一句话真正相信,从今天开始不会怀疑自己了。人有很多的精力都是因为怀疑自己,都是自己沮丧退缩了,不知道耗了我们多少的时光跟精神。而这一句真读懂了,决定不再怀疑自己,时时都相信,「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我读了这一句以后,我从此不再自卑。我以前是比较没有信心的人,大家看得出来吗?我以前没有信心到还做心理测验,那个心理测验结果说,你很像无尾熊型的,你很像老虎型的,或者孔雀型的。人没有信心,还要借助於这个心理测验,然后测验完之后跑去告诉别人,「我很像孔雀」。我们了解,没有经典,人开不了智慧,会遗失到什么程度?像畜生都可以高兴老半天。所以我都感觉,我们这一代的灾祸在哪里?丧失民族自信心。这个是西方传过来的心理测验,就觉得像宝一样。假如是我们中国人来做这个心理测验,那他做出来的心理测验是说,你有大舜的志向,你有尧帝的仁慈,是吧?你有唐太宗的恢宏大度。那应该是测验出来是告诉我们,你有很多圣贤人的特质,你要好好努力效法他们,怎么学到最后都是去跟畜生比?我告诉大家,我们去读教育学科的时候,真的拿狗、拿猫、拿老鼠做出来的实验,最后拿来教谁?教人。最后把人教成什么?目标是狗跟猫,一不小心就不如狗跟猫了,因为你定的目标是猫跟狗。所以现在整个教育,猫跟狗它是动物,它是欲望要满足,你怎么把人都引向欲望的人生观去了? 老祖宗说,「欲是深渊」。你看现在的孩子,大学还没有毕业,这么会花钱,那不都是顺著那些欲望的理论教出来的孩子吗?怎么会偶然?事出都必有因的。所以这个灾祸来自於我们没有信心,外国的月亮比较圆,都没有判断就把它们都拿来用。所以有时候还会问朋友,问同事,因为没信心,就问说,「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然后,朋友就会很严肃的说,「你要听真的还是假的?」听真的可能心脏还要做好准备,不然心脏病发作。确实没有信心。但是读了这些经句,我们坚信,老祖宗讲的都是真实语,不会骗我们,所以一下心安了,我有本善,我有明德,不会自卑。 但老祖宗又告诉我们,「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我们也染上了一些恶习惯,所以有自知之明,不会傲慢,赶紧要对治这些习气,一刻都不能停留,那不可能会傲慢,因为自己都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不自卑又不傲慢的人生态度,在一句教诲当中,你领纳进来,你的心灵、你的人格就转了。所以学的不在学很多,在句句都能领纳,句句都能去做,就能有很大的受用。而这个性相近,不只是自己有了信心,我们坚信这一点以后,我们面对任何一个生命当中的有缘人,我们决定不会怀疑他们。您当老师,你相信每个孩子以后都可以成圣成贤;你当父母,你相信一定可以把孩子教好;你当老板,你当领导者,你坚信不疑,「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分信任,那一分眼神,能够感动你生命当中非常多的有缘人,您那个眼神会让他特别的震动他的心灵,觉得好像很久没有被这样的眼神信任过了。 我记得我当时在学校教书,有一个孩子已经被三所学校赶出来,到我们学校是第四所。结果这个孩子有一天又犯了大的错,就很落寞,坐在楼梯口。我看到他的背影,觉得他可能是很沮丧,我就坐过来陪他。他当时就说,「老师,我想死。」我说你为什么想死?「大家都不喜欢我。」「那人家为什么不喜欢你?」他自己也把原因找出来,「我都打人,我都骂人」。其实在他最沮丧的时候,我们陪他坐一下,这个孩子就很信任我们。结果过一、二天,因为我当时就送给他一些书看。结果一、二天之后,他到我的办公室门口,很害羞的样子,在那里走来走去。我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找我的。我就出去,然后我说,有什么事要找老师吗?他在他的手臂上自己画了一尊释迦牟尼佛,画得非常好,他还遮起来,很害羞,怕我看,慢慢慢慢把手放下来给我看。诸位长辈,诸位兄弟姐妹,大家想一想,他在画那一尊释迦牟尼佛,他那个当下的念头是什么?是佛陀那个慈悲的相,他的整个心灵都跟这个慈悲的相相应。所以我们信任他,他会觉得要好好做,不能让信任他的人失望。所以人一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圣贤的,您的眼神就可以积功累德,您的眼神就可以唤醒很多人的信心跟志气。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