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泳杉老师: 二重障道(第一集)

周泳杉老师,二重障道

  尊敬的主办方,尊敬的诸位老师,大家早上好。请大家拿出今天的讲义,总共有两张,这两张讲义是《论语.泰伯》第十二章这一章书的讲表。我们因应主办方所办的课题叫做《群书治要》的学习,末学从《论语治要》当中就选了这一章书跟大家这次来做学习。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约,让后学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在香港跟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学习《群书治要》。《论语治要》是《群书治要》的一部分,我们就取其中的一章,就像大海我们也只能取一瓢来饮,可是这一瓢就已经有百川之味,今天我们以有限的时间就学这章书。讲表最下方是经文,就是大家先拿出横的这一张,横的,这一张是经文。另外还有两张是补充,补充是直的,直的补充有前面这张跟后面这张,二就是后面。所以我们就有两张讲表,三面的内容。我们先拿出横的这张,这张是经文。请大家看讲表最下方,后学先把经文念一遍,请大家对一下: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这是经文,我们讲表就把经文分段落,分成两个大的段落。从『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这是第一段。这一段我们对上去,大家对上去,在讲表上方「拟才配圣」,有这四个字,这是第一段。也就是说我们把经文分成两段,这就是分段落。第一个段落叫「拟才配圣」,第二个段落从『使骄且吝』到最后就是「示妄成障」,就有这两个大段落。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这两段把它配合起来就是整章书的内容,我们用段落来学习。

  大家请看第一段,「拟才配圣」。这个拟就是比拟、假设,因为它这里有个如字,「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假设有这么样一个人,这是拟的意思。拟才,以周公的才、美来做比拟。周公是圣人,所以后面那个配圣就是指与周公相匹配。可是与周公的什么相匹配?与周公的才华匹配,叫拟才配圣。这个好不好?这个有欠缺。因为周公不是只有才华好,周公之所以成圣人不在才华;换句话说,不能以才华来认识圣人。因此,孔子这里拟才配圣告诉我们有缺失,而这样的缺失在后面那一段「示妄成障」有解释,在看下一段的时候我们再来跟大家做分享。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拟才配圣」,第一个「但称才美」。在这一大段当中,只有对才跟美做赞许,这叫但称才美。「称」是称赞、是赞许的意思;「但」,只有称赞他的才跟美。其实才跟美是两件事情,才是指才华,美是指办事完备,这是两件事情,不是一件事情,只有在这个地方称许。

  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在这里学中国传统文化,要明白文化的根在哪里,明白文化的本在哪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道。孔子在《论语.述而篇》讲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这四句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志於道」,那个道,道没有形象。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它没办法讲,它也没办法想。没办法讲,它不是物质,物质可以讲。譬如说这个杯子,杯子可以讲,它的材质、它的形状、它的大小、它的功能、它的颜色都是可以描述的。可是道不是物质,道不能描述,所以它没办法讲,你能讲的都不是它。道没办法想,为什么?它不是精神,不是精神现象,所以你没办法想,你能想到的都不是它。这是本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我们学道,学道就是要见道。这个见不是眼睛见,这个见是契入到那个境界里面。刚刚说过,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怎么契入?刚刚说因为不是物质,所以它没办法说,不是精神,所以它没办法想,所以你不说不想的时候你就契入了。这叫学道,这是根本。但是因为我们都不能不讲、都不能不想,我们没有这个经验。圣人契入这个境界,他怎么教?后学跟大家说,他契入这个境界他都讲不出来。那怎么教?教学就有手段,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用德来教。道不能教,因为道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圣人契入了,你看他都说不出来,他能说的都不是。所以他顺道而说,叫德。

  道不是物质、不是精神,它什么都不是,它寂然不动。这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传》里面所讲的寂然不动。但它不是死的东西,它是活的,所以孔子叫它「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它能感通。全部都是《易经》里面讲的。所以它不是死的东西,我们的感官接触不到它,可是它存在。它存在,它没有动,寂然不动;一动,一动就叫德。你看从道变成德,「失道而后德」,这是老子说的,「失德而后仁」。它动了,它动了就叫德。顺道就叫明德,逆著道就叫昏德,圣人教学就用明德。那就清楚了,原来德是顺著道的行为。你看那个行为就动了,它动了不离开自性,顺著自性就叫德。所以,你看看我们学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循著德而学习,循著德而过日子。你在这个德久了之后你就契入道,久而久之你就入道,你熟透了。熟到什么程度?熟到不想、不讲。不讲,「欲辨已忘言」,你把想完全断掉你就进去了。所以不熟不行。所以谈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讲道德,而这两个字不容易认识。一动,一动循著道,它就叫明德。这就是教学,这就是「由体起用,明体达用」。谈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谈这个,这是根本,不是谈才华,不是。

  「志於道,据於德」,下面还有一个「依於仁」。讲德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讲仁?因为德很抽象,德你摸不到,它在内,德都是内功,你看不出来。一个有德的人,你从外表,他如果不外显,你看不出来,一般的人看不出来。程度比他高的人看得出来,程度在他之下的看不出来。看不出来,对一般的人来讲就不受益,所以它还要讲仁,再把德更具体外显,「仁者爱人」。外显你就看出来了,我们一般人就比较能够理解,比较能够认识。这个人充满爱心,这就比较具体,比德还要具体。所以「依於仁」。最后一句叫「游於艺」,艺就是这里说的才,「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那是游於艺。所以艺是什么你就清楚了。艺又比仁更加的具体,它外显种种的才华,为什么?为了仁。换句话说,我们学种种的才艺没有别的,就为了依於仁。换句话说,这个艺里面如果没有仁可不可以?不可以。所以这章书我们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这章书我们看头就知道尾。你看拟才配圣没有讲到,一个德字都没有讲到,你就清楚了,可不可以?不可以。

  我们在很多医院里面看到四个字,这个匾额看到四个字,叫「仁心仁术」。这个术字就是刚刚讲的游於艺。所以我们现在的人把艺术两个字经常合在一起讲,艺术艺术。这个术是什么?就这章书讲的才跟美,就是才美。这讲到这个术字。可是我们要知道,这个术字上面还有个字叫仁,仁术,仁术是救人的。这不是只有指医生,各行各业都有这个术。那是不是仁术?这个我们值得思考。请问仁术从哪里来的?各位朋友,仁术从哪里来的?从仁心来的。换句话说,没有仁心,这个术会变成什么?有一次有人告诉我变成技术。我说技术问题不大,技术是中性的。我说没有仁心,这个术就变成害术,害人的。大家就清楚,这把根源讲出来了,为什么要依於仁,然后再游於艺?因为这样子那个艺就是仁术,它不但不害人,它能够帮助这个社会和谐。所以主要的谈仁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