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是圆满,『具』是具足,圆满具足。『三学』是戒、定、慧,『三慧』是闻、思、修,『三资粮』是信、愿、行,一心圆满具足。 我执亡,不为见思所乱为事一心。法执亡,不为二边所乱为理一心。】 『事一心,理一心』,解释起来很多、很微细,诸位可以参考圆瑛法师《讲义》第二百二十二页。《弥陀经疏钞》里面讲「一心不乱」这一段,差不多占全部疏的八分之一,说得非常微细。你知道,很好,不知道也不要紧,像谛闲老法师那个徒弟什么都不知道,念了三年,他有那样的境界往生真正是不容易。他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只要你信得过,没有怀疑,真正发愿求往生。 七日不乱后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这是通常讲得一心,一心得到不会失掉的。如果说我一心得到了,过两天又失掉了,这不是真正的一心,这是假的,这是轻安,真正的一心得到之后不会失掉的。 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 『事一心』的幅度就很宽,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伏烦恼。烦恼一起来,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它伏住,烦恼不起现行,伏住了,一直到见思烦恼断了,统统叫做「事一心」。由此可知,事一心的功夫有浅深不同,功夫浅的伏烦恼,功夫深的断烦恼,这都是事一心。 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 这跟禅宗的明心见性同一个境界。禅宗用参究的方法达到这个境界,净土宗用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方法也达到这个境界,可见得方法不相同,境界完全相同,这都叫做『理一心』。 事持:闻说念佛法门,可以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深信不疑,一心系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更无二念,即以一念而除众念,由未达理,故曰事持。】 这个方法人人做得到,所以要紧的是『行住坐卧』,心里头就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样才能成就。可是诸位要记住,行住坐卧,「卧」是睡在床上,睡在床上念的时候是心里面念,不要出声音,出声音伤身体,伤气。你走著念、坐著念、站著念,可以出声音,睡著念的时候不要出声音。 理持:闻说念佛法门,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深信不疑。一心持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极而空,能所双忘,心佛一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由达理故,是曰理持。】 『理持』跟『事持』,实在就是一般讲根的利钝,但是功夫浅深与这个没有关系。你说事持,功夫深的一样明心见性;理持,如果功夫浅的,还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所以你就晓得「事持」、「理持」不重要,重要的在功夫之浅深。由此我们就可以晓得,对於净土的理论,明白很好,明白之后,念佛是理持,不明白是事持,同样都能成就。有机会明了当然更好,没有机会不必强求,老实念佛决定有成就。念到心清净,理自然明白,清净心生智慧。第八小节: 妙行胜果,不可思议。】 临终除障。往生极乐:临命终时圣众来迎,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前面一句是他利,后面一句是自利。所以临命终时一定不能颠倒、昏迷,临终时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往生,迷惑颠倒,不省人事,麻烦就大了。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是大福报。所以我们一生要修福不要享福,希望福报在临终这一刹那来享受,享什么福?享我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更应当要发愿,人家可以站著走,我为什么不能站著走?人家坐著走,我为什么不能坐著走?要发这个愿,这是临终大福报。有愿必成,没有做不到的,只是你自己不发这个愿,那就没有法子,你自己发这个愿一定有成就。 谛闲法师往生的时候九十多岁,年岁大了,身体多病,常常害病躺在床上,他的徒弟就说他,「老和尚,你将来走的时候恐怕还是躺著走的」,老和尚瞪他一眼,「未必,你怎么晓得我躺著走的?」所以他到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把他扶起来,他盘腿打坐走的,是坐著走的,不是躺著走的。年老多病,他还是发愿要坐著走,不要躺著走。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我们要努力,要学习。 我见是利】 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佛亲眼看到这个利益。倓老法师在《念佛论》里面告诉我们,录音带也讲,他一生亲眼看到念佛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他一生看到二十多个人,所以他对这个法门一点都不怀疑;听说的就不计其数了。亲眼看到的二十多个人,还有几个是他的学生,有这样殊胜的成就,这不是假的,决定不是骗人的。这是佛见到这个利益。 横超五浊】 就是横超三界。 临终无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