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3年](第一集)(7)

这是说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怎么作法。我们现在身体还在,还没有到极乐世界去,每一天还得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人、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方式,佛在此地教我们『常行』。「常」,不是偶然的,经常要这样做

  这是说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怎么作法。我们现在身体还在,还没有到极乐世界去,每一天还得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人、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方式,佛在此地教我们『常行』。「常」,不是偶然的,经常要这样做。

  『布施』是舍、是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放下,你就自在了。所有一切苦恼的来源,都是你放不下。乃至於疾病、生死、轮回,都是因为你妄想、执著不肯放下,自己招来的,真的是自作自受。一切要放下,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

  『戒』就是持戒,持戒就是守法,奉公守法,人自然是心安,远离一切恐怖。

  『忍』是忍辱,《般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忍也是一个坚强的耐心。世法要成就都要相当的耐心,何况学佛,一定要能够忍耐。

  『精进』,进就是不退,精是纯而不杂,这叫精。专精,这个很重要。我们见到很多同修,不是不努力,他也很发愤,但是他不是精进,他是杂进。他学很多,学得很杂,他叫杂进、乱进,所以他功夫不能成就。不如一门精进,一门进步非常快速。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比喻,一个人只学一部经,他学上一年,很有成就。另一个人,同时他学十部经,他一年的成就决定比不上那个学一门的,这是一个道理。

  所以学经不难,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专学《阿弥陀经》,天天念、天天研究,你要是一部经研究上十年了,十年之后你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角落,人家看到你,「阿弥陀佛来了」、「阿弥陀佛化身」,你跟阿弥陀佛没两样了。你十年学十部经、学二十部经,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专学一部经,你十年学一部《地藏经》,那你成了地藏菩萨了;你学一部《普门品》,你就变成观音菩萨了,就这么一个道理。问题在你肯不肯专?肯不肯专攻、专精?现在一般人喜欢要博要多,那就没办法,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是一个失败的思想,不能成功!这是诸位同修必须要知道。

  我跟大家讲我沾一点师承的边缘,听老师的话,还不是完全听,当中还打折扣。要是完全听,我今天还得了,不得了!所以现在想想后悔,没有完全专听。我在李老师会下跟老师十年,十年学五部经。你看,哪一个佛学院一个学期都不止学五部经,我十年才学五部经。李老师规定一部经不能够完全学好,决定不可以学第二部。学到什么样子,还要老师同意,他的标准,不是我的标准。他认为可以了,可以再学一部了;他认为不可以,这一部继续努力去做。所以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的经验,的确我们现在佩服。年轻的人无知,意气用事,不相信老人的经验,就吃亏了。这是精进,非常重要!

  『定、慧』前面说过了,合起来这叫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叫六波罗蜜。这个六大纲领,就是佛教给我们日常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守住这个原则。「定」就是自己要有主宰,不为外境所动。「慧」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理智,不会感情用事,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你就不会做错事情,不会犯过失了。这个六条是日常生活行持的准则。

  「未度有情令得度」,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接触佛法的、不懂佛法的人,我们要想方法找机会让他接触到,让他认识到佛法。

  「已度之者使成佛」,已经学佛的人,而且发大心想快速成就,那我们就用念佛法门来帮助他,他这一生决定得到成就。

  末后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世间人求福的人多,供养佛菩萨那个福报很大,天天去修供养、求福、求长寿、求发财,求这个。佛告诉我们「不如坚勇」,坚定你的志愿、信心,勇猛精进求生净土,生到净土就一生成佛。不如这个。

  讲到供养,实在说,不但佛菩萨你今天供养不到,佛菩萨不在,阿罗汉、须陀洹你也没有这个福分,你也见不到。我们今天能供的是佛菩萨的形像,供养佛菩萨的形像有没有福报?福报要看你怎么供养。你不会供养的,天天这样供也没有福报,会供养的有福报。怎么叫会供养?你要懂得佛法里面供养真正的意义。《华严经》清凉大师《疏钞》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这一边念《地藏经》的人多,《地藏经科注》注解里面讲得很详细,供养是表法的。

  佛前面供花,花代表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是因;供果是代表果报。我们供的花,时时刻刻眼睛一看,就提醒我要修行,我要信愿持名,这是花。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果。供果,看到果,就想到我要到西方世界去,我要见阿弥陀佛。所以这个花果是常常提醒自己的,那就有福了。如果你认为这个供养是佛菩萨好看,我多供一点佛菩萨就欢喜我、就保佑我,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就完全搞颠倒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最简单的供养是一杯水,水供养在那里代表什么?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一样的平(平等),是给自己看的,不是给佛菩萨看的。心要像水一样清,没有一点灰尘,没有一点污染,平等没有一点起伏,它是教育、它是教学。

  供养的灯,灯是表光明,我们心地要正大光明,要能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所以这个灯用油灯,油烧干了,照耀别人;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这叫大慈悲。现在用电灯了,这个现象就很难看得到了。从前用油灯、用蜡烛很容易看到,燃烧自己,照耀别人。现在用电灯,不太容易见到这个现象。

  所以佛门里头种种陈设,都是非常好的教育,大家把这个真正的意义忘掉了,都搞迷信,变成谄媚佛菩萨、巴结佛菩萨,这成什么话!这错了。世间正人君子都不受你巴结,何况佛菩萨!这真叫侮辱佛菩萨,佛菩萨要是有知的话,早就把你赶出去了。所以一定要晓得,它是非常良好的教育设施,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