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3年](第一集)(6)

八、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一句里面为我们说明了,佛为什么要到这个世界来,这一点我们要晓得。佛为什么出现在印度,为什么不出生在中国?为什么不出现

  八、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一句里面为我们说明了,佛为什么要到这个世界来,这一点我们要晓得。佛为什么出现在印度,为什么不出生在中国?为什么不出现在欧洲?美洲更不必说了,美洲没人,佛来了无众生可度。欧洲的文化比我们还晚。我们中国文化虽然久,中国人最高的只有一个生天的意念,没有出三界的这个念头。至於讲来生作人,或者生天,我们中国儒家、道家这些学问方法够了,佛用不著来。再看看印度,佛就不能不来了。释迦牟尼佛出现的那个时代,印度宗教最发达,我们在佛经上看到六师外道,大的九十六种。这些里面有不少确实有禅定的功夫,像婆罗门教,婆罗门、瑜伽、数论,他们这些人定功高的能到四空天,这个我们中国人做不到。我们中国人,说老实话,天上也是在欲界天,色界天这个意念都没有。印度人能够到色界天、到无色界天,就是不能超越,而且把四禅天、四空天当作涅盘的境界,这是很大的误会。所以在那个时间,看看全世界,确实印度那边众生根性机缘成熟,佛是『矜哀三界』,出现在这个地方,帮助他们超越六道,得真正的菩提涅盘。所以佛并没有偏心,那个地方众生机缘成熟,用什么方法来教化。像《普门品》所说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印度那边是要用佛身说法,中国这边是要用菩萨身来说法,这是示现的不相同,它的目的是相同的。

  目的是『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拯」是拯救、拯济。「群萌」是一切众生。「真实之利」,这个里面也有差别,满足众生的愿望就是真实。这个人想生天,佛教给他生天的方法,他真的生天了,这是他得到真实的利益了。绝对的真实、究竟圆满的真实是成佛,等觉菩萨比如来还差一等,不是究竟圆满。唯有究竟圆满,那就是最真实的利益。佛跟大家讲《无量寿经》,把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方法告诉大家,这才是究竟圆满的真实之利。诸位细细看看三经里面所说的极乐世界,四土九品,依正庄严,一生圆满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所以这是释迦佛在这一会里面,跟我们讲的是绝对的真实。佛在这个经上讲过三次真实,这里我们看到「真实之利」,一部经上讲三次真实,很少见!

  下面这是几首偈子,值得我们记诵。记是记住,诵是应当要背诵,对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好处。第九条:

  九、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这是我们应当要向往的。不要去想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不要想这些,这些东西是空的、是假的,俗话常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决定得不到。得不到的东西,天天打妄想想得到,这太苦了!这也实在太愚痴了。一切得不到的东西不想,《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想这些干什么?要想的,想跟佛一样清净音,想尽虚空遍法界弘法利生,你能够想这个,好!常常想这个,不知不觉跟一切诸佛同心、同愿、同行,哪有不成佛的道理!

  『宣扬戒定精进门』,这个就是戒定慧三学。

  『通达甚深微妙法,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这一段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三昧力」。三昧力就是第二条里面讲「以定慧力」,定慧力就是三昧力。这些愿望真的要想得到,是从三昧里成就的。

  「通达甚深微妙法」,这个「甚深微妙法」是指什么?给诸位说,就是指净土法门。《华严经》、《法华经》是微妙法,《华严经》、《法华经》跟《无量寿经》一比,《无量寿经》是第一,所以《无量寿经》就是「甚深微妙法」。相信《华严经》、《法华经》不难,相信《无量寿经》难!最难信之法。所以我们跟人家介绍,人家不相信,我们也会笑笑。为什么?不相信是正常的。一介绍他就相信,那个人不平常,那不是普通人。佛在《无量寿经》讲过那不是凡人,决定是再来人,不是凡人。凡人,你跟他讲,他一定摇头不相信,所以这是正常的一个现象。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唯有智慧才真正能够把身心的污染洗刷干净了,内心就清净了。唯有内心清净,一尘不染,智慧才会现前,所以它两个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相辅相成,才产生无量的法喜,就是你真有一分功夫,就多一分智慧;多一分智慧,这个信心深,又能够增长一分功夫;增长一分功夫,又增长一分智慧。这是定慧相辅相成,永无止尽!应用在事相上,它就超过了一切恶趣门。

  「无边恶趣门」,也是比较当中所说的。在我们六道里面,饿鬼道跟地狱道两个相比,饿鬼道善,地狱道是恶;畜生道跟饿鬼道相比,畜生道是善,饿鬼道是恶,这是恶趣门。菩萨跟佛比,佛是善,菩萨是恶;诸位明白这个就对了。所以这个「无边恶趣门」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一直到你圆满成佛,这就对了。

  「速到菩提究竟岸」,它这里有个「究竟」,因为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破,还不算究竟。所以等觉菩萨跟佛比,等觉菩萨是恶趣,不能算是善道。

  「无明贪瞋皆永无」,这是讲三种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断尽了,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惑尽过亡三昧力」,惑是三种惑统统尽了,所有一切过失再也没有了,这是三昧力。我们明白这一个事实,才知道三昧是我们现前修学的中心,我们用念佛这个方法所修的「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在《阿弥陀经》里面称为「一心不乱」,在《无量寿经》里面称为「一向专念」,都是这个意思。虽然境界有浅深不同,那是说法的方便,其实这个「一向专念」、「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总而言之都是相同的,但是里面有功夫浅深差别不同而已,这是事实。第十条:

  十、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