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菁华[1993年](第一集)(3)

这一生苦,说老实话,来生比这一生更苦。怎么晓得?你自己冷静去想一想,你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有没有离开魔怨?你跟这个怨家是愈结愈深,难分难解!造作恶业,来生果报怎么可能会好?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一生苦,

  这一生苦,说老实话,来生比这一生更苦。怎么晓得?你自己冷静去想一想,你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有没有离开魔怨?你跟这个怨家是愈结愈深,难分难解!造作恶业,来生果报怎么可能会好?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一生苦,来生比这一生更苦,总是一世比一世往下沉,不会往上面去的。这是实实在在的话,一世不如一世。我们中国人俗话常讲:「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一世不如一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你要是冷静去观察,你不难发现。

  佛教给我们,如何我们不再堕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那你一定要『降伏魔怨』。这个经上讲的比《金刚经》上讲得详细,《金刚经》上讲:「降伏其心。」我们这个地方用「魔怨」,就是《金刚经》上讲的那个「心」。什么心?十恶之心,妄想心、烦恼心、颠倒心,讲的是这个,就是此地讲的「魔怨」。用什么方法降?定、慧,这就重要!所以,不可以不修定。慧是从定当中生的,如来教诫一切众生,是以「戒定慧」三学为宗旨,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定」在佛法修学过程当中,它是中枢,它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戒是手段,不是目的,用这个手段达到修定,达到这个定学。定还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在智慧,开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定功能够伏魔怨,能够伏住、控制住;慧能够化解它。所以,慧一现前,就把十恶变成十善了,把魔怨变成大善知识、大功德主。慧现前才是真正的大的转变,转凡成圣,转苦为乐,转十法界为一真法界,没有慧不行。因此,佛法任何宗派、任何法门,都是以智慧为修学的目标,而是以定(这个定在佛经里面常用的三昧,三昧比较说得普遍。我们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乱」,也叫做「念佛三昧」)为修学的枢纽。

  我们修行是用念佛这个方法,念佛这个方法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殊胜的方法。在用到最殊胜的方法,念了这么多年,这么久了,还没有得到定,这个原因在哪里?原因把戒丢掉了,没戒!所以,念一辈子,念佛三昧都不能现前。不要说一心了,功夫成片还没消息,这个问题严重了。可见得这个「戒」太重要了!

  「戒」是什么?知道的人不多,大家对这个戒含糊笼统,看到戒,「有五戒,有十戒,有菩萨戒、比丘戒」,想到这些地方去了。算你没想错,但是你也没想对。为什么说你没对?如果对了的话,那你一定得「念佛三昧」了。你「念佛三昧」没得到,可见得你想的没对。你就是持戒也没对,持戒不能得定。

  我也见到有一些持戒很严的人,戒律持得很好,自己觉得很了不起,常常听到他批评「这个人破戒,那个人犯戒」,气得气呼呼的。我就想到他永远不会得定,为什么?常常生烦恼,看到这个破戒,那个不持戒,他就生烦恼了,他心就不平,心不清净,他怎么能得定?六祖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自己境界清净,别人清净不清净,一概都不理会,他心清净,他就得定。他不晓得这个道理,天天看到别人毛病,那就是自己的大毛病,所以他的修行不能成就。

  如果说到好处,只能说来生得一点福报而已。这个福报,我还不敢讲人天,为什么?他未必能得人天身。不在人天也有福报吗?有!畜生里有福报。你看美国人养的小宠物,福报真大!饿鬼道里面有福德鬼,像城隍、土地公、山神,你看初一、十五都有人拜拜、祭祀他。修行修到这种地步,岂不叫冤枉!所以,什么叫做「戒」,我们要把它搞清楚。

  这个地方的戒,最重要是老师的教诫,我们今天把这个疏忽掉了。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无论在家、出家,修行人往往三年五载就有成就。我们今天科技发达,物质资源比从前丰富的太多,为什么我们今天修行二十年、三十年都不能有成就?如果说我们的聪明智慧不如他,这个我不相信;我们的福报不如他,我更不相信。问题到底发生在哪里?发生在从前他们都听老师的话,现在人不听老师的话,毛病发生在这里。古人有「师承」,现在人把老师丢掉了,不要了。「亲近善知识」这一句话没错,但是现在人用这一句话意思用错了。亲近善知识这一句话的意思,他不懂,他错解了,他也错用了。

  诸位要知道,古人这个「师承」是只有一个老师,一个老师指你是一条路,这一条路是成功的道路,这叫师承。这个老师一定把你的修学基础奠定好,这是老师的责任。你的基础没有奠定,你决定不能够离开老师。就像小孩不能离开父母,他不能独立,时时刻刻要父母照顾;到他能独立了,这才放他出去。从前修学,学生对老师也是这样的,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老师(现在人讲毕业了)?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就是定,真正修到得到定了,慧现前了,这个定慧力量现前了,老师说你可以出师了,可以出去了。出去是什么?出去参学。那就讲亲近善知识了,什么样的人你都可以接触了,什么样的事也都可以接触,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可是诸位要晓得,善财的老师是文殊菩萨,他在文殊菩萨那里得根本智,就是此地讲「以定慧力」,他定慧力得到了。出去五十三参是干什么?是「降伏魔怨」,他才有这个能力。

  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我们今天所说这个社会上各行各业,归纳成五十三大类。所以这个善知识里面,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有,你都可以去接触;你接触,成就你的后得智,就是圆满的智慧。为什么?接触好的境界,你也不动心,也不会起贪心;恶的境界,你也会不动心,你也不受它干扰,不受它诱惑,成就你的「定」。你接触之后,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成就你的「慧」。所以,「定慧力」是我们修学真实的根本。

  但是现在难,难在没有老师。我想找一个老师,到哪儿去找?找不到!纵然真正有好老师,他不敢收你。为什么不敢收你?你不听话,你要跟老师抬杠。老师不愿意找这个麻烦,老师也不收你。现在说实在话,最悲哀的是「师承」断掉了,这个时代没有师承。

  有很多人来问我:「法师,你这样一说,怎么办?还有没有补救的方法?」

  我说:「补救的方法有。」

  他说:「什么方法?」

  我说:「找古人,以古大德做老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