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二集)(4)

古德依此。】 这是依世尊这个解释。 说明其能穷澈诸法根底本源。】 「诸法根底本源」,就是我们现在人、现在这些科学家、哲学家都在那里探讨的,这宇宙从哪来的?生命从什么地方起源的?找它的源头。宇宙是怎么形成

  古德依此。】

  这是依世尊这个解释。

  说明其能穷澈诸法根底本源。】

  「诸法根底本源」,就是我们现在人、现在这些科学家、哲学家都在那里探讨的,这宇宙从哪来的?生命从什么地方起源的?找它的源头。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怎么产生的?从哪里生出来的?这真叫大问题。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哲学家还没有找到答案,还没有见到。那我们要问:他有没有办法找到?给诸位说,没有办法。为什么?假如世间人有能力找得出这个源头,佛就不必到这个世间来了。来干什么?你们都有能力解决的,何必要我来!佛之所以出现世间,就是你们已经发现到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办法解决。佛看看没有人解决,那非来不行,不来对不起大家,他来替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

  法法无非实相。】

  这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求於去来生灭,了不可得。】

  这才叫真相,可是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了,我们听了反而不懂。给我们说假的,咱们一听就懂了,听得很入耳;讲真的反而不懂,反而不能接受,这说真的。一切万法你在这里面找,过去、现在、未来,找它怎么生的?怎么灭的?实实在在是「了不可得」。了不可得,你在里头一定要求得一个答案,你到哪去找去?眼前这些现象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楞严》真的是开智慧的一部大经,佛给我们讲所有的现象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给我们讲的真话。

  一切现象怎么产生的?从心想生,你心里头什么都不想,这些万法就没有了。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觉是什么?念头没有了,念头没有了就空空,大千世界没有了,好像你作梦一样,醒来了,醒来什么都没有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个六道轮回、森罗万象,这在作梦,梦中的境界;醒悟之后就没有了,大千世界就没有了,六道轮回也没有了,所有一切万象都没有了。由此可知,森罗万象是从心想生,你用心想去找心想生的根源到哪儿去找去?找不到!什么方式才晓得?你把心想灭掉了,事实真相完全显露了,你这才恍然大悟。所以说人心清净入定,定到相当程度,开悟了。开悟是一切事物的真相统统明了了。悟了的人,只能跟开悟的人他们能谈得拢来;悟的人跟我们谈,我们听他的话都怪怪的,都听不懂。譬如《法华经》上佛讲的:

  世间相常住。】

  这个话我们听不懂。「常住」是什么?没有生灭,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三世。我们明明有昨天、有今天,还有明天,这就是三世,怎么能说没有?我们明明看到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事相迁流,天天在变化。你怎么说没有?所有一切变化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的。我们的心有前念、有后念,念念相续不停,所以才有外面这些现象。这现象从哪里来?这现象,简单讲从我们生灭心、相续心里头变现出来,所以它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不但包括世间这一切现象,包括心理的现象,因为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统统是包括在有为法里面。这是佛跟我们说真话,我们乍听之后,大惑不解,这给你讲真的。

  经明七趣原无。】

  《楞严》上给你说真的,「七趣」是六道再加上一个仙道,《楞严经》讲世间相比其他经讲得清楚。其他经里面多半讲五趣、讲六道,《楞严经》又加上仙道,七趣。本来没有,从哪里来的?从你自己妄念里面变现出来的。好比作梦,梦没有,本来没有,本来没有你为什么天天作梦?是你迷惑颠倒才会出这个现象。我们今天把本性、把真心迷失了,所以才做这个大梦,生死轮回是大梦。

  五魔预识。】

  「魔」是讲魔障,有五大类,这五大类魔障从哪里来的?从五阴来的,色、受、想、行、识。我们本身具足五阴,由五阴招得这五大类的障碍。这是《楞严经》上讲的五十种阴魔,每一种里面给我们讲十种,其实不止十种,十种是把许许多多归纳成一大类一大类的,有五十大类。因为有这些魔障,所以明心见性就难了。魔障从哪里来?魔障还是自己造的。所以你要认识它,你认识它,它就不障碍了;有也没有关系,有没有都无所谓。譬如小偷,小偷你不认识他,我们东西被他偷去了,这受损失;如果小偷进来,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小偷,他决定不敢动手,他一动手,我们晓得一定是你在那里作贼,所以他决定不敢。魔,不怕!怕你不认得它。你认识它,它不敢欺骗你,也不敢障碍你。

  理障不蔽,奢摩、三摩、禅那,始终不坏,故直目之曰究竟坚固,所谓首楞严也。】

  「奢摩」就是奢摩他,「三摩」就是三摩地,「禅那」,这三种是真实的。这三种定说实实在在的话,是清净心程度不同而假设的名称。譬如我们这个清净心,现在的染污比喻作十分,我们去掉两、三分,这叫「奢摩他」,能去掉六、七分叫「三摩地」,去掉八、九分叫「禅那」,十分统统去掉就叫「首楞严」,就这么个意思。这三种统统是定,统统是清净心,程度上有差别。因为它都是修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心,所以它始终不坏。一分清净就有一分的功德,就有一分的作用。到究竟圆满,这就是首楞严,究竟坚固。此地说连奢摩他、三摩、禅那统统都是属於究竟坚固。

  交光大师以妙圆大三定释。】

  这是交光大师他有一本注解叫《楞严经正脉》,是《楞严经》注疏里权威的注解。交光是明朝时候人,跟我们净宗莲池大师是同时代的,他也是念佛求生净土的。在注解的序文,因为交光大师他老人家这个注解,跟古时候所有的祖师大德说法不相同。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当年智者大师发明三止三观这个修行方法,印度的这些高僧到中国来,拜访智者大师,见到智者大师所说的止观,非常赞叹!说出三止三观很像《楞严经》里面所说的修行方法,就是奢摩他、三摩、禅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