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第二集) 1992/4 中国广州光孝寺 档名:01-10-02 昨天我们将佛法与《弥陀经》的经题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今天起我们要看看这部经的经文。《弥陀经》在中国有两种译本,我们现在通用的,是姚秦时代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以后在唐朝时候,玄奘大师也将这部经从梵文译成中文,但是奘师所译的这个本子没有流通,在《大藏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玄奘大师早年到印度去求学,他动机当中,最主要是对於古德译经带有怀疑,他认为所翻的可能不很正确,所以自己亲自到印度去求学。他在印度住了十七年,回国之后,对於古德所翻的一切经论没有加任何的评论;换句话说,都为他所默认,也就是承认古大德所翻的没有译错,翻得很正确。所以经典的可靠性,玄奘大师给我们做了一次证明。 特别是这部经,他老人家翻成汉文之后,他的学生窥基大师,我们晓得窥基大师是法相唯识宗的初祖。法相的经典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来的,但是真正在中国建立成为一个学派,或者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宗派,是在他学生手里。窥基大师曾经给《阿弥陀经》做了个注解,叫做《阿弥陀经通赞疏》。最奇怪的就是,《通赞疏》采用的本子是鸠摩罗什大师的,不是他老师奘大师所译的经文。我们后人看起来感觉得很奇怪,这里面用意非常之深。就是世尊灭度之前,教诫后世的弟子「四依法」。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玄奘大师师徒两个人做我们后世的模范,做我们的典型,看看人家是如何实践佛陀的教训。 罗什大师译的这部经是意译,也就是完全摆脱梵文的形式,把它的意思翻出来;而玄奘大师是属於直译,照著梵文一句一句的这样把它翻成中文。因此这两个本子我们要对照起来读,会发现有些地方不一样,实在讲是应该要对照起来看的。照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弟子对於老师是格外的尊重,老师所翻译的经本,别人不流通,自己的弟子应该是把它发扬光大,负责流通这个使命;但是我们看窥基大师所做的,恰恰跟我们想的相反。窥基大师依旧是采取罗什的本子,这样就更证明,他们师徒二人对於罗什大师翻的《阿弥陀经》,完全肯定的接受,毫无怀疑。这是对於经典的信任,经典的尊重,奘师师徒二人对我们后世有很大的启发,让我们对这部经生起坚定的信心,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他们完全摆脱了宗派,摆脱了感情,纯粹是以理性来做。当然玄奘大师所翻的,绝对不在罗什大师之下,如果在罗什大师之下,这个翻译就没有意义。两种译本同样的好,而罗什已经普遍流通了,於是他师徒两个也特别赞扬、流通罗什的本子,将奘师所翻译的供给我们修学的人做参考。这样的心量、这样的行持,值得我们后人效法,值得我们学习的。 经文一开端是序分,接著正宗分、流通分,这是每一部经对於三分的体例来叙说、来记载。序分里面有通序、有别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的留意。通序虽然在文字上每部经大致上都是相同的,都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与哪些人在一起」,就像开会会议记录一样,大致都相同。文字虽然相同,可是里面的含义有浅深差别,那不一样。因为佛说一切经是应机而说,绝大多数是由於弟子们启请,也就是有了疑问,提出来请求释迦牟尼佛开示,请求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一问一答,经典的发起多半是这种形式。而在本经就相当的特殊,这部经没有人问,是属於无问自说,释迦牟尼佛自己对我们宣说,没有人启请。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天台家、贤首家的判教,实在佛在世的时候无所谓判教,判教是传到中国来之后,我们中国的祖师大德,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加以综合整理,重新编排,按照浅深次第,便利我们修学,这就好比是把当年佛所讲的一切经,我们今天把它编成教科书一样。天台家依的是四教,所谓是四教仪;贤首是以五教来判的。五教跟四教实在讲只有开合不同而已,内容是大同小异。 照四教或者是五教来看,五教是讲小、始、终、顿、圆,於是「如是我闻」的意思,对於「如是」的意思就有浅深次第不一样。我们知道,佛的经典、佛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正因为如此,所以佛在华严会上告诉我们,「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这是《华严经》上两句偈。为什么世间人不能解?世间人解佛法是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是用自己的意识来解释,往往把佛的意思解错了,佛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看错了。何况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到底哪个人的解释是正确的?哪个人的解释是可靠的?这始终给我们打了个问号,於是乎对於经典的修学,乃至於信解都产生了障碍。 佛法传到今天,依照中国历史的记载,已经是三千多年,外国人的记载是二千五百多年。无论是中国、外国的记载,总而言之一句话,都已经超过二千五百年这么长、这么遥远的时期。教法是愈传愈讹,用现在的话来说,免不了变质,这才有法运三分的说法,正法、像法、末法,我们现在处在末法的时代。如果对於经典要丧失信心的话,换句话说,我们接受佛教育的意愿就不会很强烈,信心也不会很坚定;换句话说,成就也就有限。所以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有成就,这些障碍、这些疑惑一定要把它排除。 首先我们要知道,要承认、肯定佛菩萨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清净心是体,智慧是用。三学之中,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佛法的目的是教我们开智慧,而开智慧的枢纽是在「定」。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所修的统统是禅定,只是用的手段、方法不相同。禅宗里面讲禅定,教下里面讲止观,止观就是禅定,净土宗里面叫一心不乱,诸位想想,一心不乱是不是禅定?乃至於密宗里面讲三密相应,相应就是定,不定它怎么能相应?由此可知,诸宗所用的名词术语不一样,实际是一桩事情,统统是禅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戒定慧是我们自性当中本来具足的,可见得佛的教学始终没有离开自性,因此佛对一切众生说法,无不是称性而谈。但是众生的根性不相同,这个不相同是讲习性,就是迷悟有浅深差别不同,迷得浅的人智慧就显得高,迷得深的人智慧就显得浅,有这样的差别。佛虽然称性而说,有些就讲得浅显一些,有些讲得深奥一些,无论佛所说的法是浅、是深、是半、是圆,都是称性而说。譬如我们晚上看月亮,初三、初四的月牙,我们要问问那是不是真正的月光?是,一点也不错;十五的满月也是真正的月光。我们把真月比喻作真性里面的智慧,那么佛所讲的经有满月,那就是圆满称性而说;有说一半,像初八、初九的月亮一样,上弦,只有一半,是称性但是不圆满,只说了一半;或者只说了少分,特别是人天法与小乘法里面,佛只说少分,一半也不到,就像初四、初三的月亮一样。无论是初三的月亮、十五的月亮,总而言之都是真月,都不是假月。我们从这个比喻当中体会到佛称性,称性有圆、有不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