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48):如何讲法.公案(2)

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提问者就使劲地讲述矛盾的复杂性,大事、小事讲的晕头转向,最后大致能听清楚,现在父母让他立刻离开福慧营回家,马上。而他很想把后面的活动都参加完,获得佛法上的收益,再走不迟。 其实,这个
  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提问者就使劲地讲述矛盾的复杂性,大事、小事讲的晕头转向,最后大致能听清楚,现在父母让他立刻离开福慧营回家,马上。而他很想把后面的活动都参加完,获得佛法上的收益,再走不迟。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学佛和家人的态度发生冲突,要说服家人,又没有能力,是尽孝还是学佛。似乎矛盾在这里。

  同样,我予以的回答是,先孝顺父母,立刻答应他们回家。

  这位同学开始表达这样做的不妥,说了很多很多。

  我没办法只好掐断他的话头,接着告诉他,态度决定一切。没有父母不爱孩子,长期不听他们的话,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先要获得他们的信任,孝顺他们,这个本身也是佛法。

  但是,解释到这个程度,已经失去了真正获得领悟的那个契机了。

    这位同学继续解释家庭矛盾的复杂性。接着说,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其实是这样这样这样……

  总而言之,传递给大家一个信息是,他和父母的关系是无法调和的。要么留下来学佛,违逆父母,要么失去学佛法的机会。

  我告诉他,你先答应父母,让他们高兴,向他们表示一个你听话的态度,然后马上回去,马上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一个小时是马上,两天是马上,三天也是马上,两、三天过去福慧营也就结束了。

  这位同学继续讲述他的家庭矛盾和现实情况,晚回去两、三天可能会失去一份好不容易到手的工作。

  这时候,我开始反省,讲法并不至于要讲到这个地步,讲到这样就被听法者活活地拽下水了,而掉进了是非对错的泥潭中。

  其实,现在反省,是功德不够,也是没有智慧能量没有的表现,所以会造成在事项上不断地解释和粘着。

  最好的回答应该是在他提出这个问题的一瞬间进行这样的问答。

  问,跟父母有矛盾怎么办?

  斩钉截铁地答,这很简单,你听他们的话就没有矛盾了。

  然后就不许他问了。

  这样,就有可能让他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思考,只要他能听进去,领纳进去,后面的问题就不成问题,否则,一个听法的人已经够烦恼的了,再扯进去一个讲法的人跟他一起烦恼。

  但这么讲的前提是要讲法者有足够的功德,提问者对讲法者足够的信任。

  真正的高人可以这么干。我这么干,没戏。功德和能量没有。所以,不足以让别人有所领悟。还是要好好地学习,精进,这个东西不是掌握一些技巧就可以,也不是照葫芦画瓢就能做到,而是真的要有福德智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