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阿弥陀佛十二名号的含义(6)

理念,念即始觉,佛即本觉,始本相合,始本不二,名为念佛。 这是先把念佛这个两大类说出来了,然后再依照《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念佛有四种方法,四种念佛。这个四种就是四大类,就是实相、观想、观像、持名。 念

理念,念即始觉,佛即本觉,始本相合,始本不二,名为念佛。

这是先把念佛这个两大类说出来了,然后再依照《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念佛有四种方法,四种念佛。这个四种就是四大类,就是实相、观想、观像、持名。

念佛有四:一、实相。念自性佛。二、观想。如十六观,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从这个地方看起。这是大势至菩萨在历劫修行之中,老师教导他修学的方法,这就是念佛三昧。念佛方法很多,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这个四大类。这个四大类当中,第一种实相是属于理,其他三种都属于事。前面跟我们讲的,有事念,有理念。理,如果不入这个境界,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是不能不知道。这个地方简单跟大家报告的,实相是“念自性佛”。这个自性就是真如本性,本性就是佛。怎么个念法呢?这个念不是口念,也不是心里想,口念心想都是属于事。离开心想口念,我们就不知道怎么个念法了。实在说,这跟禅家明心见性是同一个境界,也是同一桩事情。换一句话说,就是对于自己的真心本性真实地明了,这就是实相念佛。可见得,这个实相念佛跟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名字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参禅可以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念佛由事念念到理念,这是菩萨给我们说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的时候,就是实相念了。

第二种,观想,这也是念佛法门里面重要的一个方法。古时候用这个方法的人很多,大概在佛的像法以后,用这个方法的人少了,这在我们中国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事实。为什么少了呢?因为这个境界太微细了,我们凡夫心粗,粗心大意,佛的这个境界想不出来。虽然是依照经上去想,也想不出来。这个十六观,从第一到十六,每一观都非常殊胜,而且是一观比一观微细。以这个第一观,“落日悬鼓”,这个可以说是十六观里面最单纯的,我们从表面上来看,也是最容易的,那么诸位如果试试学学看,就知道不容易。这个观是观太阳下山,落日的时候,太阳下山,红红的太阳像一面鼓一样,悬在西方的天空里面。我们张开眼睛,这个现象,这个太阳在眼前,看得清清楚楚。闭上眼睛,这个现象也在眼前。无论在什么时候,房子里面也一样,张开眼睛看到太阳,闭着眼睛也看到太阳。你们就试试看,什么时候你能够观成。如果这一观观成了,你也决定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问题,一定得生。很不容易,很难哪。这个境界在面前,那观想真正成功了。第二观是观大海结冰。这是观什么呢?西方极乐世界的地跟我们这个世界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是沙土地,西方极乐世界的地是琉璃地。经上常讲的琉璃,琉璃是什么呢?我们中国人讲的翡翠,就是绿色的玉,这是玉里面最好的。西方世界的大地是琉璃的。我们说翡翠,跟西方世界琉璃只能够说相似,有一点像,实际上人家那个地方的琉璃,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没有法子跟人家相比,所以观这个大海。海水是蓝色的,海水结成冰,就好像是琉璃地一样。这一观要观成了,你看任何地方的地面都是琉璃地,那就观成了。你还看到这个地是磨石子地,不行,你这一观没成功。往后那个观,就是太微细了。这两观比较单纯,都不容易,何况微细。所以自古以来,有读诵《观无量寿经》的,有讲解、研究《观无量寿经》的,依照《观无量寿经》修行的很少见,非常非常的稀少。这里说的“如十六观”,这个《十六观经》,从落日悬鼓第一观到第十二观,是观想念佛。第十三观是属于观像念佛,那不属于观想。第十六观是持名念佛。所以,所有念佛的方法可以说都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我们这个持名,念名号,也是《观经》里面的一种方法,第十六观。经上的重点,就是教我们想佛:“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所以叫观想。这个方法的特色,也就是用这个方法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取而代之。我们凡夫会打妄想啊,叫你不要想别的,专想西方极乐世界。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要是想成了,西方极乐世界就现前了,这就能得往生了。这是观想的方法。第三种,

观像。

像就是佛像,泥塑的佛像也可以,木头雕的也行,金属铸造的,金银铜铁都可以。还有画的佛像,用纸或者用绢,都可以。现在印刷术发达,我们印很多的佛像。观像是什么呢?就是天天看佛像。你不要看别的,专看佛像,把佛的相好印到我们自己八识田中。这个观像念佛,总得要有一点福报,没有福报这个法门修不成。为什么呢?你家里至少要有一个佛堂,要有很庄严的佛像,你不需要工作,有人伺候你,你才有时间观佛像嘛。你又忙着工作,离开佛堂了,佛像就没有了,那你这个功夫就中断了。所以观像念佛是不能离开佛像的,那么你一天至少看佛像要看八小时,所以我说,要有相当的福报。没有福报,这个很难修。所以,

观彩画塑铸之佛像,经云:起立合掌一心观佛。

我们这个佛堂,是讲经的一个道场,不是佛七的道场。真正念佛堂里面的布置,不是我们这个布置法。我们是在这个时代,台湾虽然说是很富有,我们图书馆的确是很穷的。在台湾比任何一个道场,都比不上。别人道场殿堂都很多,我们就这么一块小地方,所有一切活动都挤在这个地方,所以不是一个正规的念佛堂。正规念佛堂供的佛像,主供的佛像是供在一边,四边都有西方三圣,叫你在念佛的时候绕佛,无论看到哪一边都看到佛像。所以持名里面也有观像念佛的作用,就是佛像始终不离开我们的视线。这是念佛堂里面的布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