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它的精神只有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众善奉行是大乘戒。大小乘从哪裡分?小乘戒就是专门对自己,不是对别人,大乘戒不是对自己是对别人,大乘是利益一切众生。小乘是独善其身,兼善天下是大乘。所以大乘戒是众善奉行,与一切众生有利益的事情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为什麽?尽心尽力去做就是布施,我用我的财富去做是财布施,我用我的智慧去做是法布施,我用我的劳力去做是无畏布施,三种布施具足,所以果报很圆满。一定要为一切大众牺牲奉献,一定要这样去做。自己清心寡欲,欲望愈少,生活愈是愉快,这是一定的道理。中国古人所说的「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于人,这个身心自在,这是真正的幸福美满,但是一定要发心贡献社会,无求于人还是要贡献社会,这是佛法的精神。 关于戒律,佛讲得很多,在三藏裡面它称之为律藏,由此可知,佛对于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非常重视,这才能够确实保障世界的和平。佛经裡面主要是讲原理原则。因为这部分是我们的生活规范,所以佛也讲得很微细,这个微细的解释制定许多戒条,就好像法律条文一样。诸位一定要知道,它是当时三千年前印度那个生活环境裡面制定的,现在时代变了,我们今天的思想、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统统都变了,所以那些戒条已经很不适用了,适用的戒条不多,不适用的佔大部分,所以戒律一定要讲求现代化、本地化,精神不变,条文可以修订的。所以戒律传到中国,这唐朝时候,百丈大师给中国寺院定了一个清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中国丛林制度是百丈跟马祖两个人创始的。马祖道一禅师,《六祖坛经》上有他的老师,他的老师是怀让,怀让的学生就是道一和尚,他姓马,禅宗裡头称他为马祖,不是台湾的马祖,跟那个完全不相同,这是道一禅师。这个清规就是戒律的中国化、本地化、现代化,因此以后在中国每一座寺院都有它自己的规约,所以你晓得这个精神就知道它的可贵。我们到外国一定遵守外国文化。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他们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都包括在持戒守法裡,我们能遵守,跟当地人、当事人融成一片,他们就很乐意接受佛陀的教育。所以我见到有一些法师大德到国外来弘扬佛法,法缘很不殊胜,没有人听。第一天有人听,人愈来愈少,讲了三、四天都没人了,什麽原因?说实在话,他所讲的佛法没讲错,按照古人的注解去讲怎麽会讲错?没讲错,不过讲的不合时代。他叫人学佛,譬如我们选唐朝人的注解,好注解,叫外国人去做中国人,还得要做中国唐朝的人,这怎麽行!怎麽能接受?当然不能接受,所以虽然讲得没错,但是不契机。所以给中国人讲有中国人的讲法,跟外国人讲有外国人的讲法,必定要符合他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这样他听起来就有兴趣,所以佛法要灵活运用。《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佛无有定法可说,所以佛法是活的。我常常比喻佛法像一棵树,树根、树干不变,枝叶花果年年发新芽,年年开新花,年年结新果,那是新的。这就是经典文字是不变的,讲解是千变万化,同样一部经,汉朝时候是一个讲法,当时人得利益,到唐朝时候又是一个讲法,你看汉朝注解跟唐朝注解裡面的讲法就不相同,为什麽?它要适合当代人。假如汉朝的注解唐朝还能适用,唐朝人何必要注新的注解?何必找这个麻烦?就是虽然在一个地区,时代不相同,需要不一样,讲法就要有变动,还是一样的经文,讲法不一样。那麽到宋、元、明、清,你看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解释法,经文没有动,在应用的时候它有无量义,这称之为「经」,超越了时间、空间,这是很了不起的。它的文字是活的不是死的,所以对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讲法,对日本人有日本人的讲法,对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讲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才能利益众生。所以佛法一定要开智慧,开智慧一定要心清淨,清淨心起作用,这是通权达变,你才能够运用自如。这是举戒律的一个例子,所以它是讲的原理原则,原理原则决定不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戒律是手段,布施、持戒都是手段,乃至于忍辱。佛法到中国,翻译的时候,六度裡面,意思就是「忍」,为中国人特别加上「辱」,因为佛法到中国来之后,看到中国人有一个很严重的执著,中国古人所讲的「士可杀,不可辱」。士是读书人、知识分子,杀头没有关系,侮辱不行,把侮辱看得比死还要重,所以你看得这麽重,翻经的时候就翻「忍辱」,辱能够忍那还有什麽不能忍?没有不能忍的,所以就採取「辱」。这个字实在讲是专门对中国人而翻的。这是叫我们要忍耐,无论什麽事情。忍耐又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自然的灾害,我们要忍。第二种是人为的加害,也要忍受。第三种就是修学,读书修学也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你的学业不能完成。大学四年,你得有四年耐心,没有四年耐心你学业不能成就,学佛法的时间更长,所以一定要有长远心、有恒心去学。 「精进」,「进」是进步,永远在进步,不断在进步,而且精,精是精纯,这才能够达到底下一个目标,就是「禅定」。定从哪裡得来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才能够得定。通常简单讲就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细讲,禅定前面的预备功夫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布施简单讲就是放下,放下什麽?把心裡面的妄想、执著、烦恼、忧虑、牵挂统统放下,我们的心才清淨。无论是自己独处或者是与大众接触,我们守法,守法就不会有外面干扰。更能够忍辱,纵然有人对我们误会,我们也不必去计较,这样心才真正能够定得下来,功夫成就了。定能生慧,「般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觉,所以智慧是从定得来的,定是前面四种功夫成就,这是大乘菩萨修学的六大纲领。修行是修正行为,这一定要认识清楚。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修行一定是每天念经、念佛、拜佛,那只可说是修行裡面的一种方法而已,无量无边的方法之一。我们要不要这样做?不这麽做也一样。真正修行在哪裡?起心动念。我的想法、看法错误了,立刻要回过头来,修正过来,这叫修行。真正修行是在心地下功夫,是在生活行为,寺院裡面做的课诵那是形式,在寺院裡面这个形式是必要的。我们在家学佛有早课、晚课,早晚课在初学人来讲是必要的,到提升到一个境界这就不是很重要了,不注重形式。初学的人,形式是提醒自己,早课是提醒,提醒自己今天不要忘记佛给我们说的教训,我们要做到。晚课是做反省的功夫,我今天有哪些做到、有哪些没有做到,没有做到的希望明天能够做到。所以早晚课真正用意是在此地,早晚课绝对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所以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改过自新。「十大愿王」,《华严经》普贤菩萨,这可以说是大乘佛法裡面最高级的境界,那些菩萨们修行的纲领,这是十大纲领,称为十大愿王,第一个是「礼敬诸佛」,经上跟我们说得很多。诸佛是谁?哪些诸佛?佛在《华严》、《圆觉》裡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这个十愿是很不容易,要把我们以对待佛这样最恭敬的心对待一切众生。你对任何一个众生不敬就是不敬佛,这一条是真难修,所以这是大乘佛法高级菩萨来修的,真正是平等心,所以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没有不恭敬,是一个清淨的恭敬心处事待人接物。佛这样教给我们,实际上儒也是的,《礼记》翻开来第一句就是这个意思,第一句是「曲礼曰:『毋不敬』」,就跟普贤菩萨这一条完全相同,所以佛法到中国会被中国人这样的热爱接受真的是有道理。孔子跟释迦牟尼佛没见过面,没有会谈过,他们的见解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观念、方法都相同。教我们礼敬,敬是本性、性德,对人要敬,对物要敬。对物,譬如桌子,你每天把它擦得很乾淨,摆得很整齐,这是对它的礼敬。对事,任何一桩事情你决定尽心尽力、认真负责,这是对事的礼敬,不在乎这个事做得圆不圆满,尽心尽力即使不圆满也是圆满。所以这个十愿都是以人、事、物为对象,所以称之为大愿,都是恭敬心、真诚之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