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净土三资粮之愿(妙法)(2)

因为他坚持定课发愿,临命终时唱言“佛来迎我!”便屹立而化。这在净土往生人中是非常罕见的。更奇怪的是,宋咸祜年间,当吕元益居土重刻《王日休著》时,版中突然蹦出了五颗舍利。这种由愿力而感召的殊胜事迹的确不

  因为他坚持定课发愿,临命终时唱言“佛来迎我!”便屹立而化。这在净土往生人中是非常罕见的。更奇怪的是,宋咸祜年间,当吕元益居土重刻《王日休著》时,版中突然蹦出了五颗舍利。这种由愿力而感召的殊胜事迹的确不可思议。

  2、立行的发愿

  学佛者必须立种种行,以期趋向一定的境界。如闻思修、戒定慧、四摄六度,或为成办某佛教事业。在一切行的开始、中间以及结束时,都要有愿力来引导,所以因行发愿。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因宿有朝礼五台拜见文珠菩萨之愿,多次蒙菩萨的感应,最后在朝礼五台时亲入圣境,得文殊菩萨说法授记,获大利益。

  清朝周梦颜居士,他在二十四岁时写《万善先资》专论杀生之过,提倡慈悲救济。他发愿以身作责,从自己做起,所以他每次到庙里,就在佛前发愿:

  “唯愿尊佛,发出世心,勿受血食,一心常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中间若杀一小鱼虾,乃至家中眷属,若有人伤一蚊蚁,唯愿尊佛受罚。”由于周居土愿行相应,一生不退,故在临终往生之际谈笑而逝,安祥自在。

  3、对境的发愿

  修净土者,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放下万缘,提起正念。因此,在六根对六境中,无论是苦乐、善恶、美丑、亲怨等,都要见境回心,不依恋在幻境上,一心观想极乐庄严境界,不被目前的境所迷失,心中才有坚固的定力。但众生往往习气较深,迷惑日久,难以一下子就出离诸境的系缚,故须在六根对境中,时时发愿:

  “愿离娑婆之苦,愿得极乐之乐,处处提高警觉,久之便能正念现前,不被外境所转。”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末后示导厌离发愿说:

  “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着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接着又进一步发度生之愿云: “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增强,

  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是轮转,无始时来,未曾暂歇,何时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方能于恶世救苦众生。”如果净土行人在对境中,时时发愿,切实念佛,临终定能往生西方极乐国土。

  以上三种发愿,皆是事相,如果进一步在精进励行中,由事入理,圆融诸法,则能从法性体中,自然流露智慧、慈悲、方便之广大愿行,在诸愿行中,心内无染、安稳、妙乐,由此成就净土妙行,庄严身心,得证不可思议中道境界。

  结语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修行愿的重要性,尤其是净土法门,更重在发愿,愿不切是难以往生西方的。那么,怎样是愿切的表现呢?净土十一祖彻悟禅师曾论述到:

  “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又说:

  “如有一赤热的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又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如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此之谓切愿。净土法门因为以信愿作为重心,主要是先使心识出离,所谓神游极乐。有了此一层意境,念佛就能真实、恳切,成功往生的可能性就大。因此我们应学习诸佛菩萨以及诸位贤圣的发愿之行,发起真正的菩提大愿心,为尽此一报生矢志不移而精进修持!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