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五 增一阿含经(一)序品 ─东晋僧伽提婆译, 品末,附有「于今我首上,……便说偈曰」──二百九十九字,应依宋本等,在「序品」的「如上作偈」下(二·五五二上)。这样,也与『增一阿含经』(五0)「礼三宝品」第四经(二·八一0上)相合。「序品」的长寿王,经(译)作长生;「善观者优多罗比丘是」,经说善尽是调达,小有不合。依「序品」,优多罗是『增一阿含』的承受者,似乎「序品」是再加修正的。 一二五 增一阿含经(四六)结禁品 ─东晋僧伽提婆译, 品末,附有「闻如是,一时,……欢喜奉行」(二·七八0下)。依内容而论,这是「结禁品」第五「十念」经。应该依宋本等,编在「十力」与「十非法」亲近国家间,才能与「结禁品」的「录偈」相合。 一二五 增一阿含经(四七)善恶品 ─东晋僧伽提婆译, 品末,宋本等有「经言百岁,当经三百冬夏秋,……盖译者不善方言也」一段(二·七八五下),是后人对经文的解说。多读经论的,自然知道印度的一年三季说,附文可以删去。 一四五 佛母般泥洹经 ─宋慧简译, 宋、元本等,在这部经的末后,附有『佛般泥洹后变记』(二·八七0中──下),叙述佛泥洹后,从百岁到千岁,佛教出家众渐渐堕落的过程。在『出三藏记集』(卷四)「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中,有『泥洹后诸比丘经』一卷,异名有『泥洹后变记经』等,可见这是另一经文,与『佛母般泥洹经』无关,应别立为一篇。 一六一 长寿王经 ─失译, 经末,附有礼赞佛的五言二十偈,宋本等是没有的。二十偈中,如「敬谒法王来,……光若灵耀明」(一·一七九中);「佛为海船师,……缚解致泥洹」(一·一七八上──中);「佛所以度世,……龙敬承行礼」(一·一九0上):以上六偈,见于失译的『般泥洹经』。「八正觉自得,……从是通圣道」;「至道无往返,……皆莫如泥洹」(四·一四八上──下):以上四偈,见于汉昙果共康孟详译的『中本起经』。「听我歌十方,……大悲敷度经」(三·四八0上):四偈是见于吴支谦所译的『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吾师天中天,……心净开法门(四·二五五中──下):二偈是见于吴支谦译的『撰集百缘经』。虽还有四偈,没有查明出处,而偈颂也偶有一二字的润饰,但可以断言的,这赞佛的二十偈,是我国古德所纂集的,应该编入「赞颂」类。 一七二 佛说菩萨投身饲虎起塔因缘经 ─北凉法盛译, 经末「礼佛而去」下,宋本续有「尔时国王闻佛说已,……终无绝时」──百二十七字。这是后人对该塔现况的记述,不是经文。 二0四 杂譬喻经 ─汉支娄迦谶译, 经说十二譬喻以后,又说:「有十八事,人于世间甚大难,……是为十八事」(四·五0二上)。十八事,与「譬喻」的体裁不合。在『出三藏记集』(卷四)「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中,有『十八难经』一卷,「旧录所载」。可见十八事本是另一经篇,一定是被抄写者写在经后,这才错了;应从经末删去,自成一篇。 二二五 大明度经 ─吴支谦译, 在第一「行品」中,附有非常简略的注释。注中每说「师云」,不知道是谁注的?不会是道安的『道行集异注』,可能是支遁的『道行旨[指]归』。 三八三 摩诃摩耶经 ─齐昙景译, 『摩诃摩耶经』终了,附有『摩诃摩耶经』「八国分舍利品第二」。有人以为是『涅盘后分』,其实是从『长阿含经』(二)『游行经』抄出的;文句大致相合,只删略些重复的,加上五言的两偈,七言的五偈半。这是古人抄出增附,妄称「摩诃摩耶经八国分舍利品第二」。与『摩诃摩耶经』无关,「疑伪」而没有保存的必要! 四0九 观虚空藏菩萨经 ─宋昙摩蜜多译, 在经的末后,丽本与宋本,又有众多的佛名、咒语,「该是校人采集虚空藏经咒,并诸经中佛名及咒,以为劝世修行法」──「校勘大藏竹堂讲师」所批,是正确的,元本、明本都删去了。丽藏本虽说「徒存似是,姑为删之」,不知为什么还是保存在经后?这是应该删去的! 四三四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元魏吉迦夜译, 经后附有「巍巍十方佛……愿礼天人师」──六偈,称扬十方世界佛功德,劝学大乘。这是出于『六菩萨亦当诵持经』的(一四·七五二中),应删去。 四九一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 ─失译, 本经初列六菩萨名号,后又「别有四菩萨」,是说念诵菩萨名号功德的。中间有赞佛偈:「巍巍十方佛……愿礼天人师」──十二偈,与经义不合,应别立。 六0三 阴持入经 ─汉安世高译, 经后,丽藏本附有「佛说慧印三昧百六十三章定解」,宋本等是没有的。考六三二『佛说慧印三昧经』说:慧印三昧的境界,「佛身有百六十二事,难可得知」(一五·四六一中──下)。百六十三事,与『慧印经』相当,但文字小异。可能是古师,对慧印三昧,依原文而校勘修正,别出流行,应编在『慧印三昧经』等以后。 六一0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 ─失译, 经文后,有「十一因缘章,……得道疾」──百二十四字,这是另一经文。『出三藏记集』(卷四)「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在十与十一间,有『十二一因缘章经』,应别立。 六一六 禅法要解 ─姚秦鸠摩罗什译, 『禅法要解』卷上后,有「净观者……甚可患也」一大段文字。从「净观者三品」,到「是名初学禅门」(一五·二九二中),是引用六一四『坐禅三昧经』卷上的(一五·二七二上),应删去。「若定得胜心」以下(一五·二九二中──下),也是净观,出处待考。 七三五 四愿经 ─吴支谦译, 『四愿经』后,附有一千多字的长文。内容是:一、「佛念天地八方之外,……弟子闻经欢喜前受教」(一七·五三七上──中),是一篇经文;经前缺些,不知是什么经?这是应该别成一篇的。二、「是为痛痒要识如谛知也……欢欣受行」(一七·五三七·中──下),是『七处三观经』的后半;别处已有『七处三观经』,这里的可以删去。 七四一 五苦章句经 ─东晋竺昙无兰译, 在经末「作礼而去」下,有五言偈:「天上福已尽……三界皆礼佛」──二十六偈,说三恶道与八难,劝人信佛修行的,应离此经而独立成篇。 七七一 四品学法经 ─宋求那跋陀罗译, 经后附有二则:一、「若失威仪一事者……疾成大愿」(一七·七0八上),是上品出家戒律事。二、「散侍法:问曰:令受真戒号」(一七·七0八上),是对下下品「散侍法」的再解说。这二则,是「四品学法」的解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