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15(2)

现在大家都是只看对方的错,不检讨自己,所以五伦大乱。又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把人的情绪都激怒了,都激得很沸腾,一沸腾完全没有理智,赢得的是什么?赢到了一时间的意气,输掉了什么?输掉了内心的安详,输掉

  现在大家都是只看对方的错,不检讨自己,所以五伦大乱。又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把人的情绪都激怒了,都激得很沸腾,一沸腾完全没有理智,赢得的是什么?赢到了一时间的意气,输掉了什么?输掉了内心的安详,输掉了良心,输掉了下一代的教育、下一代的幸福,有没有?兄弟也不友爱了,你兄弟都不友爱下一代会兄弟友爱吗?有一位禅师,法昭禅师讲了一段兄弟的言语,提到「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当我们在处理五伦关系都是意气用事,下一代学得一团混乱,意气之争对任何人都没好处。

  我们来看「夫妇有别」,古代是男主外女主内,而现在都强调男女平等。什么叫男女平等?平等的真义在於尊重他人,在於深刻理解人之初性本善,他跟我是平等的,我没有比他高,没有比他大,这叫平等,从内心恭敬他人,叫平等。甚至於从内心当中时时想著对方的恩德、对方的付出,自然对对方的态度就非常的恭谦、和顺。古代说夫妇之间相敬如宾,那才叫平等。平等不是你有赚钱,我也有赚钱,所以我们一样大。那在争啥?钱你带得走吗?我们接受现在非常混杂的思想观念,一定要有冷静的判断力。夫妇不有别,两个人统统往外跑,有没有家庭气氛?有没有家庭温暖?没有气氛、没有温暖,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人格会健全吗?一个家庭拥有了财富、拥有了社会地位,而把下一代的教育疏忽掉了,下一代的栽培毁掉了,这一生的成就等於什么?这一生的成就等於零。

  说实在的,连孩子的教育都不能够重视的人,他绝对没有智慧利益这个社会,他所做的事业大半也是在追求自己的名利而已。我们对於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价值,在於养好我们的下一代,让他往后懂得为社会付出。而当你把你的孩子教好,你也将是你的下属、你所有员工的好榜样。教育才是让一个社会长治久安的持久动力,要洞察得了。现在夫妇都在外赚钱,把孩子的教育疏忽了。很多人上了中年以后,虽然穿得光鲜亮丽,但是心里面每天在想我儿子今天不知道又会干出什么事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他虽然是大律师、大老板,下一代毁掉了。

  很多人说要当女强人,诸位朋友,什么是女强人?就是能独立生活,不用靠先生,叫女强人,不用依靠先生叫女强人。诸位朋友,你要当一个不依靠任何人的人,你才叫女强人。我请问诸位朋友,谁不用依靠别人?今天菜是你种的吗?米是你种的吗?石油是你生产的吗?社会也好、家庭也好,本来就是一个互助之体,彼此尊重他的付出,感恩他的付出,和乐融融,哪有可能不分工合作的?社会要分工合作,家庭亦如是。该做的事没人做,那这个家庭怎么会发展得好?要很冷静。今天你不靠老公,你在外面得靠谁?得看人脸色,看你上司的脸色。是看外人的脸色辛苦还是看自己老公的轻松一点?为何逞一时的高下把人生搞得这么复杂?

  真正的强在哪?强在最难做的事能做到。哪一件事最难?赚钱不难,我姐姐念到博士,她说念博士不难;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修养,那才是难度,能够把你的下一代教成孟子、孔子,教成圣贤人,那是最强的人。那种强不只利益一代,可以利益世代。你真正强要把这个本事用出来。定位自己是现代的孟母,现在的圣贤母亲。当夫妻可以分工合作,这个家庭很安祥,先生在外工作无后顾之忧,彼此感念彼此的支持、付出,这叫夫妇有别,这个别是德。

  诸位朋友,你不要听完以后回去就把工作辞掉,做很多事不要太冲动,要循序渐进,顺势而为。有很多人看到下一代的教育愈来愈严重,将会有一种行业它的前景会看涨,就是学校老师;尤其是女众,以后会有很多人排队要来娶你,因为她重视教育,然后又可以照顾家庭。小学老师现在还有育婴假,福利不错,可以照顾孩子前几岁的发展。然后孩子上小学,早上送孩子出门,自己去教书,下午从学校回来了,她也回来了,又可以照顾家庭。我为什么这么熟悉?因为我妈妈是小学老师。就可以陪孩子一起成长。

  妈妈常常都在家里,那对孩子内心的稳定、内心的安详有深远的影响。他会有一种感觉,不管我在外面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我踏进这个家门,那分温暖就把这些挫折、这些障碍都扫除掉。我们可以慢慢取舍,不要赚那么多钱,多花点时间陪小孩。我们冷静思考一下,钱愈多愈不容易把孩子教好,有没有道理?假如你的孩子满贤能,基础、根器、根基不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孩子本来还可以成为贤人,但是因为从小很有钱,你还告诉他,儿子,这栋房子以后就是你的,则损其志,他本来还有远大的志向,慢慢的就养尊处优,志气都消磨掉了。假如子孙比较愚昧又有钱,「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他拿著钱去为非作歹、吃喝玩乐。所以我们有一个错误的思考,有钱了什么事都能解决,这个世间大半很严重的事情钱都不能解决。

  我们再回想一下,我们的上一代有没有钱?没钱。突然想到《朱子治家格言》有一句话,「家门和顺」,家里的人感情很好,「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虽然吃的不是很饱,但是那分天伦之乐不只在当下会欢喜,等他们长大成人,常常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讲:哥哥,小时候我们同吃那碗饭,多香!哥哥,小时候你都把东西让给我,我会记一辈子。我父亲那一辈那个兄弟之情,在我们这一辈几乎很难契入那个境界。你看,困苦的生活却造就了天伦、造就了孝道,困苦的生活却让人活得很有志气。我父亲那一辈读书是不是用推的?不是,念念想著要赶快有学问,可以让父母过好生活。生活比较困窘一点,那是最佳状态,不要太优厚。

  在汉朝时候,萧何脑筋很好,汉朝开国分封了一百多个功臣,萧何是其中之一,而且他是三大功臣之一。他自己要了一块地,那块地是比较贫瘠的,都没人跟他抢他要的那块地。假如我们刚好活在那个时代会说萧何的脑子怎么样?有点问题,不去要京城那块黄金地段,居然要郊区那块贫瘠的土地。一百年过去了,汉朝的史学家开始调查这一百多个功臣现在的子孙情况怎么样?结果一百多个功臣大半的子孙统统都已经家族败丧,还有的已经沦落到街头行乞,当乞丐,史学家对这个情况非常的惊讶。而萧何的子孙活得好好的,因为贫瘠的土地不干活就没饭吃,他的子孙依然保持著勤俭的态度生活。而萧何在那时候又有说到,你要的是黄金地段,你要别人也要,每个人都在那里窥窬,都想方设法要陷害你,要拉你出来吃喝玩乐,然后把你的土地就可以拿来还债。这看得很深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