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 师道尊严(第一集)(6)

大家感受看看,这个五岁、八岁的孩子,他内心里面最尊敬的人是谁?是他的父母。孩子在那个懵懂的年龄三岁、五岁开头第一个称谓词“我爸爸说,我妈妈说”,就可以知道父母在他心上的地位。上了小学“我老师说”这个

    大家感受看看,这个五岁、八岁的孩子,他内心里面最尊敬的人是谁?是他的父母。孩子在那个懵懂的年龄三岁、五岁开头第一个称谓词“我爸爸说,我妈妈说”,就可以知道父母在他心上的地位。上了小学“我老师说”这个都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候,小学以前父母教育是黄金时候,进了小学一二年级是黄金时候,这个都是教育的机会点。

    孩子最尊崇的是他的父母,父亲就像他的天一样,母亲就像他的地一样,他不能离开父母。而父亲是他最尊重的人,居然给这个老师行三跪九叩,你说那个对孩子一生心灵的震撼大不大?很大,他终身都不会忘,他怎么敢不听老师的话。父亲这么尊重老师,他怎么敢不听?所以尊师的态度从这个礼仪,这个仪式可能短短十分钟,就扎在他的一生,终身不忘。所以我们看这些礼教真的感觉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懂教育的民族。

    所以《学记》当中告诉我们:“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这个是在我们《礼记·学记》里面的教诲,而这篇文章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跟教育最相契的一篇教诲。《礼记·学记》在《礼记》里面,“严师为难,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一段话讲到,为学之人,这个“严师”是尊重老师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他所得的收获跟他尊重老师的程度成正比,就像一堂课上下来我们的学生,他认真的,他可能得了八九分十分,不认真的可能只得一两分。所以“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能够尊重老师了,然后他会尊重老师所传授的学问、传授的真理、传授的道德,所以“道尊”。他尊重了这些道德学问了,他就“民知敬学”了。这个“敬学”就是很努力的来学习。

    所以为什么要尊重老师?并不是老师想要人家尊重,其实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他的德行就已经不高了。为什么?自卑而尊人。谦虚自己尊重别人才显出他的修养,而不是去要别人尊重。那个尊重是因为我们做出来的行为,自自然然赢得的而不是去要来的。大家想一想古代的拜师礼,大家设身处地一下,现在我们在一个四合院,然后前面有个牌位叫“天地君亲师”,大家看过这个牌位没有?云南很多少数民族,他的客厅主堂上还有这个牌位。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很有味道,君亲师跟天地并列。天地是无私的,这三个角色效法天地的无私,来化育万民。“君”教育人民,“亲”爱护子女,“师”教育好下一代。这三个角色是无私的,跟天地并列尊贵。而他在这么肃穆的祠堂,这个老师坐在那里,孩子的父母带着他的孩子给他行三跪九叩。大家想一想,这个老师坐在那里什么感受?你们好像没什么经验,要不要请一个老师坐上来,然后我来给他行礼让他感受感受,有时候讲跟亲临感受不大一样。我带你的学生父母给你行三跪九叩礼,您来试试看。真的,我很欢喜这么做的。大家去想一想那种感受,就可以了解到,那个老师坐在那里如坐针毡,他为什么还坐?为了给孩子种下一生不变的尊师重道的态度,所以他坐在那里。所以老师为什么可贵?他时时都是为了成就学生,哪怕如坐针毡,他还得受,受完以后不只要对得起孩子,还要对得起他的父母,对得起他的家族。所以这个尊重老师不是老师去求的,而是真正是希望孩子种下尊师重道的态度。

    而老师的重要性,老师的尊贵,其实就在他的工作当中体现出来。刚刚跟大家讲到孩子来到我们身边,尤其我们教幼儿园,教小学。老师讲话像圣旨一样,他都刻在心里。诸位老师,你们一年级的记忆都还很清晰吧?我现在脑子里想那一年级,还有老师长什么模样都清清楚楚的。那时候听老师讲话像圣旨一样,不敢违背的。在那样的黄金时段,你把最好的智慧经典教给他,他可能终身受用。

    所以一个人从学校毕业了,他可能记不了这个学校哪些建筑物。他一辈子怀念的是这个老师的人格,是这个老师的爱心,他一辈子忘不了。我很多同学,他们走上教育界就是因为小时候,他小学老师对他很好,他很爱这个老师,在小学的时候就想我以后长大要当老师。一个好老师影响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而且这个学生带着你的爱心,又去爱几百个、几千个学生,赚到了,是吧?当老师这个行业赚翻了,你教好一个人无量功德,他的家跟他以后利益的人群,功劳都记你一大笔,因为你是他的老师。

    所以在《礼记·学记》当中也讲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工作?教育。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大家冷静看看现在所有的乱象,其实古圣先贤几句话,就讲得清清楚楚。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提醒我们,孟子讲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在国家里面,上位者跟下位者都在争利,这个国家危险。你一个有万乘兵车的国家,他在争利,推翻他的就是有千乘兵车的大夫。千乘兵车的国家,推翻他的就是有百乘的他的臣子,因为都在争。现在这句话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个新的注解:上下交征利,而家危矣。已经不是国了,现在连争都带入家庭里面,很危险,连幼儿园都在教他竞争。你不教他道义,教他利,教他争,完了。祸根已经种在他的心田里边。

    刚刚我们又讲到,孟子讲的“饱食暖衣”,都吃得饱穿得暖,游手好闲,不知道人生,“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所以教育,你要教他立志,教他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然他变成什么?人生干什么?享乐来的。大家有没有感觉现在年轻人,没有受教化都是觉得这样。就是车子要好的,就是手机要好的,现在还iPad要好的,这些都变成他人生目标。访问几千个大学生,你的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只有不到十个人说孝顺父母,他都不懂。那他假如继续这样走下去,他是被什么控制的人生?利欲。他控制不了自己了,欲是深渊,欲令智迷,利令智昏。大家看现在很多年轻人,他假如迷上了赌博,迷上了电玩,迷上了女色,他几乎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把父母的血汗钱都花光。那是我们从小把他引错了。

    我没有读这些经典我也掉这里去了。看电视的时候,人生什么目标?就那广告里面讲的,有个很帅的男人,我没有他帅,旁边站一个身材很好的女人,然后后面是一栋非常豪华的别墅,然后前面在开来一台BMW的车子,还是加杠的车子。看多了以为这样叫成功,就往那里冲啊冲啊,不能自拔,都是想利欲了,父母在哪里?不想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