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净业三福(10)

提到《楞严经》,《楞严》开智慧,智慧要不往生极乐世界,算什麽智慧?记得圆山临济寺第一次传戒,我参加了,我在戒坛担任书记。那个时候台湾大学有几位同学,是文学院四年级的同学,有一天带了一个日本的客座教授


  提到《楞严经》,《楞严》开智慧,智慧要不往生极乐世界,算什麽智慧?记得圆山临济寺第一次传戒,我参加了,我在戒坛担任书记。那个时候台湾大学有几位同学,是文学院四年级的同学,有一天带了一个日本的客座教授,是个日本的法师,到临济寺来看我。那个台大的学生也是我们慈光讲座的学生,我跟那些学生们很熟。这个日本的教授气焰很高,姿势很高,瞧不起我们年轻的出家人,问我学什麽。那个时候我正在学《楞严经》,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楞严经》,他懂得《楞严》。他问我修什麽法门,我说修净土。他那个脸色马上就很难看,很讽刺的说:「《楞严》跟净土有什麽关系?」大家都知道《楞严》跟密有关系,五会楞严神咒是密宗;《楞严》跟禅有关系,首楞严大定。所以他说:「《楞严》跟净土有什麽关系?」,我看到他那个样子,不狠狠的打他一棒他不会觉悟,我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右手的这两个席次,左右手的助手,一个是观世音、一个是大势至,你知不知道?」「这个我知道,看西方三圣,一看像就知道了。」我说:「《楞严经》里头的二十五圆通,跟这两位大士有没有关系?」我这个话一说出,他脸就白了,不好意思。

  诸位同修必须要晓得,《楞严经》的精华是圆通章。佛举了二十五位菩萨做代表,说明修行怎麽样证果,证到无上菩提。为什麽选二十五个?修行的方法不外乎二十五大类,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六根、六尘、六识是十八界,加上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就统统全都包括了,所以用二十五位菩萨来做代表。这代表按照顺序排列的是普通法门,不按顺序的是特别法门。像我们世间人表演节目,最好的表演放在最後,压轴戏,最精彩的,佛也如此。观世音菩萨拉到最後,压轴戏,所以大家都知道《楞严经》里头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特别法门。大势至菩萨代表的疏忽了,大势至也是压轴戏。但是观世音因为他距离太远、太明显了,按照顺序排,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六根眼根、耳根,他排在第二名,第二名拉到摆在最後,太明显了,大家一看就晓得了。而大势至菩萨,按照顺序的排列,他老人家排在第二十四,距离二十五只差一个位次,他跟人家调换一个位置,人家没有看出来。他跟哪个换的?跟弥勒菩萨换的,弥勒菩萨是识大,是最後的;地、水、火、风、空、见、识,识是最後的。你去看二十五圆通章,弥勒菩萨排在二十三,大势至菩萨排在二十四,观音菩萨排在二十五,明明白白告诉你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但是许许多多念《楞严经》的人都疏忽了,都没有注意到大势至跟弥勒菩萨位置的交换,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我们读经,字字句句不可以疏忽,稍稍一个变动,里面有很大的作用。大势至菩萨为什麽在观音菩萨之前?大势至菩萨这个念佛法门是契合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之机,你想想看,这就是常讲的「念佛功德不可思议」,《无量寿经》世尊代表诸佛赞叹弥陀「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表这个意思。观音菩萨放到最後是契娑婆世界之机,文殊菩萨拣选,「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众生的根机,给他看,他看不清楚,跟他讲,他听得清楚,耳根的能力比眼根强。所以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深深契合娑婆世界众生之机,他并不契合所有虚空法界,大势至菩萨契合所有虚空法界。所以这两位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表法的,突显出净土第一。《楞严》怎麽会跟净土没有关系?这日本法师不通。所以「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下面接着是「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读诵大乘」让我们後世的佛弟子,不可以一天离开佛陀教诲,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古人跟我们出家人制定的半月诵戒,佛给我们的教诫半个月温习一次,怕忘掉。现在不行了,半个月?三天都忘光了。所以现在经教天天要读,三天不读佛经,儒家过去所讲的「面目全非」、「面目可憎」,人家一看到你,讨厌。所以大乘经教天天读诵。怎麽个读法?你所修的哪一个法门,你只读你主修的一门功课,不要念得太多,念得太多、念得太广,你的心是乱的。读经目的在哪里?目的在修定、在开慧。所以「读诵大乘」是修行,规规矩矩依照方法、依照仪规去做,把自己的恭敬心显露出来。

  现在的社会儿女不孝父母,学生不敬师长,我们讲经法会还有隆重的礼节迎请法师,这个表演要常常给社会大众看,教他什麽?教他尊师重道。老师要来上课的时候,恭恭敬敬去礼请,表示自己真诚。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学生对老师没有恭敬心,老师再好也得不到利益,这是我们用这种仪式来教化众生。是不是讲经法师一定要摆上这个架子,一定要这麽做?不是的,我们是在演戏,演给那些不懂得礼节、不懂得规矩的人,演给他们看的。我们是在作演员,他们是看戏的,要做得很逼真,让他看了受感动、受启发,知道我们要以这样的心态对老师,应当以孝顺对父母,做出榜样来给人看。

  今天下午,《福报》的记者来访问我,我们也就谈到我当年出来弘法、教佛学院的过程,因为他知道我们在新加坡办培训班。我们培训的时间很短,过去每一届只有三个月、四个月,我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般佛学院都是四年,我们的同学很感慨的说出,培训班三个月的学习,超过他们佛学院四年的学习都还多。这个并不是我有什麽本事教得好,我什麽本事都没有,甚至於在培训班里面我都没有跟学生上过课,我所用的一套方法,就是佛家几千年来祖祖相传的老办法。老办法是什麽?阿难尊者传的,这是我们祖师,第一个祖师;阿难尊者讲经说法,覆讲释迦牟尼佛过去所讲过的经,他的记忆力很好,重复讲一遍,不可以加自己的意思,也不可以把意思讲漏掉,这样然後大家记录下来,就成为经典,流传给後世。所以讲经怎麽个讲法?覆讲,覆讲祖师大德的。佛法里面没有创造,现在人都喜欢创新、创造,佛法里从来没有创新、创造的,连释迦牟尼佛自己都没有创新过。佛很谦虚,说他所讲的一切法不是自己的,是过去古佛说的;孔老夫子一生教学没有创造,夫子「述而不作」,他都是传述古来圣贤人所讲的,没有自己的创造。现在人起心动念都要创造,还得了!结果所创造的全创造错了,错误的,不是正确的,给社会带来麻烦,给众生带来灾害。所以,讲经说法是祖述古人的。

  我过去在台中求学,老师是这样教导我的。我们学讲,学什麽?覆讲老师的。我在台中听老师讲经,头一天听他讲经,第二天晚上覆讲,听我讲经的同学只有七个人。我们这七个人是个小班,十年在一起,互相在一块学习,一个人讲六个人听,听完之後要批评,要帮助他改正,我们再做研究讨论,我们这样学出来的。在那个时候学习是相当艰难,没有录音机、没有科学工具,完全要凭记忆,听了之後你能够记得住,到第二天还能讲得出来,这样才行,所以我在台中每一个星期覆讲。但是我告诉诸位同学,我现在要求你们写讲稿;你们覆讲一个小时要写一万字讲稿,一个半小时要写一万五千字的讲稿。我在台中覆讲不写讲稿,为什麽不写讲稿?我记得住。李老师讲一个小时,我至少可以讲五十五分钟,我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不能学讲经。但是现在行了,现在有录音机,你一遍没有听清楚,听第二遍,你可以听几十遍。我们那个时候可怜,只能听一遍,一遍要是听漏掉了,再去问老师,老师把你骂一顿,甚至於打你,不说,他不跟你讲。他说:「我打你一顿、骂你一顿,再跟你说,你还有个依赖性,『没听清楚没有关系,顶多挨一顿骂,还是可以听到』。骂了、打了,不跟你讲。」这个没有办法了。这是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我们是这样学出来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