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五集)

念佛圆通章,净空法师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  (第五集)  1992/10  美国圣荷西  档名:05-05-05

  请掀开讲义:

  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诸佛现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

  这一节里面,它重要的意义是说明这个法门,像贤首家讲的五教,天台家讲的八教,这是古来的祖师大德们,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谓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整个教学把它分成五大类。这五大类,我们这个地方采取的是贤首大师华严宗的判教,「小,始,终,顿,圆」,这五教。用这些名词的用意,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的核心,是个中心,怎样能够证实?就是此地所讲的这五句。「念佛三昧」,这是小教,为什么说它是小教?前面我们说过,念佛有事念、有理念,事念就是小教,完全是著重在事相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号一句接一句,真正能做到不夹杂、不间断,这是属於事念。凡是著重在事相上,这个在教学里面是属於初级的教学。可是诸位要知道,在其他法门里面,小学那就是小学,小不能通大,不能通「顿」,也不能通「圆」。这个法门很特殊,它所谓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既有次第,又是圆融的,像前面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说了很多。在果报上讲,西方世界这四土它也是圆融的,果上圆融,因上一定是圆融的。

  所以,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很多,也讲得很详细。六祖所传的禅,是顿悟的。禅宗里面所说的「禅」,不是六度里面的禅定,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而是六度里面的「般若波罗蜜」,是智慧。虽然说的是禅宗,实际上他修的是智慧,所以《坛经》一开端,六祖大师就教人「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指示出来,禅宗所修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就叫做一行三昧。「一行」就是专注,一是专一。净宗这个法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从事念就能入理念,所以这个法门也是属於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是顿教法门,是顿悟的。虽然能顿悟,悟后起修,不见得人人能够顿证。念佛法门虽然比不上禅宗的顿悟,但是它在顿证上超过了禅宗。一个是在悟上超胜,一个是在证上超胜。诸位一定要晓得,证比悟要紧!悟了不见得能证得,证得之后必定悟入。古德曾经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就是这个道理。禅宗顿悟未必往生,未必能见得了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是决定见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哪有不开悟的道理。你仔细去观察一下,这个法门比禅殊胜,确确实实有它殊胜之处,有它殊胜的道理,这是通「顿教」。

  下面一句,「亦名诸佛现前三昧」,诸佛是指一切诸佛。这一句是大乘终教的境界。「终」是什么?到圆满了,大乘法将要到圆满,才能够证得诸佛现前三昧。念佛法门,前面我们已经见到很多,在五种不思议里面给诸位说过了,念一句阿弥陀佛无异念一切诸佛名号,岂不是一切诸佛都现前!念其他一尊佛,不一定能够包含一切诸佛;但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决定是包含一切诸佛,一尊佛都漏不掉的。你要问为什么?《弥陀经》上说得非常明白,《阿弥陀经》本来的经题,叫「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本来经题是这个题目;换句话说,一切诸佛都为众生讲这部经,其他的经一切诸佛不一定讲的。为什么?佛讲经说法是应机而说法的。你问佛:你要讲什么经?佛不知道。众生需要什么,他就讲什么。经典是无量无边,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给我们讲了四十九年,只讲了几千部而已,几千种跟无量无边不能比。经典传到中国来,中国人把它翻成中文的经典,现在总共只有三千多部,当然还有很多没到中国来的,没传来,也有一些传到中国来,没有翻成中文,早已经丧失、失掉、失传了。大概主要的都翻成中文,我们现在在中文《大藏经》里面可以看到。由此可知,佛所说出来的很有限,没有说出来的真是无量无边,说出来的真的是像大海的一滴。

  那么要问佛,佛的意思要为众生说什么经?说实在话,就是讲《阿弥陀经》,如果把范围扩大一点,讲往生经,劝导一切众生往生西方净土,这是一切诸佛自己愿意讲的,其他的经典是要契机才讲。你向佛求,请求、要求,他会跟你讲,你不求,他就不跟你讲。《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没人求,佛自己说的,这叫往生经。为什么佛一定要讲这个经?不但释迦牟尼佛要讲这个经,一切诸佛在一切不同的世界,为一切众生都说这部经。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也明白这个事实,因为这个法门,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从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弥勒菩萨,像这些,下至地狱众生,这一句「阿弥陀佛」是统统得度。不但统统得度,是平等得度,这个不可思议!所以善导大师才给我们说出一句真实话,他老人家讲「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来为什么出现在这个世间。他之所以出现在这个世间只为一桩事情,为我们宣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世界。如来出现在这个世间是为这桩事情而来的,善导大师告诉我们的。

  为什么说其他许许多多经论?是佛给你说这个法门,你不相信,你不肯听,你不愿意学,那佛就给你讲其他的法门。你如果真正肯接受,能听,佛就不给你说其他法门,只给你说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一生成佛的法门,我们要想想,这一切众生为什么不能接受?实实在在讲,并不难懂。你眼睛看看这些众生,这些众生哪一个像要成佛的样子?成佛的经典,成佛的法门,唯有这一生当中成佛的机会到了,他才会非常相信,欢喜修学这个法门。为什么?他这一生要成佛了。这个机会不多,这种人很少。一切大乘法门是教你成菩萨,小乘法门是教你证阿罗汉,这种根性多,比起成佛的根性实在讲是多得太多了,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桩事实。所以,这一句佛号就是诸佛现前三昧。

  也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在华严宗判教是属於大乘始教。为什么说大乘始教?没有真实的般若智慧,你就不能入大乘之门。大乘的开始,我们就圆教的教义来说,初住菩萨,这是真正大乘的开始。诸位也许看过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如果以后遇到这个书,你可以翻翻看看。「大乘起信」,从这个题目上来说,这是大乘启蒙的一部教科书,像一年级刚刚上课,这是第一本、第一册,从这里开始。这部书也许看看,看不懂。为什么看不懂?是圆教初住菩萨的课本,那我们当然看不懂。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