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七集)(2)

许许多多人甚至於误会,把福报当作功德,福报跟功德是两桩事,这个诸位要晓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这桩事情「福不能救」。这桩事情是什么?生死大事。了生死、脱轮回的大事,福报不能救,修再大的福报

  许许多多人甚至於误会,把福报当作功德,福报跟功德是两桩事,这个诸位要晓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这桩事情「福不能救」。这桩事情是什么?生死大事。了生死、脱轮回的大事,福报不能救,修再大的福报,你到人天里面去享福,不能了生死,不能脱轮回。了生死脱轮回什么能救?功德能救。功德跟福德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福德著相,修福德不著相就是功德。「功」是不著相,「外不著相,内不动心」,那就是功德。所以事还是一样,事上没有差别,用心不一样,结果就不相同。著相,还得要以《金刚经》做标准,《金刚经》上讲四相,佛说得很明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说清楚了。如果我们还有四相,我们所修的这一切善法全是福德,跟诸位说,讲经说法都是福德,著相了,来生得福报。讲经说法来生得什么?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财布施得财富,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生生世世修这些福德,著相修行,四相没有离,你将来享大福报。像干隆皇帝,这三种福他都修,有智慧又有福报,又有健康长寿,福从哪里来的?前世大概是作法师,这么修的。可是没有办法出离三界,还是要搞生死轮回,辛辛苦苦修的一生就享完了。干隆做六十年皇帝,做四年太上皇,说实在话,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我们要警觉到。

  如果能够离一切相,那个福报就大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作菩萨;不但六道超越了,十法界也超越了,得真正的解脱。我们要明了这个道理,要深深体会到这些事实真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怎么个离法?起心动念为众生去想,不要去想自己,这个念头就转过来了。我们凡夫念头不能断,总有念头起来,这里做一个转变,过去起心动念想自己,现在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但是还要记住,以往起心动念想自己是造恶业,现在念头转变,念念都想一切众生是善业,如果是著相还是福德。那就是你已经转了,你从三恶道转变成三善道,依旧没出轮回。所以断恶修善要不著相,这才能了生死、出三界。不著相是什么?绝对不挂在心上。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任何人,做任何的利益社会众生的事,不要放在心上,这就是不著相,就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天天做,做了之后心里头痕迹都不著,这是功德,这是诸佛菩萨之所作,我们应当要学习。所以一定是两种观道成了,这就是前面讲的「奢摩他」跟「毗婆舍那」,就是天台家讲的止观,「止」是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止住了,不再有了;「观」是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观是慧,止是定,两种观道就是定慧等学,决定信解,诸佛菩萨跟凡夫差别的地方就在此地。

  我们学佛、学菩萨,佛菩萨给我们做出最佳的榜样,理上要学,事上也要学。我们是凡夫,如果事上不学,只在理上学没有用,那个理是空洞的。为什么?境界现前你做不了主,你还会起心动念,你还会造作罪业,。事上也要学,佛、祖师教导我们,过最低水平的物质生活,在事上学,才能够真正将我们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烦恼伏住。我们今天为什么伏不住?理都知道,经念得很多,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财色名食睡遇到还是起贪心,还是把握不住。原因在哪里?我们总是想,把我们的生活水平天天向上提升,你有这个念头,你的自私念头不能断,你的贪瞋痴慢天天还在增长,没有伏住。所以无论用什么功,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的人,你只要细心去观察看得出来,他的容貌你仔细观察,态度诚恳,容貌清净,自自然然流露出清净慈悲的相,不是装出来的,自然流露。如果我们自己心地清净,愈能看得出来,到自己心地真正有几分清净了,读佛经,想释迦牟尼佛的行谊,祖师大德一生的修学,你就能看出来了,就能体会到。我们今天看不出来,体会不到,是自己的心太粗,妄念太多,所以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识货,看不出来。

  佛菩萨、祖师大德生活行持,种种示现,那是宝!为什么我们称作僧宝?宝的讲法,不是一出家,穿上这个衣服就叫做宝。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出家人,死的时候现相非常不好,远远不如一个在家人,他算什么宝?所以看佛菩萨的示现,祖师大德完全效法佛菩萨,那是宝。绝不是世间人看不到,我们就不必了,马虎一点,世间人觉察到了,我们再装模作样,你的心就不诚,你是虚伪的,你不是真实的。诸佛菩萨示现,不论世间人见到不见到,也不必让世间人晓不晓得,一味真诚的去示现,为一切众生示现。众生这一生不能觉悟,来生;来生不能觉悟,还有后生。佛菩萨绝对没有起心动念,这才叫宝,如果起心动念就不是宝,那是砖头瓦砾,不是宝。

  修学「诸禅三昧」,它不叫一切法门,一切法门是从相上说,诸禅三昧是功夫上讲。无论他依哪个法门修学,他都得清净心,他都得平等智,这叫诸禅三昧。所以诸禅三昧是从功夫上讲,一切法门是从教学上讲,教学有成就,那就是诸禅三昧。佛家讲「教化」,这两个字的意思好,「教」后来有成绩表现,成绩是变化气质,他变化了。禅三昧就是变化,禅三昧的对面就是散乱、就是不正常,三昧是正常;禅是定,禅的对面是散乱。舍离一切妄想、贪瞋痴慢这种不正常的享受,恢复到正常的享受,定慧是正常的享受。「业」也是在学习,学习有了成绩才叫业;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事有了结果这才叫业。诸禅三昧,就是一切法门的成就。

  下面这一句『无所乐著』,「乐」是爱好,「著」是执著。人家「随所修学诸禅三昧之业」,没有起一点贪爱之心,没有起一点执著的念头,清净心不断向上提升,没有退转。诸位要晓得,在境界里面退转的人很多,自己得一点轻安,得到一点法喜,就自以为不得了,「我的功夫成就了,别人都不如我」,这个念头一生就退转了。为什么?贪著,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又起来了。世间的四禅八定为什么出不了轮回?就是染著在定中的境界。定中境界快乐,世间之乐没有办法跟它比,定中的境界是「禅悦、法喜」,世间什么样的快乐都不能跟它相比。这一种境界现前,你要一贪著就完了,你将来到哪里去?到四禅天去了,到四空天去了。所以一定要晓得,「喜怒哀乐爱恶欲」,我们中国人讲七情,「财色名食睡」五欲,七情五欲要认识清楚,这个东西是轮回的根本。四禅八定好不容易修得,对於禅定里面的喜悦还起分别执著,所以世间禅定不能脱离轮回。如果这个禅定当中的境界,你真正能做到「无所乐著」,这个禅定功夫就能超越六道。那是阿罗汉所证得的九次第定,他没有喜欢的心这种念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